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一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大气的水平运动1.风的形成过程:必备知识·素养奠基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_____。水平气压梯度力不均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____________与等压线_____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____________、_______与等压线之间成一_____地转偏向力平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夹角[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①地面冷热不均会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②水平方向上大气运动的方向总是由高压指向低压。()③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摩擦力。()④地转偏向力不会影响风速。()√√×√[连一连]将风带与对应的方向连线。【激疑】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什么特点?提示: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关于赤道南北对称;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同一半球的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1.大气环流:(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_______的大气运动。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_____状态。(2)意义:大气环流把_____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_________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有规律平均热量高低纬度2.三圈环流:(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2)气压带、风带。①气压带(北半球)字母分布的气压带气流状况A___________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C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空气_________E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气流_____G___________带空气冷却_________赤道低气压堆积下沉上升极地高气压收缩下沉②风带(北半球)字母分布的风带风向B_____带_____风D_____带_____风F_________带_____风信风东北西风西南极地东风东北[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正误。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是形成三圈环流的原动力。()②气压带不是大气环流。()③西风带的盛行风向是西南风。()④赤道低气压带的形成原因是受热膨胀上升。()√××√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①原因:___________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②规律(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___,冬季偏___。太阳直射点北南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原因:_____________差异。(2)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①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_________(又称印度低压)切断,仅在大洋中存在高压区域。②冬季:_______________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尤以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最强大,低压仅保留在海洋上。(3)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呈_____分布。海陆热力性质亚洲低压副极地低气压带带状3.季风环流:(1)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_____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2)季风环流成因季节[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①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高,形成高压中心。()②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③蒙古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④风向随时间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都是季风。()××√×【激疑】为什么北半球的气压呈块状分布,南半球的气压基本呈带状分布?提示:北半球大陆面积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而南半球陆地面积较小,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下垫面性质比较单一,所以气压带几乎未被切断,特别是30°S以南地区,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关键能力·素养形成能力1掌握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如,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例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是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图)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4.抓“移动”——突破季节影响: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典例示范】(2020·贵阳高一检测)读图,完成(1)、(2)题。(1)甲图所示季节各纬度带气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0°~10°主要盛行下沉气流B.10°~20°盛行东南风C.20°~30°盛行西北风D.30°~40°盛行西南风(2)甲、乙两图反映的时间与季节正确的是()A.甲表示3月份、春季B.乙表示7月份、夏季C.甲表示9月份、秋季D.乙表示1月份、冬季【思路点拨】解该类题应从以下几点入手:(1)根据纬度位置判断气压带:纬线0°、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2)根据气压带移动规律判断季节:甲图气压带在30°以南,为北半球冬半年;乙图气压带在0°、30°以北,为夏半年。【解析】(1)选D,(2)选B。第(1)题,0°~20°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盛行东北风;20°~30°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盛行下沉气流;而30°~40°受西风带的影响,盛行西南风。第(2)题,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可知,在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此时乙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北,说明向北移了,判断是北半球的夏季,甲图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30°N以南,说明是南移,应为北半球的冬季。【素养探究】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航海家经多次航行,发现30°纬度附近总是无风,帆船进入后无法航行。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需要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儿没有马。由于草料和淡水不足,加上天气炎热,大批饿死或渴死的马匹被投入海中,海面上漂浮着众多的马尸,于是人们就把当时船队所在的纬度称为“马纬度”了。(1)(区域认知)“马纬度”海域为什么总是无风?提示: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无风。(2)(综合思维)试描述“马纬度”海域主要的气候特征?提示:高温、少雨,以晴天为主。能力2分析季风的形成1.海陆气压中心形成的原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2.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1)1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2)7月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3.季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1)1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2)7月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典例示范】(2020·桂林高一检测)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近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完成(1)、(2)题。(1)关于图中①②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1月盛行东北季风,7月盛行西南季风B.②地夏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C.②地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易产生洪涝灾害D.①地夏季风势力强于冬季风,②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2)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A.①地高温多雨B.②地寒冷干燥C.②地形成高压中心D.①地受高压影响【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的思路如下:【解析】(1)选B,(2)选D。第(1)题,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①地为东亚季风,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且冬季风强于夏季风;②地为南亚季风,夏季为西南风,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转向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②地若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则不易产生洪涝灾害。第(2)题,当③地盛行西北季风时,说明此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风,气压带、风带南移应为1月左右,此时北半球为冬季,①地寒冷干燥;②地位于热带,不会寒冷;②地没有形成气压中心;①地受高压影响。【素养探究】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最远到达东非、红海。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2019年中国航海日论坛的主题为“再扬丝路风帆·共筑蓝色梦想”。(1)(区域认知)郑和下西洋时,从我国东部沿海出发选择什么季节?提示:冬季。(2)(综合思维)郑和航行到南亚时,可借助什么季风航行?提示:向西航行时,可借助南亚东北季风;向东航行时,可借助西南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