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7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学业达标]1.下图是中国古代某种选官制度,这一制度的延续所依靠的主要力量是()一是看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二是看行状,即对被选之人德行和才能的评价。三是评级,即分出上中下品,决定对被选之人授官的等级。A.士族B.宦官C.朋党D.藩镇答案A解析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故选A项。答案解析2.《新唐书·选举志》提到:“唐制取士之科多由隋旧”。这表明()A.隋朝选举制度陈旧B.唐科举缺乏创新精神C.唐朝沿用隋科举制D.唐朝官员由民选产生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取士之科多由隋旧”可知,唐科举制源于隋朝,故选C项。答案解析3.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这反映了当时推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稳定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基础C.扩大入仕途径,加强统治基础D.打破特权垄断,提高专制政体答案C答案解析根据材料“隋朝科举制度规定,考生不分民族、出身和地位,一律平等,按考试成绩录用为朝廷官员”可知,科举制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故C项正确。解析4.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这里“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基本理念是()A.文官制度B.公平公正C.品德为主D.分科考试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根据考试成绩选拔官吏,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基本理念,公平公正的理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故选B项。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秦汉,排除A项;科举依靠才学不是品德,排除C项;分科考试是科举选拔方式不是理念,排除D项。答案解析5.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比例71%16%13%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答案C答案解析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为选拔标准,科举制选拔人才范围扩大到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故A项错误;科举制扩大了人才选拔范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唐朝科举制人才选拔以士族为主体,同时兼顾寒素子弟和小姓子弟,但家世门第仍有影响,科举制并不完善,故C项正确;科举制为选拔人才而设立,故D项错误。解析6.自西晋至南朝,或设丞相,或设司徒,废置不一,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才行,否则只是赠官,并无实权。据此可知,三省体制形成的过程中,最初握有实权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司徒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但若要总揽朝政大权,必须加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可知,尚书省是一个有实权的机构,故A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中书省、门下省的权力,故B、C两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司徒一职并不具备实权,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7.门下省的侍中在秦汉之际原本是皇帝身边小臣,到隋唐时期,与中书令、尚书仆射共同被尊为宰相。隋唐时期的侍中()A.可驳回诏令B.负责执行诏令C.颁发皇帝诏令D.直接统领六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门下省的侍中……被尊为宰相”可得出,这是门下省的长官,结合所学可知,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故选A项。答案解析8.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于________在位时期。()A.秦始皇B.汉武帝C.隋文帝D.唐太宗答案C解析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三省六部制,故选C项。答案解析9.假设在下图所示中央机构所在的朝代,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座宫殿,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书省负责草拟计划,之后门下省负责审议计划,之后尚书省负责执行计划,交给相对应的部门来具体落实,负责工程的是工部。故选D项。答案解析10.唐代规定左丞统吏部、户部、礼部,右丞统兵部、刑部、工部。左丞与右丞两个官职所隶属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答案B解析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每部又设四司,共二十四司,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故选B项。答案解析11.在唐朝的政治运行中,门下省(对)诏书之出,有不便者得以“封还”。这里的“封还”指的是门下省()A.将不合理的决策交付皇帝审议B.重新拟定诏令以备皇帝的审核C.将未通过的诏令发中书省重拟D.与中书省重新拟定皇帝的诏令答案C答案解析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从三省的职权分工来看,既然门下省是审查诏令,那封驳之后当返回中书省,故选C项。草拟和颁发诏令都是中书省,因此封还当交付中书省,排除A项;门下省没有拟定诏令的职权,排除B、D两项。解析12.唐初,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共执宰相之权,三省长官经常与皇帝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他们商议的地点称()A.政事堂B.太常寺C.大理寺D.太庙答案A解析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故选A项。答案解析1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A.《通典》B.《贞观政要》C.《大唐六典》D.《唐律疏议》答案C解析《大唐六典》,简称《唐六典》,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故选C项。答案解析14.白居易在《重赋》诗中写道:“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白居易意在()A.肯定两税法B.抨击国家税制C.抨击吏治腐败D.揭露现实弊端答案D解析从诗中“奈何岁月久,……敛索无冬春”可知A项错误;从“本意在忧人”可知B项错误;诗歌不仅涉及吏治,排除C项;从“《重赋》”“贪吏”“求宠”“敛索”等信息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解析15.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官府募民耕作C.田庄规模生产D.个体农户耕作答案D解析众人集体生产是井田制下的耕作方式,故A项错误;官府募民耕作是屯田制下的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故B项错误;田庄规模生产是封建田庄经济的生产模式,故C项错误;均田制下,政府把土地分给农民使用,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农户耕作,故D项正确。答案解析16.唐代继承自北魏至隋的均田制,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租庸调制。其征税的主要标准是()A.财产B.人丁C.阶层D.民族答案B解析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故主要标准是人丁,选B项。答案解析17.唐朝规定每丁每年要服徭役20天,如不能服役,则按日计算,每天交绢3尺或布3.75尺,代替徭役,这叫输庸代役。输庸代役()A.使农民负担暴增B.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C.简化了税收名目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问题答案B答案解析输庸代役后,农民可以不去服役,这样就有时间从事农业生产,有利于保证农业生产时间,故选B项。输庸代役减轻了农民负担,因为能服役就服役,不能就缴纳庸,这使农民有选择性,负担因此减轻,故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税收名目简化,故排除C项;“解决了”说法太绝对,故排除D项。解析18.公元755年,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为8914705户,人口52919309人。后来,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总数仅为1933174户,人口16990386人。为此,唐朝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进行税制改革以增加收入B.推行均田制以稳定自耕农C.遏制土地私有化发展趋势D.按人口标准征收租调力役答案A答案解析材料中唐朝政府所能控制的户口减少,是因为户税负担沉重,为此唐朝政府实行两税法,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以增加收入,故A项正确,D项错误。均田制在唐朝中期已经瓦解,故B项错误;唐朝政府改革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解析19.唐德宗时期,朝廷征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一征税方式()A.有利于保证政府财政收入B.取消了对农民的人身限制C.有利于安史之乱的平定D.表明租庸调制逐步完善答案A答案解析以资产为宗,在当时条件下扩大了税源,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故选A项。这一征税方式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但并没有取消限制,故排除B项;这是安史之乱后进行的改革,故排除C项;这是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故排除D项。解析20.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不同,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隋唐制度方面的“突破性创新”是指()A.科举制B.中朝制C.均田制D.租调制答案A解析科举制创立于隋炀帝,其选官标准是考试,不同于魏晋时期以门第为选官标准的九品中正制,属于突破性创新,故A项正确。中外朝制度实行于汉代,故B项错误;均田制开始于北魏时期,隋唐时期继续实行,故C项错误;租调制是魏晋时期实行的,隋唐时继续实行,属于渐进性创新,故D项错误。答案解析[等级提升]一、选择题1.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选官制度实行九品中正制B.政府加强对士人人身控制C.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深远D.顺应民族交融现象的出现答案A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南北朝时,凡是出任吏部官职者,都必须精通谱学,否则便难以称职。官府编撰《百家谱》多卷,使官员的任命‘彝伦有序’”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因而重视谱学,故选A项。解析2.下表为不同人物对科举制的贡献。据此可知,科举制()人物贡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A.扩大了官吏来源B.得到了不断发展C.提升了人才素质D.解决了考试弊端答案B答案解析材料展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但未体现科举选拔的范围扩大,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科举制从隋文帝时萌芽,到隋炀帝时正式形成,后来得到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展现了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发展,但未体现科举选拔的标准,因而无法得出科举制提升人才素质的结论,故C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选官,本身不可能解决考试弊端,故D项错误。解析3.从整个科举考试史的角度看,唐代的科举制尚处于早期和探索阶段。多数的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有时甚至完全不看考卷,未曾开考,名次已定。据此可知,唐代的科举制度()A.考生的名望决定结果B.继承了前代的遗风C.主要受制于士族门阀D.未得到平民的认可答案B答案解析材料“还要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说明唐代科举制受到了前代九品中正制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录取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考生的声名、影响、家世、地位等等”说明名望只是参考之一,排除A项;材料“并不完全倚重考卷,还要看平时的文字高下”说明门阀士族的控制被打破,排除C项;唐代科举制的依据不是平民的看法,排除D项。解析4.唐代的常科考试并不实行考卷的封弥、誊录和考官的锁宿隔离制度。当时存在所谓的“行卷”现象,就是士子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当时那些比较重要的官员,希望赢得他们的赏识,以求推荐。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A.是荐举制的新形式B.存在吏治腐败诱因C.选举权旁落到地方D.运行程序混乱不堪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材料“士子把自己的文章送给当时那些比较重要的官员……以求推荐”可知,这会诱发官场的腐败,故选B项。根据材料“常科考试”可知是考试而不是荐举,排除A项;根据材料“送给当时那些比较重要的官员”可知不是地方,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唐代科举不单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但不能得出其运行程序混乱,排除D项。解析5.三国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由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和掌权的状况,隋唐确立了科举制之后,基本纠正了这一状况。这一变化说明科举制()A.是公正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B.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完善了朝廷选拔官吏的机制D.导致了世家

1 / 6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