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媒介生态下电视产业的生态困境与策略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前媒介生态下电视产业的生态困境与策略姓名:黄莉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新闻学指导教师:苟世祥20070420当前媒介生态下电视产业的生态困境与策略作者:黄莉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相似文献(5条)1.期刊论文刘连喜历史突破与格局重构——解析全高清奥运的多维影响-现代电视技术2008,(10)本文以媒介生态为视角,分析了全高清奥运转播这一技术升级对于奥运的影响以及在奥运转播史上的意义;并探讨了奥运对电视的反作用力,以及对电视影响力的改变,进而研究这种变化所引发的电视行业内部、新旧媒体之间以及高清电视产业发展的种种变局.2.学位论文李玲瑞以本土化节目为视角的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研究2007我国的城市电视台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在传播政府声音、丰富百姓生活、沟通经济信息、活跃文化市场等方面,城市电视台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在我国“中央-省-市”这种三级办电视的传播构架下,城市电视台处于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被挤压的境地。作为中国电视最基础的单元,城市电视台的现实传播困境引起了电视实务界和学界的高度重视和思考。近年来,本土化城市电视的探索实践,为城市电视台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学术课题。本文从城市电视台本土化节目的微观视角切入,引入媒介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从城市电视台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宏观审视和微观分析相结合,通过对城市电视台本土化节目和城市电视台媒介生态环境的全方位剖析,探讨本土化节目对城市电视台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试图为城市电视台勾勒出一个清晰而准确的电视产业竞争环境,实现媒介发展与媒介竞争的双赢。依托媒介生态学说探讨本土化电视节目的传播规律及其与城市电视台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正确认识城市电视台的媒介生态环境,从而为本土化节目的发展提出有益建议,这使本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3.学位论文郑菁菁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的政府管控模式研究2005发展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有着重要的意义:有线数字电视是传输成本最低的手段;中国有线电视接入用户近1亿,是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用户国;根据预测,2015年中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产值;早在1999年中国政府把数字电视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十五”计划的十二项重点项目,并确立了将有线数字电视作为切入口的实施步骤。虽然实现有线数字电视普及意义重大,但到了2004年,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市场规模远没有达到国家广电总局制定的1000万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规模。在对有线数字电视的特点、全球发展状况和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目前发展情况分析基础上,结合波特五力模型,本文对中国有线数字电视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综合媒介生态系统、媒介创新扩散和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文章对创新扩散成长期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机理进行探讨。媒介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在媒介创新扩散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作用:技术因素是内生因素,也是引起媒介创新的起始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是外生因素,以不同方式作用于媒介创新扩散。有线数字电视的革新特点决定它是一种媒介创新。目前中国有线数字电视正处于创新扩散成长初期。创新扩散、媒介生态系统和数字电视在全球的现实发展情况证明在扩散成长初期,政治因素对媒介创新扩散起到主导作用。政治因素的主导性通过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得以实现。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与媒介生态系统中的其它因素关系不协调,成为了阻碍中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国有线数字电视面临的现实挑战皆可归因于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作用的失衡。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有线数字电视在青岛、佛山、杭州、苏州的成功推广模式进一步说明协调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作用有利于有线数字电视的现实发展。但目前中国有线数字电视要实现全面发展,必须制定系统的制度体系,发挥政府管理控制作用。理论和实践证明: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创新是激励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首要途径。制度及其对应的政策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制度执行流程进行分解后,文章分析了中国有线数字电视的现有制度选择。在借鉴全球数字电视发展成功案例,结合中国传媒业的特点基础上,提出了综合系统的政府管理控制模式,包括一系列制度及政策的创新。4.会议论文周艳中国数字新媒体产业运营现状解读2005从诞生之日起,媒体就与技术有着不解之缘,每次技术进步都会对媒介生态产生重要影响。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则给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这种变革绝不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表现在整个媒介传播形式、媒体市场运营的变革上。在这样一场数字化浪潮中,中国站在了与世界平行的起跑线上。数字电视、卫星电视、地面移动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诸如此类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并在很短的时间内从实验室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笔者一直在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负责数字电视与新媒体产业经营研究课题组的日常工作,近年来该课题组出版了《数字电视产业经营与商业模式》、《中国数字电视报告》系列,正在陆续出版《中国卫星电视报告》、《中国新媒体市场报告》。本文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从产业运营的角度出发,将对当前中国所出现的多种数字新媒体的现状进行解读。5.学位论文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2008手机电视的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媒介形态所带来的传播变革,更是为经营空间日益饱和的广电行业和业务增长渐趋乏力的电信产业带来了融合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定位在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以传播学、经济学、通信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对手机电视在内容生产、商业运营、产业链建构、政策监管、人才培养等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运作思路。文章首先分析了手机电视内容与受众需求的互动问题。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必须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与手机媒体的移动化、互动化特点结合起来考察。本章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手机电视用户的市场规模、细分定位、内容偏好及收视行为特征,为手机电视的信息组织结构创新、节目内容和形态创新、服务链创新提供策略支持。在产业链的建构问题上,一方面,手机电视的内容生产、技术支持、市场营销等环节应当紧密联结,形成一个“上游开发、中游拓展、下游延伸”的纵向链条,利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力催熟市场;另一方面,面对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产业的有力竞争,传统广电媒体也应当积极地进行内外资源整合,依托政策扶持和内容资源优势,将手机电视纳入自身产业体系,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横向联结争取手机电视产业的主导权,通过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建立实现自身产业增值。在商业运营问题上,本文先从宏观角度探讨了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及其阶段性发展策略。手机电视的商业模式具有赢利点增多、一次性贩售、定制式消费等特征,应当以内容传播的互动化和差异化满足受众需求,将受众的信息消费方式从原来的单向、被动转化为双向、索取。因此手机电视商业模式的核心应当是开发多元化的互动增值业务。同时,手机电视需要庞大的固定成本投资,但其边际成本会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呈递减趋势,这就使得现阶段市场份额的占有比眼前利润更有意义,运营商可以通过较低的推广价格获得累积效应,尽快将手机电视用户规模推向快速发展所需的临界值。本文随后从微观角度探讨手机电视如何在行业规则的引领下,制定具体可行的市场营销策略。手机电视在分众渗透性、目标对象的锁定能力、互动性和广告效果的量化统计等方面,都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乃至互联网的独特优势,与新媒介生态下“整合互动”的营销诉求不谋而合。先进的关系数据库营销方式,使得细化目标群的设定更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信息,真正将受众范围缩小至“个众”,营销效率大为提升。在监管方面,电信与广电分治导致的主导权之争成为阻碍手机电视发展的体制壁垒。本文认为,逐渐由高效协同的多核心监管机制向单一核心监管体制过渡,是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手机电视等融合类产业特点的阶段性发展模式,也是实现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一条可行之路。定量调查表明,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成为制约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应当整合高校相关专业教学体系,构建跨越新闻传播、计算机、电子通讯、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开放式教学平台,培养该类产业发展亟需的复合型人才,并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能力、新媒体产业的分析和运作能力。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首次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我国手机电视发展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将其置入到产业融合的系统框架内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阐释,为手机电视乃至整个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手机电视运营主体、受众市场和人才需求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该产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手机电视的阶段化运营模式和具体营销策略。3、针对新媒介生态下受众的“碎化”与手机电视发展所需的规模化内容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通过数据库营销手段,以及细致的受众调查,将用户需求以量化的方式“聚合”起来,进行节目的创新组合和类型化制作。4、提出手机电视产业链的构建设想,强调新旧媒体的横向价值联结在理顺产业关系、降低生产成本和规避投资风险中的重要作用。5、首次对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人才的需求与培养状况进行广泛调研,提出了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d8915121-0c76-461e-9e67-9e3200f2e5b4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8日

1 / 4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