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部分自然地理第一讲大气的受热过程N0.2N0.3N0.1大基础50%的知识自主学会精课堂30%的知识老师教会活思维20%的知识贯通融会Contents大基础——50%的知识自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忆知1.写出图中字母的含义A,B,C。2.能量来源(1)最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填字母)。(2)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填字母)。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AB3.大气的受热过程受热过程具体说明地理意义环节1:“太阳暖大地”绝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A能而增温地面增温→太阳是地面的直接热源环节2:“大地暖大气”地面被加热,并以B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除少数透过大气射向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等吸收大气增温→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环节3:“大气还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称为C,将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热量返还地面→实现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二氧化碳大气逆辐射4.大气的两大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主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汽主要吸收红外线。②反射作用:没有选择性,与云层厚度有关。③散射作用:波长越短的可见光越容易被散射。(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即对近地面大气热量起补偿作用。地面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同时大气向外辐射红外线,其中大部分指向,即通过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补偿了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紫外线大气逆辐射地面地面辐射[特别提醒]大气逆辐射并非只有在晚上存在,白天也存在,而且白天比晚上强。大气逆辐射最强时为大气温度最高时,即午后2时左右,并不是在晚上。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晴朗天气,a大部分被大气吸收B.湖泊湿地,b能缓慢加热大气C.CO2增多,c较少补偿地面失热D.冰雪地面,a→b的转化率增加题组练通解析:读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晴朗天气,云量少,大气吸收a很少,A错;湖泊湿地比热容大,吸热和放热过程长,能缓慢加热大气,B对;CO2增多,c大量补偿地面失热,C错;冰雪地面反射率高,地面吸热少,放热也少,a→b的转化率减少,D错。答案:B物体收入辐射能与支出辐射能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上海某日某地地面辐射差额的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3题。2.下列关于该地该日的说法,最可能的是()A.白昼为a→b→c时段B.日出发生在a之前C.日落发生在c之后D.b为一天中气温最高时3.从图中可以发现: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导致这种现象的影响因素有()①昼长因素②地面辐射③大气的散射④大气逆辐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2题,从图中辐射差额及一天中最高气温差异分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辐射差额正值最大出现在13时,辐射差额最大和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时间相差大致1小时,可推测出,辐射差额由负值转正值大致在日出后1小时,由正值转到负值的时刻一般在日落后1小时。第3题,该地该日正值区阴影面积远大于负值区阴影面积,说明物体收入辐射能明显大于支出辐射能,物体收入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及大气逆辐射。昼长越长,地面收入的辐射越多;大气逆辐射越强,地面收入的辐射越多;地面辐射和大气的散射为支出辐射能。答案:2.B3.D每年冬天,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左图);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右图)。据图回答4~5题。4.上图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A.防太阳暴晒B.阻隔寒潮、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D.防洪、防涝5.上图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用网纱覆盖茶树蓬面,主要是防寒,即阻隔寒潮、霜冻直接接触茶树表面,B正确。第5题,通过熏烟,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大量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答案:4.B5.A理解逆温现象的产生和影响1.含义在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热源是,离地面愈高,受热愈小,气温就愈低。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现象。0.6地面2.过程(1)逆温具有一个产生和消亡的过程,如果将上图,按照无逆温到逆温生成、发展直至消失进行排列,那么正确的顺序是。(2)图a~e中,具有明确逆温现象的是。a—d—b—c—ed、b、c3.影响(1)不利影响①出现多天气。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导致交通事故。②加剧污染。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雾大气(2)有利影响①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②逆温若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使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同时也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掌握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判读技巧1.世界气温水平分布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_____平行无论冬季还是夏季,气温都由__________递减_________(纬度位置)北半球较曲折: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凸出,海洋上则向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低,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高海陆分布造成的_____________纬线低纬向高纬太阳辐射热力性质差异北(高纬)南(低纬)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南半球较_____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地表性质均一)同纬度地带气温低,则等温线向_____凸出;气温高,则等温线向_____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寒流经过处气温低,暖流经过处气温高地形(地势高低);洋流稀疏低纬高纬2.气温的时间分布(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当地地方时14:00左右。(2)气温的日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山谷山峰;低纬度高纬度;晴天阴天。(3)年变化:气温在一年中的最高值、最低值并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最弱的月份,而是有所滞后。陆地的气温极值月份为月份、月份,海洋的气温极值月份则为月份、月份。(4)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低纬度。日出71823.等温线的特征以我国某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为例分析如下: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数值大小及变化可判断区域所在半球:向北递减——___半球,向南递减——___半球。可判断不同区域温差大小由南向北气温递减,说明位于北半球;从气温高低可以判读上图所示为___半球夏季等温线北南北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受影响);与海岸线平行(受海陆位置影响);与等高线平行(受地形、地势影响)图示区域等温线的走向与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大体一致,100°E附近受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疏密程度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冬季密,夏季疏;温带密,热带疏;陆地密,海洋疏;平原、高原面疏,山地和高原边缘密;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锋面天气系统中锋线附近等温线图示区域东部以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等温线;西部地区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因此等温线太阳辐射密集密集高原、盆地稀疏密集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弯曲状况向高纬凸:陆地夏季、海洋冬季、暖流流经、地势低;向低纬凸:陆地冬季、海洋夏季、寒流流经、地势高。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气温___;反之,气温___图中①⑤处等温线向高值方向凸,气温比两侧低,大致呈南北走向,为山脉所在地;③处等温线向低值方向凸,气温比两侧高,为位置低高河谷判读内容等温线特征判读示例局部闭合等温线表示局部区域内气温出现特殊值,如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岛效应),判读原则: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图中②地位于20℃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0℃、24℃,由此可判断气温值___℃<②<___℃,②应为云贵高原。图中④地位于28℃闭合等温线内,闭合等温线两侧等温线分别为24℃、28℃,由此可判断气温值___℃<④<___℃,④地可能地处四川盆地内部16202832如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控制。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季节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巴西草原一片枯黄B.非洲草原上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南迁移C.我国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D.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2.关于图中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数值上看abcB.从数值上看cbaC.从数值上看baD.从数值上看ab题组练通解析:第1题,图中的40°线为纬线,甲地位于40°以南,并且甲地常年受西风带的控制,说明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位于南半球。从等温线的分布看,此时同纬度陆地的温度高于海洋,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巴西草原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草木茂盛,A错;非洲草原上的斑马越过赤道向南迁移,B对;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低温少雨,C错;南亚地区此时盛行东北季风,D错。第2题,根据上题的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南半球,等温线从数值上看ba。c等温线出现在河流的源头,应为山地所在地,气温较低,可能c和b的数值相等。答案:1.B2.C(2019·重庆南开中学模拟)如图示意世界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3~4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最大温差可能达()A.4℃B.6℃C.8℃D.10℃4.导致M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原因是()A.受地形影响B.距离海洋较远C.受纬度影响D.受洋流影响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等温线的数值变化可知,相邻等温线之差为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温度最高,为34~36℃;④地温度最低,为26~28℃,所以最大温差范围为大于6℃,小于10℃。第4题,由图可知M处等温线基本呈西北—东南走向。图中显示M处等温线距离海洋较近;若受纬度因素影响,则等温线应该基本与纬线平行;夏季时沿岸洋流对气温影响较小;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澳大利亚,其M处有西北—东南走向的大分水岭,海拔高,等温线走向基本与山脉走向相同。答案:3.C4.A(2019·河南郑州质量预测)积温是一个地区一年内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内日平均气温的总和。读我国局部地区积温分布图(单位:℃),回答5~6题。5.M、N两地积温的差值可能是()A.1000℃B.1500℃C.2000℃D.2500℃6.导致M、N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解析:第5题,根据等积温线的数值及其分布可知,M地积温介于5500℃和6000℃之间,N地积温介于4000℃和4500℃之间,两地的积温差介于1000℃和2000℃之间。第6题,根据经纬度及水系分布可知,M地位于四川盆地,N地地处云贵高原,地形(海拔高低)差异是导致两地积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答案:5.B6.C精课堂——30%的知识老师教会以教师为主导———[师说技法]——————————————————重难点一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现实中是如何应用的(一)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二)解释自然现象1.大气削弱作用原理的应用(1)高海拔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