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二 第三章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中图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农业地域类型12Contents抓基础基稳楼高研考点突破重难抓基础基稳楼高1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注1】1.原始迁移农业(1)分布:地区的某些原始部族。(2)生产过程:(3)影响: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肥力下降→谷物产量低热带雨林【注1】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不等同于发展农业生产的地区。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联】生产特点式的农业,耕地稳定生产方式以种植谷类为主,精耕细作,农业区内同时饲养_______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包括中国东部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尼罗河、两河流域等地区自给自足旱作牲畜东岸华北德干高原【联】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及原因3.现代混合农业【注2】(1)特点:①以生产为目的,重视与。②人力使用较少,程度高,和市场及工业联系密切。(2)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具体如图所示:(3)优势:①两种生产方式,形成良性循环。②时间,忙闲错开。③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收入稳定。营利性规模效益机械化城市放牧牲畜互惠互利互补【注2】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很小,因而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不能算作混合农业,属于谷物家畜农业。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点】1.对地球面貌,产生深刻影响。2.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过度放牧等。3.农业技术的负面影响: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污染和生态破坏。过度垦殖【点】三个角度分析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地表面貌的变化:农业景观取代自然景观。(2)对生态的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会给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如山区、黄土区毁林开荒会造成水土流失;迁移农业会导致森林减少、气候变化等。(3)对环境的影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大气、水体污染等。研考点突破重难2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点一(一)季风水田农业(以亚洲东部、东南部为例)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2.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大力投资建设水利工程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工程量大加大科技宣传与投入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经验生产科技水平低大力发展工业,加快机械化发展经济水平低,田地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产高集约经营,适当扩大生产规模人均耕地少小农经营发展措施原因特点(二)商品谷物农业(以美国为例)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和机械化水平高是大规模经营的条件,先进的农业科技是现代化生产的保证。商品谷物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及主要影响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水源充足(五大湖与密西西比河)土壤肥沃(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气候温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地势平坦开阔(位于美国中部平原)自然因素特点形成条件评价区位因素分析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科技化农业科学技术先进(建立了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为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机械化水平高(发达的工业提供了支撑)有利于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地广人稀(中部平原,人口密度小,土地租金低)便于商品集散,降低运费,提高经济效益交通便利(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的水运与铁路、公路交织)促进了商品粮的大规模生产和农业的现代化市场广阔(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社会经济因素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特点形成条件评价区位因素分析(三)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1.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特点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对比分析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规模较小不同点集约化、专业化经营相同点经营方式主要面向国际市场满足城市人口生活需要的国内市场不同点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相同点市场牛肉牛奶及其制品不同点畜牧业,生产乳畜产品相同点产品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西欧乳畜业异同项目机械化、培育良种、冷藏和保鲜技术等相同点科技优良的天然草场地区城市郊区不同点区位以天然牧草为主种植牧草、饲料作物不同点牧草、饲料相同点原料供应需要依赖国际联系的铁路、海运依赖于城市与郊区联系的铁路、公路不同点快速、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相同点交通条件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西欧乳畜业异同项目3.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启示(1)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对我国牧区的借鉴意义①加强人工草场建设,减轻天然草场的压力。②改善牧区生态环境。③改善牧区交通运输条件。④完善畜产品加工体系,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行“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形式,向商品畜牧业发展。(2)西欧地区乳畜业生产对我国乳畜业生产的借鉴意义①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完善生产的社会服务体系。②根据市场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的生产结构,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四)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为例)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政府鼓励扶持政策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科技机械化水平高机械化面向国际市场市场交通发达、便利交通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因素灌溉条件较好水源土壤肥沃土壤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地形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气候自然因素区位优势区位因素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图所示:典题精研[例1](2017·海南高考)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1)~(3)题。(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技术要求高B.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单位面积产量低(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建设特色商品基地D.满足村民膳食需要(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A.甲类村位置较偏僻B.乙类村坐落于山顶C.丙类村地形较平坦D.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解析]第(1)题,注意关键信息:“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可知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产量低。第(2)题,乙村是观光农业类村落,该村落种植农作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第(3)题,与乙、丙类村相比,甲类村属于自给自足类村落,可推断目前甲类村位置较偏僻而不利于发展观光农业和商品农业,则A正确。乙类村发展观光农业,应有便捷的交通条件,而山区公路一般沿河谷修建,则B错误;该地位于横断山脉南部,有梯田景观,说明该地坡度较陡、地势起伏大,则C错误;当地农作物总体上以水稻为主,则以水田作物为主,则D错误。[答案](1)D(2)B(3)A(变设问)(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A.商品谷物农业B.混合农业C.季风水田农业D.乳畜业(2)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的主要途径是()A.加强农田水利建设B.扩大耕地面积C.加快机械化生产D.控制人口数量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要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应控制人口数量。答案:(1)C(2)D[考题变式][例2](2019·开封模拟)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A.夏季气候温暖B.土地辽阔,地势平坦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D.草类茂盛(2)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解析]第(1)题,根据两牧区的区位图可知,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远离海港,而潘帕斯牧区临近海港。其他三项均属两牧区共同的区位条件。第(2)题,呼伦贝尔牧区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皮、毛、肉、奶的重要供应地,其产品靠铁路或公路运输,牧区内普遍存在“靠天养畜”和“超载放牧”的现象;为我国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的主要是农耕区畜牧业。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主要依靠海上运输,出口到欧洲国家,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答案](1)C(2)D1.(变题型)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为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易引发______________问题,其解决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过度放牧易引起草地退化和沙化,解决措施主要有休牧、轮牧、加强牧区生态环境建设等。答案:草地退化和沙化休牧、轮牧、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健全相关法规制度等[考题变式]2.(变设问)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牧牛业占重要地位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潘帕斯草原气候温和,草类茂盛;该地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答案:D集训冲关(2019·潍坊模拟)山东省鱼台县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水稻种植面积少,产量低。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农业几乎绝产。当时的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水稻种植业发展良好,所产“鱼台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据此完成1~3题。1.鱼台县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C.土壤肥沃D.水源充足2.在1964年之前,制约鱼台县水稻种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旱涝灾害频繁B.种植经验缺乏C.劳动力D.机械化水平低3.在1964年之后,鱼台县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①河湖众多②政策引导③兴修水利④科技进步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水稻生长耗水量较大;材料显示该地“东临南四湖,河流众多”,则发展水稻种植的基础条件是水源充足。第2题,由“1964年鱼台县遭受特大水灾”、决定“治水”等信息,以及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可判断旱涝灾害是最大制约因素。注意“历史悠久”说明种植经验丰富,山东人口密度大而劳动力丰富,水稻对机械化要求不高。第3题,“县委县政府决定”体现了政策因素;“治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水稻种植”“目前排灌设施齐全”,体现了兴修水利;故B正确。答案:1.D2.A3.B(2019·西宁模拟)如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斜线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4~5题。4.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②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5.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②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第4题,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热量条件相对较差,而地广人稀不是自然条件。第5题,中美两国玉米带都地处地广人稀的地区,机械化程度较高,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则玉米的市场需求大,两地交通线稠密,交通条件便利。答案:4.D5.C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蔬菜和水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为了提高经济收入,我国不少农村地区,将蔬菜种植和养殖场相结合,为市场提供有机蔬菜和水果,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读图完成6~7题。6.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乳畜业D.商品谷物农业7.大棚种植蔬菜、水果,经济效益最高的季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