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散文(1)学国学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译文】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用心记下来,学习从来不感觉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品悟】这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有悟道方法,有学道精神,有传道境界。2.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论语·公冶长》)【译文】子路听到一种道理,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践,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品悟】闻道,悟道,得道,这些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践行。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看他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的行事方式,了解他所心安的事情,他能隐藏自己吗?他能隐藏自己吗?”【品悟】这是告诉我们识人的方法,以利于因材施教。夯基础一、作者名片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练,文笔清丽,极富真情实感。著有诗集《雪朝》(与人合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有《朱自清全集》行世。二、背景剖析《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发生分化,仍然坚守文化批判阵地的知识分子们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寂寞和凄凉,纷纷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文人,作者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他始终平息不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憎恶,内心始终是抑郁的。课文中作者流露出的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正是那个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三、知识链接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具体说来,其特点是: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串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来作为线索,因为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所以更能使读者觉得真实可信、亲切感人。2.意境深邃。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有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感人肺腑。四、识记字音1.字音辨识(1)单字音。羞涩.()幽僻..()酣.睡()点缀.()袅娜..()蓊.蓊郁.郁()敛裾..()踱.步()参差..()霎.时()纤.腰()煤屑.()(2)多音字。①曲()()②处()()③荷()()④颤()()⑤挨()()答案:(1)sèyōupìhānzhuìniǎonuówěnɡyùliǎnjūduócēncīshàxiānxiè(2)①qū/曲折qǔ/曲调②chǔ/独处chù/妙处③hé/荷塘hè/负荷④chàn/颤动zhàn/颤栗⑤āi/挨近ái/挨打2.字形辨认(1)袅()枭()(2)姿()恣()(3)掂()惦()踮()(4)裾()倨()踞()答案:(1)niǎo/袅娜xiāo/枭雄(2)zī/风姿zì/恣意(3)diān/掂量diàn/惦念diǎn/踮脚(4)jū/敛裾jù/倨傲jù/盘踞五、正确理解词语幽僻:幽深僻静。弥望:满眼。弥,满。袅娜:柔美的样子。凝碧:青翠欲滴的样子。脉脉:含情相视的样子。文中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莲叶何田田”之句。蓊蓊郁郁: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宛然:仿佛。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文中是深浅不一的意思。也写作“班驳”。丰姿:风度、姿态,一般指美好的姿态。也写作“风姿”。敛裾:提一提衣裳。裾,衣服的前襟。消受:享受。受用(多用于否定)。忍受;禁受。阅读课文第1~3段,回答问题。1.“月亮渐渐地升高了”中“渐渐”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渐渐”写出了时间流动和空间转换的缓慢,与环境的宁静和心境的颇不宁静相适应,能描摹出时空变换的流动性,体现出缓慢中的宁静与宁静中的颇不宁静。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踱”字的运用有何妙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一个“踱”字体现出一种若有所思的状态,一种放松随意的心情,一种摆脱世俗的境界。3.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衬托出月下小路的美。作者是怎样进行对比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对比,写出景色朦胧、富有诗意的景象,第一次把“月色”点了出来。4.作者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另一世界”是一个宁静、超然,没有纷争,没有压制,没有痛苦的世界。此时的作者与平常的作者相比是超然的,没有俗世的烦恼,没有痛苦和不快,只有安宁、和平的心境,是一个摆脱了现实困扰的“自由的人”。阅读课文第4~6段,回答问题。5.“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加点词语写出了“荷花”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零星”以显叶多花少;“袅娜”“羞涩”分别拟花的姿态,惟妙惟肖。6.“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加点的动词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阅读课文第7~10段,回答问题。7.作者引用《西洲曲》中的诗句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用在文中,和前文独具朦胧之美的“荷香月色”呼应,使得荷塘的境界陡然开阔、明朗了。8.怎样理解“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今晚”寻求佳境,意在摆脱“不宁静”的心情,但难以摆脱,身处烦忧,忆往怀旧,想借此超脱于现实的重压之外,结果却难以做到。1.怎样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所谓“文眼”,古人说:“揭全文之首,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散文有“眼”,意境才会有虚实,题旨才会有隐现。起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的“片言”,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与“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以排解不宁静。2.“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比喻和上下文和谐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黑影”是“荷塘上的月色”整体形象中的一点“陋处”,而“峭楞楞如鬼一般”这一比喻则透露出了作者内心的惊惧、压抑、不快之感。这句话形象地体现了“淡淡的喜悦”中所夹杂的“淡淡的哀愁”。“落”“参差”“斑驳”“黑”“鬼”等词,对“倩影”和“月光”起反衬作用。这一比喻是符合全文思想感情的,与下文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相呼应,产生了艺术上的和谐的美感。3.第6段最后说“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寄托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文章无论是写荷塘还是写月色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蝉声”“蛙声”显得很热闹,“但”字笔锋陡转,只属于它们,蝉蛙如此“热闹”也不能感染作者,这热闹只能增加作者的落寞孤寂感和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作者正是用所谓“热闹”的蝉鸣蛙叫来衬托自己当时那难以摆脱的绵绵的愁绪,照应了文眼“颇不宁静”。4.如何理解“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梁元帝的《采莲赋》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境界,让读者置身于江南的盛况之中,作者也想乘着想象的翅膀,飞离痛苦的现实世界,去感受有趣的事。“可惜”一词告诉我们作者又从热闹的采莲盛况中返回了灰色的现实,无奈之情溢于言表。5.如何理解作者引用《西洲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先要理解《西洲曲》原诗所表达的情感。原诗中女主角为了排遣相思之苦,“出门采红莲”。“莲子”谐音双关“怜子”,即“爱你,想你”之意。低头一弄莲子又触发了无限的相思。可见,无论是采莲动机还是采莲本身,都没有解脱女子的相思之愁,后文有“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的叹息。文中朱自清先生引此诗,可见其情有相通处,都是为了“消愁”,但却“愁更愁”。作者因为“颇不宁静”而夜游荷塘,从淡雅、朦胧如梦一般的荷塘美景中清醒过来后,苦闷仍然缠绕心中。作者此时仍不想回到现实中,自然地想到了《西洲曲》中的句子,“一切原来只为逃避,可逃避的结果却是无法逃避”。这样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不宁静的心情与无法解脱的哀愁,另外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一、内容梳理二、主旨把握本文以“我”夜游荷塘的行踪为线索,从“带上门出去”写起,到“推门进去”收尾。文中展现了美的景、美的情,形成一幅淡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了他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三、艺术特色1.构思精巧,结构自然天成。文章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入题写夜游荷塘的缘起,接着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写尽荷塘月色,进而又联想到两千多年前江南采莲的风俗,且以“今晚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