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学习目标:1.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方向。(重点)2.理解东北地区进行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农业布局的成因。(重点)3.能够根据区域地理条件,确定其发展方向,并通过阅读地形、气温和降水有关材料,分析区域农业发展的利弊和布局。(重点、难点)自主预习探新知一、地理条件1.范围:A、B吉林、C三省及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2.地位:我国重要的、林业生产基地和生产基地。商品粮黑龙江辽宁畜牧业3.地理条件与农业发展(1)自然条件自然要素表现影响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雨热同季满足作物需求,但易受影响地形、和地形相对完整为农业提供了条件土壤、广泛分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利于农业生产黑土一年一熟低温冷害高原平原山地多种经营黑钙土(2)社会经济条件①基础好。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③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工业较低[特别提醒]世界上共有三大黑土分布区,除我国东北地区外,还有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和乌克兰大平原,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壤,因此世界三大黑土区先后被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基地。二、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的不同。农业生产方式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1)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B平原——水稻、春小麦、大豆。C平原——冬小麦、棉花、苹果。(2)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F。(3)畜牧业区:、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小兴安岭玉米三江辽河西部高原长白山[特别提醒]东北地区有水稻分布的原因(1)东北地区虽然纬度较高,但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夏季日照时间长,水热条件配合较好,能够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2)水稻种植技术的进步、耐低温水稻品种的培育等,使水稻种植分布地区进一步向高纬度扩展。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的、比较的商品粮基地。基中,粮食商品率最高。2.特点(1)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农场经营,有利于推广,实现机械化生产。(2)地区专业化生产: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的前提。商品化稳定三江平原规模大先进技术四、农业发展方向1.存在问题(1)产生原因: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退化。(2)问题表现:水土流失和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加剧等。生态环境高强度退化黑土退化2.发展方向区域发展方向平原区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需求西部草原区围绕生态建设和增加农牧民收入,大力发展和舍饲畜牧业山区抓好“天然林保护工程”,多元开发粮食特色农业产品生态农业(1)热量不足是制约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主要受地形条件影响。()(3)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不利于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4)东北地区能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是因为气候条件优越。()(5)东北地区农业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在于()A.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B.提高专业化水平C.大力发展粮食种植业D.进一步提高粮食商品率提示:(1)√东北地区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因此获得热量相对较少,热量不足成为制约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东北地区自然条件南北向地域分异主要是受热量条件(纬度因素)的影响。(3)×这种农业生产模式有效地保护了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使中部产粮区的粮食就地转化,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密切的协作关系,形成有机联系的产业链条,各自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4)×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农业机械化程度又高,人均产粮多,粮食的商品率高。(5)A[东北地区农业基地的发展应该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进行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合作探究攻重难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条件及农业布局特点在一篇游记中,作者曾这样写道“我们驱车从内蒙古东部的乌兰浩特,经吉林的大安港过嫩江,经大庆,到达黑龙江的铁力、伊春和哈尔滨,横穿内蒙古的东部和东北三省的腹地地区……大东北的草原,大东北的山地,大东北的油井,大东北的谷粮,大东北的林海,次第入目,点点在怀。大东北第一次离我这么近,大东北第一次与我这么亲。于是大东北于我,便不再遥远,不再陌生,大东北便成为我心灵的一个组成部分……”图甲为东北地区简图,图乙为东北地区气候图。图甲图乙问题1(区域认知)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优势条件有哪些?提示:气候适宜,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问题2(地理实践力)观察图示,说出大东北的谷粮生产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提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为主。问题3(综合思维)东北地区可划分为哪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提示: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农业区可划分为耕作农业区、林业和特产区、畜牧业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归纳总结]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地理因素地理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雨热同季自然条件气候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同季不利纬度高,热量不足,一年一熟;易受低温冷害影响地形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阔;西部高原地势平坦;周围山地环绕农业生产类型:多种经营平原—种植业山地、丘陵—林牧业高原—畜牧业自然条件土壤、水源黑土和黑钙土广布,河湖众多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利于农业生产良好的工业基础工业为农业提供生产资料,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发达的交通对外联系方便,为发展外向型农业提供机遇社会、经济条件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多,农业经营规模化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正是依据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农业生产区域主要分布区主要产品及分布区生长条件耕作农业区平原地区,主要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玉米——松辽平原最为集中;水稻——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溉区、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现已扩展到50°N以北的黑龙江沿岸;小麦——北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最为集中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夏季温暖,雨热同季,能满足一年一熟林业和特产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栎、白桦——大兴安岭;红松——小兴安岭、长白山区;鹿茸、人参——长白山区;柞蚕茧——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苹果梨——延边;苹果——辽南地区丘陵山区,地形起伏,降水较多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三河马、三河牛——呼伦贝尔市的三河地区;东北红牛——松嫩平原西部草地广阔,农耕区饲料丰富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适宜种植哪些作物。(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危害最小的一类。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区位优势有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高等。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1.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④(1)D(2)C[第(1)题,我国东北地区因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与美国的玉米带相比,都是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第(2)题,中美两国都是人口大国,发展农业的市场广大;大面积的平原有利于机械化发展,交通便利。]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因地制宜组织生产,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农业布局。据此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东北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小麦分布最普遍B.小麦和大豆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减少C.玉米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增多D.水稻多分布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2)关于林业和特产区以及畜牧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等B.小兴安岭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C.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D.西部畜牧区的三河马和三河牛是闻名全国的优良品种(1)D(2)D[第(1)题,耕作农业区粮食作物中,玉米分布最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第(2)题,大小兴安岭是我国第一大林区;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商品粮基地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向2019年8月19日中国农村网消息,为贯彻落实2019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的要求,推动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规划纲要(2017—2030年)》,中央财政继续安排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支持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到2020年,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示范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比2017年提高3%以上,黑土耕地耕层厚度达到25~30厘米,耕地质量提高0.5个等级以上。黑土是世界公认的最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要适应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把黑土地保护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治理修复力度,让过载的黑土地“减减压”,实现东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1(综合思维)为什么要进行黑土地保护?提示:黑土地的农业发展中,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导致了黑土流失、肥力下降、土层变薄等问题,影响了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2(区域认知)东北地区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提示: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因此人均耕地面积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粮食的商品率高。问题3(地理实践力)哪些农业活动可以有效提高黑土的肥力?提示:增施有机肥,进行秸秆还田、科学休耕等。[归纳总结]__东北商品粮基地建设及农业发展1.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与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特点原因(条件)影响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有利于推广先进技术,实现机械化生产地区专业化生产建立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提高农产品商品率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1)问题:(2)原则: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3.发展方向及发展重点:(1)平原区:①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②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③建设绿色食品基地。(2)西部草原区:①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②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3)山区:特色经济作物为主,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确定某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一般步骤(1)判断农业类型及特点:通过地图、景观图、地理位置或景观文字描述等信息,判断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从而了解其生产方式、特点。(2)确定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若已知该区域农业位置及类型,可结合所学知识了解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确定发展方向;若依据材料无法准确判断其类型,则根据已知条件,如该区域自然条件及农业发展的历史情况,来综合判断问题所在。(3)根据问题确定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了解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是确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核心。例如,黄淮海地区土壤盐渍化现象严重,导致中低产田分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