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1.水分交换:(1)海水蒸发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_____的形式返回海洋。(2)海洋的蒸发量与其表层水温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越大。必备知识·素养奠基降水2.能量交换:(1)海洋向大气供给热量。海洋吸收到达地表的_________能,储存在海洋表层,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输送给_____。(2)大气向海洋输送能量。大气通过___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太阳辐射大气风【激疑】20°N~40°N、40°N~60°N,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提示:20°N~40°N太平洋东、西岸海区输入大气的热量差异,主要受洋流因素和大气环流的影响。太平洋东岸海区受寒流及三圈环流影响,西岸海区受暖流及季风环流影响。40°N~60°N亦同理。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1)大气环流。(2)大洋环流。大气运动和___________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2.海—气相互作用构成了地球上生生不息的水循环。3.在地球系统的能量输送和平衡中,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发挥着重要作用。(1)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_________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2)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_________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近地面风带大洋环流大气环流[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①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②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③全球的总水量在不断减少。()④大洋环流影响海洋热量的分布。()√√×√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1.厄尔尼诺:(1)定义:在_____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突降大雨,海鸟结队迁徙的反常现象。(2)影响。2.拉尼娜: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_____的现象。秘鲁下降[说一说]与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两岸地区引发的水旱灾害相比,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水旱灾害相对严重还是较轻?提示: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水旱灾害相对较轻。[辨一辨]判断正误。①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南美洲的许多国家可能发生洪水灾害。()②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澳大利亚和菲律宾可能出现干旱灾害。()③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可能遭遇洪水灾害。()④拉尼娜现象出现时,印度尼西亚雨量剧增。()√√×√关键能力·素养形成能力1海—气相互作用1.影响海—气之间水、热交换的因素:2.海洋对大气温度的调节作用:3.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典例示范】下图为“某大洋部分海区年平均每日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该等值线分布图反映的是____________两者之间的热量补给关系()A.太阳和陆地B.海洋和大气C.太阳和大气D.太阳和海洋(2)图中A海区表层海水热量异常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B.洋流C.陆地D.大气【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关键是从以下两点着手:(1)读图名提取信息:“从海洋输入大气的总热量”,属于海—气相互作用。(2)读图提取信息:A处海水温度与两侧对比,或A处位于美国东部沿海,有墨西哥湾暖流流经。【解析】(1)选B,(2)选B。第(1)题,据题意可知,图中曲线表示的是海—气间热量传递关系的分布图。第(2)题,A处海水温度明显高于两侧,应该是受到暖流的影响所致。【补偿训练】读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位于某大洋两岸,则海—气交换的活跃程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2)若①②③④处分别位于某大陆两岸,则水温自高而低排序正确的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解析】(1)选A,(2)选C。第(1)题,图中方框为海洋,低纬度地区水温高,海—气交换更活跃;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①④为寒流,②③为暖流,同纬度地区,暖流温度高,海—气交换更活跃。所以海—气交换的活跃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②①③④。第(2)题,图中方框为陆地,根据洋流分布规律可知,①④为暖流,②③为寒流,所以水温自高而低依次为①②④③。【素养探究】在北纬40°~60°的大陆地区,西欧、北美的西海岸,终年湿润,冬季降水较多,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际变化小;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干旱少雨,冬冷夏热,气温年际变化很大;亚洲大陆的东部,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为什么它们的纬度位置相同,但气候特点却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呢?提示:北纬40°~60°处于盛行西风带,西欧、北美大陆的西海岸,由于终年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影响,带来丰沛的降水,故终年湿润。亚欧大陆的内部地区,远离海洋,西风带来的大量水汽不易到达;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则因西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湿润水汽的进入,所以气候干旱少雨。亚欧大陆的东部是世界上季风最为典型的地区,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暖热多雨。能力2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图示影响东南信风弱强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增强洋流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赤道逆流减弱当太平洋东部的秘鲁寒流过于强盛时,冷水沿赤道附近海域向西扩散到更远;赤道逆流增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影响太平洋水温太平洋西岸降低,东岸增高太平洋西岸增高,东岸降低天气气候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日本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岸荒漠地带暴雨成灾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高,云量减少;在赤道西太平洋海域,海面气压偏低,对流活动加强,云量增多,降水偏多生物太平洋东岸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关联性拉尼娜现象一般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典例示范】(2020·乐山模拟)“沃克环流”是指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和着信风到达西太平洋后,遇较暖洋面而上升,在高空中再向东运行,形成一个封闭的环流。据此完成(1)、(2)题。(1)若“沃克环流”增强,则表明A.南美洲西部沿岸洋流势力减弱B.澳大利亚东侧沿岸暖流势力减弱C.太平洋南、北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D.太平洋东、西部海区水温温差增大(2)若“沃克环流”减弱,下列气候变化中,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最可能发生的是()A.降水减少B.气温急剧上升C.风暴天气明显增多D.降水季节变化更加显著【思路点拨】解此类题关键从以下两点着手:(1)知道沃克环流的基本原理,即正常的热力环流。(2)“沃克环流”减弱或消失会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环流增强,会产生拉尼娜现象。【解析】(1)选D,(2)选A。第(1)题,“沃克环流”增强,说明温差增大,南美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此时寒流势力增强;澳大利亚东岸为暖流,势力增强;海水温差体现大洋东西两岸,与南北温差无关。第(2)题,“沃克环流”减弱,说明温差减小,西岸寒流势力减弱,东岸暖流势力减弱,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减弱,澳大利亚东部降水减少;风暴天气减少;该地降水季节变化减小。【补偿训练】“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比多年平均值低0.5℃以上,称为拉尼娜现象。读下面“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1)、(2)题。(1)在沃克环流中()A.甲地为高压B.乙地为低压C.水平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2)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下列地区降水可能增加的是()①秘鲁沿海②我国南方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材料和图可知,甲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为低压;乙地为高压,所以水平气流由乙地吹向甲地。第(2)题,拉尼娜现象发生时,甲地气温异常升高,上升气流增强,所以甲地附近的区域降水可能增加,如我国南方和印度尼西亚地区。【素养探究】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1)(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的成因有何不同?提示:太平洋上空的大气环流叫作沃克环流,当沃克环流变弱时,海水吹不到大洋西部,太平洋东部海水变暖,就是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提示: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一般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