第六讲地球的公转(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与昼夜长短变化12Contents抓基础基稳楼高研考点突破重难抓基础基稳楼高1一、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定义:绕的运动。2.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方向绕转南极上空俯视:方向绕转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太阳逆时针顺时针恒星年4.轨道与速度【注1】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1)时间不同: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2)公转轨道上位置不同:近日点位于冬至日以东,远日点位于夏至日以东。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1.黄赤交角的含义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___________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如图所示:赤道平面23°26′【联】黄赤交角相关数据关系(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2)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2.黄赤交角的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之间往返运动。南、北回归线【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1)移动规律:(2)移动周期:1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注2】春、秋分日的判断(1)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进入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2)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半球进入南半球时经过赤道的点。(3)顺公转方向按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顺序确定。三、昼夜长短及其变化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1)相对于地轴对称的点(A与B、C与D)(即纬度相同):昼长、夜长相等。(2)相对于赤道或地心对称的点(A与C、B与D、A与D、B与C):南北半球昼夜相反(即北半球点的昼长等于南半球点的夜长)。【点】1.昼夜长短的空间对称特点2.特点时间变化特点重要节气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各地_________,纬度越高,昼_____,夜_____图1为____,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北半球各地_________,纬度越高,昼_______,夜越长图3为_____,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_______,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现象春、秋分日图2中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__________(时间)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__________昼长夜短越长越短最大值极昼昼短夜长越短冬至最小值极夜3月21日昼夜等长夏至2.昼夜长短的时间对称特点(1)关于夏至日、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A与B、C与D):两地昼长、夜长相等。(2)关于春分日、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B与C、D与A):一个日期的昼长与另一个日期的夜长相等。研考点突破重难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考点一1.黄赤交角的形成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2.黄赤交角的影响(1)思维流程黄赤交角(2)具体分析(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季节变化和五带分布[集训过关]第23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称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于2018年2月9日至2月25日在韩国平昌举行。据此回答1~2题。1.开幕式时,地球位于“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的()A.ab之间B.bc之间C.cd之间D.da之间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所说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C.昼夜交替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解析:第1题,开幕式时,日期为2月9日,位于冬至日和春分日之间,由地球公转方向和地轴指向可判断: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故选C。第2题,其四时之景不同,是因为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B对。地球的自转是昼夜交替的原因,A、C错。季节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速度的变化不是季节变化的原因,D错。答案:1.C2.B如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3~4题。3.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①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②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③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④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4.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解析:第3题,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34′;使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故选D。第4题,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度数为20°,极圈度数为70°,极圈度数增大;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幅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故选B。答案:3.D4.B考点二昼夜长短的变化(一)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3大规律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3.极昼极夜范围——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二)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昼夜长短日落方位日出方位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西南(北半球早于18时日落)东南(北半球晚于6时日出)南半球昼夜等长正西(18时日落)正东(6时日出)赤道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西北(北半球晚于18时日落)东北(北半球早于6时日出)北半球[典题精研][典例](2017·全国卷Ⅱ·节选)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如图所示)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完成下题。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解析]轮胎测试时期为每年11月到次年4月,此时期极圈内有极夜现象,故该地不可能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极夜期间只能在夜间进行轮胎测试;受极地东北风影响,冷空气来源方向主要为东北方;4月,芬兰伊瓦洛地区出现或接近极昼,12月出现极夜现象,白昼时长的最大差值大于12小时。[答案]B[考题变式]1.(变设问)关于最佳测试期内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白昼一直变短B.北极点周围的极夜范围先变大,后变小,然后出现极昼并且范围变大C.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D.伊瓦洛不可能看到极光现象解析:11月至次年4月,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至23°26′S,后再向北移动至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然后再向北移动。故北极点周围的极夜范围先变大,12月22日后极夜范围减小,3月21日消失,3月21日后北极点周围出现极昼并且范围扩大,故B正确。北半球白昼先变短后变长,A错;南半球各地昼先变长,后变短,C错;极夜期间伊瓦洛可能看到极光,D错。答案:B2.(变题型)冬至日前后一周内,伊瓦洛的夜长是否发生变化?________。次年春分日至4月,伊瓦洛日出________方向,其昼夜长短变化为______________。解析:伊瓦洛位于69°N左右,每年冬至日前后一周内,伊瓦洛处在极夜,故其夜长不发生变化。次年春分日至4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伊瓦洛日出东北方向,其昼夜长短变化为昼长大于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答案:不发生变化东北昼长大于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集训冲关]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1~2题。1.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夜长短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第1题,在夏至日或冬至日,①地昼夜平分应为赤道;②地极夜现象应为极圈以内;③地昼长比④地更接近12小时,说明③地纬度比④地更低,故选A。第2题,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昼短夜长,即夜长大于12小时,故选D。答案:1.A2.D下图为某地昼长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地的纬度是()A.90°NB.66°34′NC.90°SD.66°34′S4.关于地球上昼夜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夏至日,地球上昼半球大于夜半球B.冬至日,极圈以内全部是极昼C.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D.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越长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知该地12月22日这一天出现极昼现象,6月22日出现极夜现象,故该地为66°34′S。第4题,地球上昼半球始终等于夜半球,A错;冬至日北极圈内全部为极夜,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B错;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C对;越靠近直射点,白昼时间不一定越长,D错。答案:3.D4.C下图为甲、乙两地同一时段昼长和夜长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下列有关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地位于不同半球B.太阳高度甲地均大于乙地C.甲、乙两地为对跖点D.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6.如果甲地位于南半球,则b的日期最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解析:第5题,图中实线为甲地昼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虚线为乙地夜长变化,从a到c时间段内,乙地夜长从15小时缩减到9小时,则此时间内乙昼长从9小时增长到15小时,两地昼长变化情况相同,说明位于同一半球,A错。从图中信息无法判断两地太阳高度大小,B错。呈对跖点的两点,从纬度来说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且纬度数值相同,C错。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从两地昼长变化幅度可知,甲地的纬度高于乙地,D对。第6题,此时段内甲地昼长从6小时增长为18小时,甲地位于南半球,则说明此时段南半球昼逐渐变长。b日期时甲地昼长为12小时,则此日期为春分日或秋分日,排除B、D;b日期过后,甲地昼长继续增长,说明b日期为秋分日,秋分日为每年9月23日前后,选C。答案:5.D6.C考点三昼夜长短的计算1.利用昼夜弧的弧度数计算昼(夜)长=昼(夜)弧/15°2.利用日出、日落时间计算(1)依据: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时对称。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时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下图所示:(2)计算方法: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②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3.利用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计算(1)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状况、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条纬线昼夜时长互等,即:南半球某地的昼(夜)长=北半球同纬度数某地的夜(昼)长4.利用日期的对称性计算(1)关于二至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A点和B点,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个位置。(2)关于二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如B点和C点,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半球,但纬度数相同。[集训过关]1.(2019·天津河东区模拟)下表为天津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此时()当日次日日出日落日出日落5:4018:485:3918:49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D.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活动频繁解析:根据表中日出、日落时间,天津当日昼长13小时8分钟,次日昼长13小时10分钟,昼长夜短,可判断为北半球夏半年。昼渐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A错;地球公转速度变慢,B错;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C正确;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主要出现在8、9月份,D错。答案:C下表表示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据此回答2~3题。2.四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A.①③④②B.③②①④C.②④①③D.④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