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传记8我的回顾学国学1.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子张》)【译文】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看庄严不可侵犯,接近他却又温和可亲,听他说话严厉不苟。”【品悟】君子应当严谨、凛然,同时宅心仁厚,包容宇内,言语有一种不怒而威的严厉。这就是君子的人格魅力。2.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译文】孔子说:“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要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品悟】人间善恶难辨,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3.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论语·宪问》)【译文】孔子说:“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品悟】不预设,不怀疑,但却能够觉察别人的欺诈与不诚实。这就是君子非凡的洞察力。夯基础一、作者名片爱因斯坦(1879—1955),生于德国,1900年入瑞士籍,1940年入美国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20世纪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物理学革命的旗手。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二、背景剖析爱因斯坦在67岁的时候,应一位编辑的邀请写了一篇《自述》。课文即选自这篇《自述》。爱因斯坦把自述当成讣告来写,开篇语就是“我已经67岁了,坐在这里,为的是要写点类似自己的讣告那样的东西”。与那些叙写自己一生中科学之外的事件的自传不同,爱因斯坦几乎只谈到自己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基本动力在于好奇心,在这篇自述中多次使用“惊奇”一词。惊奇是人的经验与现实中固定的概念世界发生冲突时产生的思维活动。三、知识链接1.自传:主要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和著作等。一般用第一人称,也有用第三人称的。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经历,要有一定的时间感。自传中有时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对事情的看法,也要写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但这些不同于其他文艺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议论,而是寓情、理于叙事之中,让读者感觉出来,即间接表露出来。2.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主要由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时空”等全新的概念。四、识记字音1.字音辨识桎梏..()吞噬.()深邃.()窒.息()真知灼.见()毋.庸置疑()答案:zhìɡùshìsuìzhìzhuówú2.字形辨认(1)遂邃(2)弊敝(3)晰皙(4)坦袒答案:(1)遂愿深邃(2)弊病凋敝(3)清晰白皙(4)坦荡袒护五、正确理解词语讣告:报丧;报丧的通知。充溢:充满,洋溢。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桎梏: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毋庸:无须,不必。吞噬:吞食;并吞。夭折:未成年而死;早亡。比喻事情中途失败。阅读课文第2、3段,回答问题。1.“大多数人终生无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无价值的”中“希望和努力”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追逐是毫无价值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里的“希望和努力”指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者认为,人是有思想有精神的,不应该把追求物质利益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必须追求人生的价值,争取为人类、为社会多做贡献。2.“每个人只是因为有个胃,就注定要参与这种追逐。”这一句中“胃”具体指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指“物质需要”和“种种对物质利益的欲望”。3.“通向这个天堂的道路,并不像通向宗教天堂的道路那样舒坦和诱人”中的“这个天堂”指什么?这句话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态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句中的“这个天堂”指科学的殿堂。作者认为,科学追求之路永远都是充满艰辛和坎坷的,需要科学家付出极其辛勤的劳动,需要流汗、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每一次成功都会像到了天堂那样舒坦和诱人,因为,它们能够推动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就是科学的魅力所在,也是科学家伟大之所在。阅读课文第4、6段,回答问题。4.“我经历了另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惊奇”中“性质完全不同”的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以往的“惊奇”是对具体可感现象本身的惊奇,而这里的“惊奇”是对抽象的内在规律的客观存在的惊奇,已经深入到了事物的本质。5.“几何学研究的对象,同那些‘能被看到和摸到的’感官知觉的对象似乎是同一类型的东西”中“似乎”一词说明了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似乎”一词表明几何学的对象是抽象的,看不见的、摸不着的,它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感官知觉的对象本质是不同的;但二者又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抽象的几何学研究的对象,总能被思维捕捉住,在思维的空间里形象地再现。阅读课文第7段,回答问题。6.“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比喻。这是爱因斯坦在形容自己面对数学和物理两种选择时的形象说法,显示了他的机智幽默和睿智,为下文讲述自己为什么选择物理学做了铺垫。7.“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作者认为良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鼓励性的,应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与空间。没有自由,科学探索的幼苗就会夭折。对世界的发现探索不能靠强制和责任感来进行,而我们的现代教学方法偏偏又有太多限制,太多要应付的考试。1.当爱因斯坦还是一个早熟的少年时,他有没有一下子就决定走科学之路?请阐述他是如何走上科学之路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没有。刚开始他选择了宗教,而后才转向科学。由宗教到物理学,他的人生经历了两次转折:从宗教向科学的转变,从数学到物理学的转变。2.作者的宗教信仰在12岁时突然中止的原因是什么?作者中止了宗教信仰后选择了一条什么道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由于读了通俗的科学书籍,他认为《圣经》里的故事很多不可能是真实的。②他的脑海中充溢着一种狂热的自由主义的思想。③怀疑所有权威,对任何社会环境里都会存在的信念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在我们之外有一个巨大的世界,它离开我们人类而独立存在,它在我们面前就像一个伟大而永恒的谜,然而至少部分地是我们的观察和思维所能及的。”“从思想上掌握这个在个人以外的世界,总是作为一个最高目标而有意无意地浮现在我的心目中。”(2)爱因斯坦在摆脱了宗教定论的观念之后,走上了一条冲破狭小自我、研究宇宙万物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思索之路。3.爱因斯坦是如何由数学转向物理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他17岁进入苏黎世工业大学时,因为觉得数学的每一个领域都可以费去我们短暂的一生,认为自己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但后来他也认识到了,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一、内容梳理二、主旨把握爱因斯坦以自己科学观的形成和科学道路的选择发展为核心,生动而深入地坦陈了自己的人生观念和所经历过的科学之路,说明了人不仅仅要靠物质来活着,而作为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对大自然、对科学进行不懈的探索。同时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否定了宗教,批判了当时的教育制度。三、艺术特色1.缜密的逻辑性。本文用词准确,体现了爱因斯坦语言缜密的逻辑性。例如,“这种原始观念的根源,自然是由于不知不觉地存在着几何概念同直接经验对象(刚性杆、截段等等)的关系,这种原始观念大概也就是康德提出那个著名的关于‘先验综合判断’可能性问题的根据”,对于阐释清楚“原始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再如,“此外,我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无疑地也比较强;而且作为一个学生,我还不清楚,在物理学中,通向更深入的基本知识的道路是同最精密的数学方法联系着的”。作者接连用了“比较”“不清楚”“更深入”等词语,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独到的见解。2.文章语言率真,文风坦诚。爱因斯坦以其无比的诚恳、独到的明晰和特殊的睿智,在文中坦言自己的遗憾与不足。例如,“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在数学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同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将自己一览无遗地展示给读者。他甚至毫不讳言自己由于不听不喜欢的课,不得不借同学的笔记应付考试才大学毕业的逸事。即使对爱因斯坦甚感神秘的人,在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也能够找到爱因斯坦思想和行动的轨迹,从而感受到这位伟大人物的坦诚心灵。3.第一人称的写法。自叙传式的写法,最重要的是写出传主自己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人生经历,本文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重在突出爱因斯坦思想观念上的变化,也正是这种变化,成就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可以说,本文充分体现了爱因斯坦的个性特征,还在少年时期,爱因斯坦就表示了对于宗教信仰的怀疑,这种怀疑精神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榜样,并且,他自己还确立了求真的思想,这些,如果不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读者将无法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