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学业达标]1.刘少奇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说:“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次会议应该是()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一届政协D.一届人大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及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解析2.中共八大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是因为八大()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②提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③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④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答案A答案解析中共八大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提出尽快使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①③正确;②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④总路线是1958年“左”倾错误的体现,②④均不符合材料要求。故选A项。解析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规定为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一主题确立的依据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C.阶级矛盾已经彻底解决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答案D答案解析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演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据此毛泽东确定了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故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时,阶级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实施与国家政治生活主题的确定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B项错误;C项“彻底解决”表述绝对化,排除。解析4.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宣传画《大豆过江》,图中的诗为:“叶作风帆荚作船,长江飞渡若云烟;出身豆类成大器,家在东吴试验田。”它反映了()A.“大跃进”运动B.人民公社化运动C.三大改造运动D.土地改革运动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的“20世纪50年代”和图片中的豆荚作船能载人过江这一夸张的笔法,可以看出这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大跃进”运动的体现,故选A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三大改造运动、土改运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答案解析5.一位北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我们到了长沙。一切都在为钢而战。路边,土炉林立,炉火映红半边天。在一个炼铁厂门口,写着这样一首诗: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这主要反映的历史事件应是()A.农业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为钢而战……土炉林立”指的是大炼钢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的是“大跃进”运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解析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过曲折和失误,其中“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A.三大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答案B解析材料“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去抓经济建设,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指的是“大跃进”运动,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解析7.有一幅对联,上联是“放开肚皮吃饱饭”,下联是“鼓足干劲加油干”,横批是“坐吃山空”,该对联所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过渡时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答案C解析“放开肚皮吃饱饭”“鼓足干劲加油干”“坐吃山空”体现的是人民公社化时期大办公共食堂及其弊端,故C项正确。A、B、D三项所述时期均与材料不符,故排除。答案解析8.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提出的八字方针的正确表述是()A.调整、巩固、发展、提高B.调整、提高、充实、巩固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D.调整、发展、充实、提高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字方针指的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C项正确。答案解析9.1962年我国发展农业的计划是农业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8.5%,实际结果是比上一年增长了11.6%。形成良好发展势头的原因是()A.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B.“大跃进”运动C.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D.邓小平恢复调整国民经济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62年”“农业……比上一年增长了11.6%”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贯彻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调整以后出现的经济发展现象,C项正确。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1953年提出来的,A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排除B项;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是在“文革”时期,排除D项。解析10.“文化大革命”中的1975年,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A.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B.全党整风运动的推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中共八大的召开答案A答案解析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出现了复苏的局面,A项正确。全党整风运动开始后不久便转为反右派斗争,并被严重扩大化,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很大损失,B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排除C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其后由于中共八大的正确路线没有得到贯彻落实,出现了“左”倾错误,D项错误。解析11.“为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年轻的共和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历程中经历了很多挫折。‘大跃进’、________、________等,先后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材料中空格处可以填写的内容是()A.三大改造人民公社B.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C.第一个五年计划“文化大革命”D.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答案B答案解析新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存在重大失误,分别是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进行的“文化大革命”,先后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难,故B项正确。三大改造属于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正确、有益的探索,故A项错误;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探索,故C项错误;农业生产合作是三大改造的内容,属于正确的经济探索,故D项错误。解析12.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A.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B.要加强民主与法制的建设C.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答案B答案解析“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文化大革命”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材料中所说的“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指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故B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产物,故A、C、D三项不属于主要教训,排除。解析13.1958年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共设冶金、机械、原子能、石油、煤炭、电力、化学、轻工等15个展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九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这表明()A.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建立B.“百花齐放”方针指导正确C.“二五”计划按时超额完成D.大跃进推动工农业高速发展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58年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中,共有15个重工业与轻工业展厅,反映了当时中国工业建立了相对齐全的工业体系,故A项正确。“百花齐放”方针为思想文化方针,与工业化无关,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二五”计划完成于1962年,排除C项;“大跃进”运动是“左”倾错误的体现,排除D项。解析14.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籼型杂交水稻等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C.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D.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革”错误答案B答案解析我国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主要是因为政府高度重视并且有一大批热爱祖国、勇于奉献的科学家,故B项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社会主义十年探索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当时我国的政局并不稳定,A项错误;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并未获得快速发展,C项错误;科研工作者并未坚决抵制“文化大革命”错误,D项错误。解析15.1964年10月16日,中国西部地区上空升起了第一朵“蘑菇云”。它表明中国()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C.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D.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故A项正确。其他三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答案解析16.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期间在答谢宴会上说:“我们在这里聚会……是由于我们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利益,就是维护我们的独立和我们人民的安全。我们每一方都是这样的希望,就是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具有不同制度和价值标准的国家和人民可以在其中和平相处。”据此判断()A.中美仍在相互敌视状态B.中美已无意识形态分歧C.中美国家利益完全一致D.中美关系出现重大转机答案D答案解析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已无意识形态分歧”说法错误;C项“完全一致”说法错误。解析17.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B.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C.中日建交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答案B解析1971年10月,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B项正确。A项时间是1955年,排除;中美关系正常化推动中日建交,C项错误;D项不属于外交成就,排除。答案解析18.下图所示的“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这表明()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丧失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美之间的矛盾彻底消除D.中美关系由敌对走向正常化答案D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D项正确。当时美国世界霸权地位只是动摇,没有丧失,A项错误;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项错误;中美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彻底消除,C项错误。答案解析19.1972年2月,当日本人看到中美首脑会晤的电视节目时,众议员古井喜实说:“北京机场首先向美国总统而不是日本首相开放……日本必须尽快地与中国恢复邦交”。这反映了()A.日本舆论一致要求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B.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开始兴起C.中美关系改善对日本产生影响D.中日建交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答案C答案解析材料“北京机场首先向美国总统而不是日本首相开放……日本必须尽快地与中国恢复邦交”表明中美关系改善对日本产生影响,故C项正确。A项“一致要求”表述错误,故排除;中美邦交正常化推动中国第三次建交高潮开始兴起,B项错误;材料表明当时中日尚未建交,排除D项。解析20.2006年10月8日至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次访华被喻为“破冰之旅”,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有一位日本首相对华进行了二战后“破冰之旅”,他是()A.田中义一B.田中角荣C.伊滕博文D.东条英机答案B解析从材料所给时间计算,三十多年前应是20世纪70年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推动了中日建交,B项正确。其他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解析[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把计划放在既积极又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以保证国民经济比较均衡地发展。”由此可见中共八大()A.对我国国情有正确认识B.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C.找到共产主

1 / 7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