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10 包身工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学国学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译文】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评说】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2.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为政》【译文】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评说】本段文字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一、作者名片夏衍(1900-1995),中国剧作家、电影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今杭州)人。早年留学日本,1927年回国后从事文艺工作。曾参加太阳社,是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主编《救亡日报》和重庆《新华日报》副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全国文联常务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剧本《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赛金花》等,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祝福》《林家铺子》等。二、背景介绍本文是作者于1935年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之后写出来的。1936年发表在《光明》(左联机关刊物)的创刊号上。它反映的是“一·二八”以后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前这一时期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社会现实。那时,中国农村在帝国主义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下,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东部沿海地区大批破产农民涌向城市,为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提供了廉价劳动力,靠近上海的苏北地区,每年都有大批无法生活的农村女子被诱骗到上海做包身工。随着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我国人民的抗日情绪不断高涨,上海工人运动十分活跃。为了避免罢工的威胁,日本资本家就大量雇佣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自由劳动者。这篇文章针对帝国主义这种残暴掠夺的本质进行了有力揭发和严厉抨击,它对于动员人民起来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起了一定的作用。三、文学常识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散文的一种,是文艺通讯、速写、特写等的总称。报告文学被誉为文学创作中的“轻骑兵”,能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事件、问题及其发展趋势。因为它是“报告”,要求所反映的是真人真事;因为它是“文学”,又要求所反映的真人真事具有典型性,并允许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一、识记字音1.单音字谄.媚()籼.米()惺.忪()足趾.()蠕.动()拎.着()猪猡.()芦柴梗.()嘈.杂()揩.地板()搽.粉()褴褛..()()2.多音字称相称()称赞()臭汗臭()乳臭()弄弄堂()捉弄()踏践踏()踏实()折折服()折本()露露骨()露脸()答案:1.chǎnxiānxīnɡzhǐrúlīnluóɡěnɡcáokāichálánlǚ2.chèn/chēnɡchòu/xiùlònɡ/nònɡtà/tāzhé/shélù/lòu二、按拼音填字组词kāi()油kǎi()书ōu()打ǒu()吐kē()睡kē()碰chǎn()媚xiàn()阱sòu咳()shù()口答案:揩/楷殴/呕瞌/磕谄/陷嗽/漱三、辨析词语1.营利/盈利某男子以________为目的,非法开设六合彩码站,从中非法________六万元,潜逃两个月后被警方抓获。[辨析]“营利”,指谋求利润,属主观行为。“盈利”,指获得利润,属客观结果。2.抱怨/报怨(1)在公私关系上我们既不能挟公权以报私仇,也不能为了以德________而曲意逢迎,以公益换取私益。(2)做了错事受到惩罚,________不得别人。[辨析]“抱怨”,指心怀不满,向人说另一个人的不对。“报怨”,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3.工夫/功夫(1)实行了双休日政策,大家都有_______外出旅游了。(2)他的表演真有________。[辨析]“工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空闲时间。“功夫”,本领,造诣;特指武术方面的本领、技能。答案:1.营利盈利2.(1)报怨(2)抱怨3.(1)工夫(2)功夫四、积累词语1.横七竖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听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里应外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假思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生杀予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横七竖八: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2.一听天命:完全听从上天的安排。3.里应外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4.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做出反应。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5.生杀予夺:指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大权。一、内容梳理二、课文主旨本文通过对包身工一天的生活遭遇的描写,概括了包身工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控诉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压榨、虐待中国工人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包身工不幸生活的深切同情,并指出了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将来临的历史趋势。三、艺术特色1.结构上纵横交织,层次清晰从纵的方面看,把包身工们一天的生活过程作为主线,将那些最能反映包身工们悲惨的生活待遇和恶劣的劳动条件的“起床”“吃粥”“劳动”三个场面的描写,巧妙地挂在这条主线上。从横的方面穿插了一些非情节因素,用科学的分析、准确的数字来深化主题。具体生动的描写和精辟的说明议论交织在一起,相互补充,层层推进。既从纵的方面展示出包身工们的悲惨生活境况,又从横的方面说明了包身工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后果。2.表达上运用多种修辞(1)对比。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带工老板在住、吃、穿着打扮、收入等方面的对比。通过这些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买办势力相互勾结残酷压榨包身工血汗的滔天罪行。另一方面是包身工与“外头工人”的对比。通过这种对比,真实刻画出包身工奴隶一般的境地。(2)比喻。比如作者用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比喻帝国主义及其买办们与包身工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十分精当,有力地控诉了吃人的包身工制度。用“机器”借喻包身工,揭露了带工和纱厂老板把包身工看成赚钱工具的罪恶本质;用“罐头”,借喻日本纱厂,说明包身工无处可逃的悲惨境地。(3)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也就是变换词语感情色彩的手法。比如“罚工钱就是减少他们的利润,停生意不仅不能赚钱,还要贴她二粥一饭,于是带工头不假思索地就爱上了殴打这办法”。这句中的“爱”褒词贬用,揭露了带工老板们为了榨取包身工的血汗而不择手段、丧尽天良的豺狼本性。3.在选材上,注重点面结合本文既有对包身工悲惨遭遇的概括介绍,对包身工群体形象的简略描写,如作者在记叙中集中写了包身工的起身、早餐、上工、收工四个场面,这面上的记叙与描写概括了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劳动状况,又有对“芦柴棒”“小福子”典型人物的生动描写。作者以“芦柴棒”为例,通过“发烧”“生病”被“抄身”等细节描写,写出了包身工奴隶般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的悲惨命运。“小福子”遭到“拿莫温”和“东洋婆”毒打惩罚的描写,也反映了包身工的不幸遭遇。一、阅读1~2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请赏析下面的语段。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自来水龙头边挤满了人,用手捧些水来浇在脸上。“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段文字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写了包身工的形象。先从面上开始写,写了一群人物的形象:蓬头、赤脚,一边扣着纽扣,几个睡眼惺忪的“懒虫”从楼上冲下来了。这是一群穿着破烂、形容脏乱的包身工,她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不被人当人看,只被作为榨钱的机器。然后作者又选取了一个人物典型——“芦柴棒”来描写: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这是所有包身工的写照,她们没有名字,她们大都十五六岁,她们都瘦得皮包骨头,从而给读者一个全面的印象,让读者深刻了解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2.第6段第一句话为什么不用正常语序进行表述?这样表述有何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果换成正常语序,不但节奏变缓了,而且也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包身工们被奴役的情景。原句把描写包身工紧张、忙乱、穷苦的几个短语放在句首,起到了突出强调的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且这几个短语节奏急促,正和“冲”的情景相符。3.请分析第8段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在具体描写了包身工的居住环境之后,作者用“但是”这个转折连词,笔锋一转,承上启下,说明她们并非“猪猡”,“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然后十分巧妙、自然地插叙了关于包身工的来历,指出包身工是被“带工”凭着“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从农村骗来的,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两相对照,以铁一般的事实戳穿了带工们的无耻谎言。4.请简要分析第18段“芦柴棒”被打的场面描写。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催人泪下。“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表现了“打杂的”的凶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悲惨,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灭绝人性、丧心病狂。老板娘的笑,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二、阅读23~34段,回答下列问题1.第24段的第一句话形象而富有内涵,试对它的修辞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具体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话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红砖头的怪物”指的是帝国主义资本家的纺织厂,“张着嘴巴”既形象地写出了它大门洞开,等待着廉价劳动力的情形,又暗示了帝国主义吃人的本性。对于这些封闭严密,又有重重关卡的纺织厂来说,弱小的乡下姑娘是“滋养物”,让纺织厂变得庞大。纺织厂的暴利,就是包身工们的血汗凝成的。2.怎样理解第26段中“可是这种‘幸福’只局限在外头工人身上”这句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幸福”一词带有讽刺意味,对于工人来说,被殴打的次数减少就是所谓的“幸福”,这是一种多么可怜的追求。但包身工连追求这可怜的“幸福”的权利都没有,在暗含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包身工命运的悲惨。三、阅读35~50段,回答下列问题1.“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逼着在做工。”这里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______________

1 / 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