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12 我与地坛(节选)课件 粤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散文(1)12我与地坛(节选)学国学1.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译文】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未完成,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放弃;譬如平地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土,也决定继续下去,那是我自己要坚持。”【品悟】佛曰:“一念花开!”花开花败都是一念之间,成败由人自己定。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译文】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能够做到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品悟】成大事者要博采众家之长,决不固执、武断,要从善如流。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君子事事严格要求自己,小人事事严格要求别人。”【品悟】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乃君子之风。夯基础一、作者名片史铁生(1951—2010),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原籍河北涿州市,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因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二、背景剖析地坛的正式名称叫作“方泽坛”,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北京城区北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而荒芜。《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也就是作者残疾后的第15年。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作者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一些新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三、知识链接散文中体现“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以下几种:(1)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2)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3)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4)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5)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弢的《琐忆》。四、识记字音1.字音辨识(1)正字音。剥蚀..()柏.树()恍.惚()隽.永()猝.然()坍圮..()恪.守()熨.帖()福祉.()亘.古不变()窸窸.窣窣.()(2)多音字。①攒()()②斗()()③缝()()④核()()⑤挑()()⑥肚()()⑦颈()()⑧塞()()()答案:(1)bōshibǎihuǎnɡjuàncùtānpǐkèyùzhǐɡènxīsū(2)①zǎn积攒cuán攒动②dǒu斗室dòu战斗③fénɡ缝补fènɡ缝隙④hé核对hú桃核儿⑤tiāo挑选tiǎo挑逗⑥dǔ猪肚dù肚脐⑦ɡěnɡ脖颈jǐnɡ颈联⑧sāi瓶塞sài塞外sè堵塞2.字形辨认(1)遐()瑕()暇()(2)惭()渐()浙()(3)窑()窖()(4)茸()葺()(5)腮()鳃()(6)挎()垮()胯()(7)眨()贬()砭()(8)埂()梗()绠()(9)跚()珊()姗()(10)皱()绉()谄()答案:(1)xiá/遐想xiá/瑕疵xiá/闲暇(2)cán/惭愧jiàn/逐渐zhè/浙江(3)yáo/砖窑jiào/地窖(4)rónɡ/茸毛qì/修葺(5)sāi/腮帮sāi/鱼鳃(6)kuà/挎包kuǎ/垮台kuà/胯骨(7)zhǎ/眨眼biǎn/褒贬biān/针砭(8)ɡěnɡ/田埂ɡěnɡ/梗概ɡěnɡ/绠短汲深(9)shān/蹒跚shān/珊瑚shān/姗姗来迟(10)zhòu/皱纹zhòu/绉纱zhōu/胡谄五、正确理解词语荒芜: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剥蚀:剥脱而逐渐损坏,由于侵蚀而使裸露。浮夸:虚浮的夸张。暗哑:不光明,昏暗,不鲜艳。苍凉:荒芜悲凉。寂寥:寂静,无人陪伴的,独自一人的。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4段,回答问题。1.第1段写园子里的冷落荒芜有什么用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写园子里的荒凉景象,一方面照应了“废弃的古园”,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渲染作者心境的作用,为下文自己的思想奠定基调。2.“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作者为什么这样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园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园能够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给他以生命的启示,可以说,自他残疾以后再来到这里,古园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第5~7段,回答问题。3.作者为什么形象详尽地描写园子里的小动物的活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它们虽然卑微,但它们并不因为生命的卑微而放弃展示自己的机会,它们各自故我的生活着,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缤纷,无言地诉说着生命的美丽。不衰败的古园使作者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促使他思考生与死的问题,促使他与生命抗争。4.第7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地坛向我展示了一个鲜活灵动的生命世界,让我意识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主体都有它自身的价值,都有属于它的欢乐、悲伤及情趣,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无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乐促使“我”认识到每一个个体生命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悦。当然,人也不例外。概括来讲,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烘托了作者的心境,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特殊的背景,便于作者展开生命的思考,而且有些景物本身就是对生命对世界的形象解读。5.“十五年中,这古园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作者是如何看待那些谁也不能改变的东西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那些不能改变的东西才是永恒的,是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从它们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它们激励作者勇敢地面对不幸和挫折,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来生活。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问题。6.第1~5段在人称运用上有何特点?其作用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几段中,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叙说园神与过去在地坛的“我”的对话。但在对话告一段落时,作者又对此发表评价。所以“你”指的是过去在地坛的“我”。这样,既容易把读者带进当时的那个环境,又能让读者跟着作者对此作出冷静而理智的评价。7.作者为什么说“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人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认为写作是为了活着,而要活着就必须拼命写作;不写作了,艺术生命就会终止,甚至人的生命也就完了,没有意义了,所以他认为他活着就像个人质。8.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静想中,“我”终于明白了:人生就是这样矛盾重重,既有苦难,也有快乐,应坦然面对这并行而来的考验,因为这些罪孽与福祉都是人们必须去面对的。1.本文题目是“我与地坛”,改成“地坛”或“我眼中的地坛”,好不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好。在这篇文章中,表现了“地坛”给予“我”的种种启示,“地坛”在“我”的生活中有特别的意义,“地坛”与“我”有一种不解之缘。如果改成“地坛”或“我眼中的地坛”,就只剩下地坛了,不能准确概括文章的内容。2.文中记录了母亲离去后,“我”摇着轮椅在园中度过的一天。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清晨到白昼,从午后到傍晚,从日没到月升,“我”走遍了这院子的每一个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但是母亲却已经离开了“我”,永远不会再来找“我”了。“我”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惆怅,正如当初母亲寻找“我”时的焦灼与茫然。到此时“我”已经真正懂得母亲那份真挚、深沉、毫不张扬的爱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经来不及了。3.面对生与死的抉择,史铁生进行了深入而冷静的思考,最终他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像我们的出生不是由自己决定的一样,死亡也不该由自己决定,有权决定这一切的是自然法则。我们的任务仅仅是在法则允许的时限和条件下自然地生存,生命的自然进程就可带给个体和周围世界以和谐安宁。一个人能够豁达地面对死亡、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作者的实际行动也告诉读者,他相信的是自己与不幸的顽强抗争,他相信的是自己的不懈拼搏。这是他冷静思考的收获,这是他明智抉择的结果,这是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顽强拼搏的收获。4.作者写道,“十五年中……幸好有些东西是任谁也不能改变它的”时。连用了六个“譬如”,列举了哪些景物?从中得到了怎样的生命启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一部分中连用了六个“譬如”,列举了园中的六种景物:祭坛石门中的落日、雨燕、雪地上孩子们的脚印、苍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秋风忽至吹下的落叶,这些景物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任谁也不能改变”,这就是古园!虽然它的“形体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它却依然固有自己的本色——落日照耀下的灿烂、雨燕叫声中的苍凉、孩子们的光顾、古柏的镇定自若、草木和泥土的气味的灼烈清纯以及落叶的味道,永不因任何的原因而改变。从这六个“譬如”中,作者得到了生命的启示:古园的经历与自己何其相似!“任人肆意雕琢”的经历不正是自己因为双腿残疾而造成的无法逆转的命运的写照吗?但古园却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色,“我”呢,也应学习这种精神,即身体虽然残疾,却不能残废自己的精神。一、内容梳理二、主旨把握本文以饱含深情的笔墨,通过描写地坛的景象和与园神对话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地坛给予自己人生滋养的无限感激,抒写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的透彻感悟。作者用与苦难抗争的生动事例,提高了大家对生命的认识,鼓励人们要与疾病抗争,追求新生,开拓幸福的人生之路。三、艺术特色1.情景交融。幽静的景物与真挚的情感相交融。如第一部分写古园风景和作者的思绪。十五年来,作者在园中思考生与死的问题。景物描写本身,实际上也是对“生命”、对“世界”的解读,如,第3段写园子的荒凉冷落之景衬托出“我”的失魂落魄。第5段写园子中的昆虫草木,作者体察到“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由此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是残疾人,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