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第1课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导航]知识目标素养目标1.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表现2.宗教“异端”运动的表现及影响3.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张4.近代西欧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对天主教冲击的表现1.勾勒5世纪到16世纪欧洲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及宗教“异端”发展的历史,形成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近代逐渐迈进的时空观念,形成对宗教改革背景的宏观认识(时空观念)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认识宗教“异端”运动兴起的必然性及宗教改革的必然性,理解教会对进步势力的摧残与迫害(唯物史观)一、天主教的神权统治1.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1)产生:1世纪左右,在小亚细亚和巴勒斯坦一带产生,是下层人民反抗压迫的宗教团体。(2)发展。①4世纪初,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国教。②476年,在日耳曼封建王权庇护下得以继续发展。③11世纪时,分裂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和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2.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1)原因。①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与封建王权展开权力之争;以征服“异教徒”为名,组织“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扩展了教会势力。②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2)表现。仪式表现经济①教会拥有天主教世界全部耕地的三分之一,获取大量的地产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②教会还通过兜售“赎罪券”等方式搜刮钱财政治鼓吹教权高于王权,干涉各国的政治,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的典型例证是“卡诺莎之辱”思想文化教会垄断了学校教育;掌握《圣经》解释权,文学艺术作品蒙上宗教色彩社会生活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人们深受教会束缚二、宗教“异端”1.由来中世纪时,人们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常常用与教会说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被称为宗教“异端”运动。2.表现阶段时间代表主要思想兴起阶段12世纪后期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世界充满善与恶、上帝与魔鬼这两个对立的因素;否定正统宗教仪式和教阶制度;纯洁教会英国人威克里夫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任何中介人;统治权来自上帝的恩典和命令;《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教条;抨击教会等高潮阶段14—15世纪捷克人胡司取消教会地产;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用民族语言传教3.影响(1)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2)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3)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向近代过渡的西欧1.时间:14—16世纪。2.表现(1)经济。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②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日益拓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2)政治。①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②新贵族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③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富国强兵。(3)思想: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统治。要点一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质1.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可从历史渊源、现实动力两个方面分析。2.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反封建的斗争。[探究问题]材料见下图。出售赎罪券火刑布鲁诺教皇为皇帝加冕思考:史学界有句俗语:“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请结合材料中图片提供的信息,加以说明。提示:天主教会利用教权聚敛财富,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控制人们的精神世界,压制进步思想,迫害先进人士;干涉国家政治,控制世俗君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是欧洲各种矛盾的焦点。要点二中世纪早期的反封建斗争大多采取宗教“异端”的原因1.中世纪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从生到死都与天主教会发生密切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厉控制。2.当时资本主义还很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在反封建斗争中,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3.天主教会日益堕落、反动。[探究问题]材料见下图。烧死“异端”思考:(1)什么是宗教“异端”?(2)为什么天主教会要设立宗教“异端”裁判所?宗教“异端”与天主教会的斗争结果表明了什么?提示:(1)面对从思想领域展开的反对天主教的斗争,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天主教对各种不符合传统教义的思想一概加以排斥,斥之为“异端”,对传播“异端”的人予以野蛮残暴的迫害。(2)原因: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设置了宗教“异端”裁判所。表明: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宗教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