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学业达标]1.“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的这段话褒扬的是()A.科举制度B.文官制度C.行省制度D.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朕今选儒臣……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可得出宋太祖褒扬的是文官制度,故选B项。答案解析2.北宋建立后,鉴于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宋太祖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派文臣做知州B.保留节度使的军政大权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答案B解析A、C、D三项都是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防范军阀割据而采取的措施,排除。宋代派文官出任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故选B项。答案解析3.“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崇文抑武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D.控制地方答案C答案解析文武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与材料中“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不符,故A项错误;强化皇权是封建社会的总体趋势,与材料中北宋“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北宋“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表现为各方面的分化事权,如副宰相、通判等,故C项正确;控制地方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与材料中“对所有事情”不符,故D项错误。解析4.《水浒传》第七十七回写道,枢密院童贯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梁山泊镇压宋江起义军,中了十面埋伏,只身逃回汴京。宋代枢密院的职能是掌管()A.军政B.民政C.行政D.财政答案A解析宋代规定,军政归枢密院掌管,符合“率领八十万大军”,故选A项。民政归宰相掌管,排除B项;行政归宰相掌管,排除C项;财政归三司掌管,排除D项。答案解析5.“三衙”是宋代殿前都指挥使司、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司、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司的合称。他们()A.是枢密院的下属机构B.统兵但无权调兵C.地方军队的统领机构D.长官称三司使答案B解析“三衙”,是北宋禁军统领机构,与枢密院分权,后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前者统兵但无权调兵,故选B项。答案解析6.宋代某一机构“掌一路财赋之入,按岁额钱物斛斗之多寡,而察其稽违。”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A.盐铁司B.转运司C.户部D.度支司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掌一路财赋之入,……而察其稽违”,可得出这是负责综理地方财政、负有监察权的转运司,故选B项。答案解析7.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结束分裂局面B.提高行政效率C.分散官员权力D.加强专制集权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官制分裂局面结束后,巩固政权的措施,故A项错误;重复设官并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C项仅是表面现象,不是主要目的,故排除;材料中分割宰相的权力,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8.据史料载,宋仁宗朝的参知政事吴育“在政府,遇事敢言,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可见当时()A.参知政事地位高于宰相B.皇权旁落导致宰相专权C.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D.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答案D答案解析宋朝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宋仁宗时的参知政事“与宰相贾昌朝数争议于上”,说明宰相的权力受到了制约,故选D项。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地位低于宰相,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参知政事对宰相权力的制约,皇权加强,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政治清明有赖于贤相,排除C项。解析9.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强化集体议事制度D.分事权以相互牵制答案D答案解析转运使的职责本身就是将地方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转运使是地方官员,并非宰相,故B项错误;强化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转运使的权力被分散,同时这些机构相互牵制,故D项正确。解析10.养兵政策是北宋王朝立国治军的一个基本政策,也是北宋军事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A.防备金军进攻B.压制地方藩镇C.减少财政支出D.稳定社会治安答案D答案解析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达到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的目的,故选D项。北宋实施该政策时,金朝尚未建立,故排除A项;当时已经没有藩镇割据了,故排除B项;养兵增加了财政支出,而且这是结果,不是目的,故排除C项。解析11.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宋朝每年给西夏银7.2万两,绢15.3万匹,茶叶3万斤。这笔财富在史书上被称为()A.岁贡B.岁赐C.岁币D.年金答案B解析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故选B项。答案解析1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逐渐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官僚互相推卸责任,大多不干实事,行政效率低下。军队数量一百多万,仅禁军就比宋初增加三倍多。官僚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以下对材料主旨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北宋采取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B.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C.北宋军队数量庞大,战斗力强D.北宋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低下答案B答案解析材料强调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消极影响,不是强调措施,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北宋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产生冗官、冗兵、冗费的消极影响,导致北宋积贫积弱,故B项正确;北宋军队数量庞大,但多而不精,素质低下,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官僚机构膨胀、军队不断扩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三个方面,D项只概括了一个方面,排除。解析13.(某朝)“在祖宗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这样做的结果是()A.兵将分离,将不专兵B.以文制武,增强军力C.大将兵权,削弱殆尽D.强干弱枝,内外相维答案A解析宋太祖改革,吸取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教训,“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帅)臣主兵柄,各有分守”,分割兵权,使得兵将分离,将不专兵,加强中央集权。故选A项。答案解析14.以下选项中,对宋神宗时王安石的变法,评价较为中肯的是()A.外患入侵,靖康之变B.国势大振,联金灭辽C.稍有成效,未动根本D.国势日衰,一蹶不振答案C解析总体而言,王安石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并未触动封建统治制度,故选C项。答案解析15.《宋史》载有某位官员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这表明此官员()A.支持变法,主张新制B.否定任何形式的改革C.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D.主张变法应选择时机答案C解析该官员是否支持变法材料体现不明确,故A项错误;该官员没有否定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中作者认为变法“非大坏则不更造也”,说明他主张循序渐进的方式,故C项正确;变法应选择时机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16.王安石认为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是“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即羹何由有熟也?”由此,可以推断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宋神宗()A.急功近利B.动摇不定C.反对变法D.用人不当答案B答案解析急功近利强调变法求快求强,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天下事如煮羹,下一把火,又随下一勺水”可知,宋神宗对变法动摇不定,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宋神宗反对变法,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用人不当,故D项错误。解析17.王安石变法期间,农民可以在春耕时向官府贷款,然后秋收时归还本利,利息很低。这一做法的意图是()A.开辟财源B.打击官僚集团C.取消赋税D.更改土地制度答案A解析王安石变法时期,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故选A项。答案解析18.下图中的“宋”通常被中国后世史学家称为()A.北宋B.南宋C.刘宋D.宋国答案B解析与金对峙,而且仅有南方半壁江山的是南宋,故选B项。答案解析19.“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引自郑燮《绍兴》)文中“绍兴天子”是指()A.宋太祖B.宋神宗C.宋仁宗D.宋高宗答案D解析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故选D项。答案解析20.金大定五年,宋金隆兴和议签署,金世宗允许南宋对金国不称父,改为“世为侄国”,双方以淮水为界,分主南北。这说明当时()A.南宋地位稍有上升B.宋金从此停止战争C.宋在对峙中占优势D.宋金疆界发生变动答案A解析从“称父”到改为“世为侄国”,这说明南宋地位稍有上升,故选A项。宋金此后仍有战事,故排除B项;这说明双方至少暂时谁也不能灭亡谁,不能说明宋有优势,故排除C项;绍兴和议时也是以淮水为界的,故排除D项。答案解析[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北宋至和二年,知谏院范镇指出,如能使“中书、枢密院通知兵民财力大计,与三司量其出入,制为国用”,则天下民力“庶几稍宽”。材料反映出范镇已认识到()A.中央各部门权责不明B.强化皇权不符合潮流C.应继续弱化武将权力D.分割相权出现的弊端答案D答案解析中央各部门权责不明,与中书主民,枢密主军,三司主财不符,故A项错误;宋朝分割相权是为了强化皇权,符合加强君主专制的潮流,故B项错误;继续弱化武将权力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范镇主张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之间可以协调一致,共理国事,这是对当时相权分散弊端的一种反思,故D项正确。解析2.宋太宗初年,西北边境上的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在官衔前加上“权知”二字,如“权知州事”,以表示其“名若不正”,“任若不久”,并规定“三岁一易”。这表明当时()A.地方武将拥兵自重现象普遍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C.西北边疆的威胁得到了缓解D.事权分割导致冗官现象严重答案B答案解析地方“州郡大都以文官充任”,武将拥兵自重现象已经改变,故A项错误;“名若不正”,“任若不久”“三岁一易”,中央扼制了地方官专权的可能和地方势力的抬头,对地方的控制日趋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西北边患,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地方事权分割,但没有反映出冗官现象严重,故D项错误。解析3.北宋政权一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经过近百年的“培植养护”,“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这反映了北宋时期()A.重视文化传统的养育和保护B.形成了尚文轻武的社会风气C.推行变法新政成为社会潮流D.文官制遏制了地方割据现象答案B答案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没有涉及思想文化的措施,故A项错误;材料“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体现的是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重视文官,形成尚文轻武的风气,故B项正确;变法新政是为解决宋初加强专制集权措施带来的弊端而进行的改革,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官在北宋官僚机构中的权力和地位,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解析4.北宋副宰相张方平在论及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时感叹说:“地形山川未及知,军员仕伍未及识,吏民士俗未及谙,已复去(再度离任)矣!”材料表明当时()A.事权分割导致宰相无所事事B.崇文抑武造成武将碌碌无为C.强干弱枝致使人事变动频繁D.中央集权强化终结地方分裂答案C答案解析材料涉及的主体是“地方武职官员”,与宰相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武将碌碌无为的原因是调任太频繁,而不是崇文抑武,故B项错误;北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军事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同时频繁调任地方武职官员,以防止地方割据,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地方武职官员任职状况,不能说明终结地方分裂,故D项错误。解析5.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史料出处(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南唐书·张易传》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职官志》(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四库全书·后村集》据此可以断定的是()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