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1课时 认识区域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1课时认识区域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考情导航梳理整合考点导析素能专攻考情导航探寻命题规律·导航全程复习考纲考点考情展示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4.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5.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6.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7.数字地球的含义。2017·全国Ⅲ卷,1~3;2016·全国Ⅰ卷,37;2016·江苏卷,15~16;2016·浙江卷,2;2015·江苏卷,17~18;2015·全国Ⅰ卷,36(1)(2);2014·重庆卷,11~12梳理整合立足课前自评·提升基础复习一、认识区域1.区域的含义(1)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地理环境差异2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特征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并与其它区域有所区别区位相对一致3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划分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划分划分目的: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2.区域的类型类型含义举例均质区要素具有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按某一要素的相似性划分出的区域,可分为自然区域与人文区域,如地形区、农业区、方言区等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或内在联系的区域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等相似性相关性3.区域的特征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是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开放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之间和要素之间的联系差异性社会经济二、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区域差异(1)成因:不同区域的纬度位置、不同,加上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海陆位置2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表现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的不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不同2.区域差异比较——以日本和英国为例(1)自然环境比较区域要素日本英国相似性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大部分地处北温带,气候温暖湿润海陆位置亚欧大陆东侧亚欧大陆西侧地形地表崎岖,以为主。平原狭小,分布零散。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错分布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以草地为主山地、丘陵温带海洋性水文河流短急,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流量,各河之间多有运河相通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平稳贫乏(2)经济发展的比较区域要素日本英国相似性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充分发挥了岛国的优势经济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的国家最早工业及其布局“临海型”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有“世界工厂”之称。“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业发达人口与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曾向海外大量移民畜牧太平洋易错点拨英国和日本的农业在经济结构中均不占重要地位,但渔业资源都比较丰富。原因:日本附近有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形成的;英国附近有北海渔场,是由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而形成的。3.我国的区域差异1地势:、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自然要素的区域差异气温:由南向北递减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划分依据:、气候两大要素名称: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我国界线: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东部季风区大致以毫米年等的三大自降水量线为界;青藏高原区的范围与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然区吻合,大致以、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和昆仑山脉为界西高东低地形西北干旱半干旱区400横断山脉考点导析建模思维流程·引导能力运用考点一区域的含义及特征分析真题剖析[2018·北京卷,40(1)]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据此回答下题: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思路点拨:注意题目要求是简述自然地理特征,因此要从地形、地势、气候、河流、自然带等方面组织答案。由图可知,京杭运河沿途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如黄河、淮河、长江等;自北向南,由温带季风气候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降水南多北少,季节变化大,因而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答案: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考点探究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1.区域特征分析的角度(1)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所处的半球、温度带,在大洲、国家中的位置,经济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等方面说明地理位置。(2)从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湖、土壤、生物、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并着重对区域的突出特征(如我国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干旱)和区域发展优势因素、限制性因素(如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进行分析。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2017·全国Ⅲ卷,1~3)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回答(1)~(3)题:考点演练(1)图中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解析:(1)D(2)B(3)D该剪纸作品所反映的景观是江南水乡,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地形特点为地势低平,气候特点为雨热同期,降水丰沛;越剧是浙江省、上海市的传统戏剧。[2018·天津卷,13(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考点二不同区域的差异比较真题剖析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1)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思路点拨:第(1)题,由图2可知,我国攀枝花市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流急,加上河流水量大,所以水能丰富;由图1可知,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地表相对平坦开阔,利于建厂。答案:(1)攀枝花市:附近河流水能丰富(靠近钛矿)。新库兹涅茨克市:地表相对平坦开阔。(2)新库兹涅茨克市所在地区适宜温带作物生长,攀枝花市所在地区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这种现象体现了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还能种植热带、温带作物,说明其自然原因。思路点拨:第(2)题,新库兹涅茨克市位于温带地区,攀枝花市位于亚热带地区,两地存在热量差异,从而导致作物的差异,体现了纬度地带性规律。攀枝花市所在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是因为攀枝花市位于亚热带地区,北部有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主要是因为攀枝花市所在地区地势起伏大,海拔高的地区热量条件较差。答案:(2)纬度地表高差大,海拔较高的地区能种植温带作物;北部山地阻挡冷空气,冬季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地区,山谷地区能种植热带作物。考点探究对比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分析。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5)植被差异的形成2.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及成因人类活动具体表现差异成因农业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工业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人口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条件差异城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交通交通方式、通达度等差异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方法技巧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1)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执因索果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2)按照“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差异。(2017·江苏卷,25~26改编)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演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A.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B.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C.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D.1978~1990年,东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解析:(1)B第(1)题,读图可知,中部地区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B对;2000~2015年,东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速低于全国,A错;1978~1990年,人均GDP年均增速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C错。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D错。故选B。(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1)A第(2)题,图中显示,三个时段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年均增速各不相同,东部地区首先发力,中西部地区后来居上,这是改革开放对不同区域影响的差异性的体现。其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①②对;由于我国人口、经济的重心都在东部,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③错;从图中可以看出,2000~2015年这一时段,虽然中西部人均GDP年均增速已赶超东部,但其发展水平依然低于东部,④错,故A项正确。素能专攻强化解题技能·提高核心素养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1.区域特征的分析2.区域差异比较技巧比较技巧技巧解读四步审题审比较对象避免答非所问审比较要求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都找审比较考点如比较两地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类型”“特征”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避免遗漏要点三项联系联系图表和材料解决此类问题的最直接依据联系所学教材知识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对接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答题往往也很有效(无法调动所学时)两据两定据分值定要点养成要点化的答题习惯,看分给点,要点足,才能得足分据内容定格式要点纵列化或者采取列表比较,要据内容来定提升训练1.(2015·福建卷,37改编)下图示意我国关中地区。读图,回答问题: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E)的地形特征差异。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基于特征归纳区域地形差异的比较能力。首先依据图示等高线的数值、疏密等判定渭河平原南北两侧地形的特征,然后分南侧、北侧分别描述(描述时要体现比较)作答即可。答案:南侧: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