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学习指南归类探究当堂测评分层作业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原子和分子第2课时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习指南知识管理归类探究当堂测评分层作业微粒的基本性质例1、例21~4题1~8题知识管理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粒子观: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了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分子原子2.分子的性质性质:①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②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__着。温度升高,分子________增大,运动速率________。③分子间有________。④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不同种分子的性质________。易错易淆:气体的体积变大,原因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质量体积不断运动能量加快间隔相同不同归类探究类型之一了解分子的性质[2018·滨州]事物的宏观表象是由其微观性质决定的。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A.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D.湿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B【解析】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是因为香味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菠萝蜜的香味,A正确;水沸腾时能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变化而改变,B错误;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的缘故,C正确;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D正确。【点悟】通常用闻到气味、热胀冷缩、气体液化等现象来说明分子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等微粒基本性质。类型之二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a烧杯溶液变红色b中氨分子运动到a中,氨气溶于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Ba烧杯溶液变红色氨气与酚酞反应生成红色物质Cb烧杯溶液为无色b中氨分子没有运动Db烧杯溶液为无色a中酚酞分子运动到b中,氨水不能使酚酞变红A【解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b中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烧杯外,部分氨气的分子跑到a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当堂测评1.下列有关“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B.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断运动着C.微粒之间有间隔D.任何微粒都不可再分D2.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的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的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的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的运动速率相同【解析】固体碘变为碘蒸气属于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构成碘的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故其化学性质也不变,因此固体碘和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C3.[2018·江西]氧气在降温加压变成液态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B.分子的质量变小C.分子的体积变大D.分子的运动速率变大【解析】氧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分子的质量不变,分子的体积不变,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A4.水是我们最常接触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1)构成水的微粒是__________。(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说明__________________。水分子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层作业1.[2017·苏州]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B2.向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品红在静置的水中扩散,从分子的角度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可分的C.品红分子发生变化D.分子体积极小A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A.固态、液态、气态B.气态、固态、液态C.固态、气态、液态D.液态、气态、固态C【解析】固态微粒间隔小,气态微粒间隔大,液态介于两者之间。4.酒精擦在手背上感觉十分凉爽,这是因为()A.酒精分子很小,由汗毛孔进入体内B.酒精分子吸收了体内水分C.酒精分子在皮肤表面发生了化学变化D.酒精分子由液态变成气态需吸收热量D【解析】分子在不断运动,酒精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带走了皮肤上的热量,所以感觉很凉爽。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B【解析】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与空气中氧分子的浓度有关,故A错误;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训练有素的缉毒犬闻到毒品的气味,故B正确;变瘪的兵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C错误;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6.雪花,被人们称为“冬之精灵”,科学研究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雪花的形状完全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B.雪花融化时,水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C.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D.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D【解析】在雪花的形成过程中,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A错误;雪花融化,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故B错误;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C错误;由于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所以不同雪花中水分子数目都是巨大的,故D正确。7.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钟后,玻璃管内有一团白烟(如图所示),白烟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的氯化铵(NH3+HCl→NH4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B.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的运动速率相等C.氯化铵微粒不运动D.该反应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不可再分A【解析】白烟离蘸有浓氨水的棉球距离远,说明氨分子运动快;白烟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铵,氯化铵微粒是不断运动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8.[2018·天门]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请回答有关问题。【实验方案一】如图1。(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说出一点即可)。图1酚酞溶液变红色没有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方案二】如图2、图3。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图3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说出4个被控制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图2图3图4【解析】【实验方案一】(1)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溶液变红色。(2)该方案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设计对比实验,不能排除空气中的物质使酚酞溶液变色。【实验方案二】(1)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2)4个被控制的量是: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小纸花大小和形状相同;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