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2 诗两首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学国学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译文】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又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评说】友谊需要用真心来交换,与人交往,坦诚相待,付出真心,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译文】父子之间要亲爱,君臣之间要有节义,夫妇之间要挚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要有诚信之德。【评说】人之所以为人,在吃得饱,穿得暖,住得安适的同时,要加强人伦道德的修养,培养理想人格,使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一、作者名片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具有以象征派的形式与古典派内容嫁接融合、婉约朦胧的特点,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主要作品:诗集《我的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等。代表作《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主要作品: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二、背景介绍《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戴望舒也因曾参加进步活动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就是作者当时这种心境的反映。《再别康桥》1920年,徐志摩到英国留学。1922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剑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他在1922年8月10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年,徐志摩重游英国。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三、文学常识1.现代诗派现代诗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文学月刊。围绕这个刊物并且诗歌创作风格相似的一群人,被称为“现代诗派”。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现代诗派的鼎盛时期。现代诗派并非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简单移入,它实际上是对象征诗派与新月诗派变革性的继承与发展,因而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现代诗派的诗意核心是象征主义。2.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者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刘梦苇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诗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的新月诗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加入的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一、识记字音1.单音字彳亍..()()撑.起()颓圮..()()彷徨.()青荇.()笙箫..()()河畔.()篱.墙()荡漾.()2.多音字载满载()记载()巷雨巷()巷道()结结识()结巴()曲哀曲()曲折()泥软泥()泥古()悄悄悄()悄然()答案:1.chìchùchēnɡtuípǐhuánɡxìnɡshēnɡxiāopànlíyànɡ2.zài/zǎixiànɡ/hànɡjié/jiēqǔ/qūní/nìqiāo/qiǎo二、按拼音填字组词彷huánɡ()辉huánɡ()huánɡ()恐斑lán()lán()言波lán()追sù()shuò()风sù()料河pàn()挑xìn()菜qí()答案:徨、煌、惶斓、谰、澜溯、朔、塑畔、衅、畦三、辨析词语1.寂寥/寂寞几天的旅程,在单调__________的沙漠旷野里,每当我们________时,他们就敲起手鼓唱起歌,用欢快激昂的歌声唤起我们的信心和热情。[辨析]二者都有“寂静”的意思。“寂寥”,指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境。“寂寞”,还有孤单冷清之意,多指人的感受。2.沉淀/积淀就像在杯子里只有________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有味一样,你只有________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辨析]二者都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积淀”,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用于文化、知识、经验等抽象事物。答案:1.寂寥寂寞2.沉淀积淀四、积累词语1.彳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消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颓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漫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2.消散:(烟雾、气味、热力以及抽象事物)消失。3.颓圮:坍塌、破败。4.漫溯:随意、悠然地向着水中某个目标前进。一、内容梳理雨巷现实(第1节):彷徨求索寻找理想梦幻(第2~6节)丁香一样的姑娘——理想美好与姑娘相遇——理想可望姑娘飘过——理想不可即现实(第7节):继续彷徨求索凄清哀怨恍惚迷离二、课文主旨《雨巷》运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借悠长寂寥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破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这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再别康桥》以诗人离开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三、艺术特色《雨巷》1.巧借象征抒情象征主义强调用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体现在这首诗中,那撑着油纸伞的诗人,那寂寥悠长的雨巷,那像梦一般飘过有着丁香一般忧愁的姑娘,并非真实生活本身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我们不一定能够具体说出这些形象所在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可以体味这些形象所抒发的朦胧的诗意。那个社会现实的气氛,那片寂寞彷徨的心境,那种追求而不可得的希望,在诗中所描写的形象里,既明白又朦胧、既确定又飘忽地展示在读者眼前。想象创造了象征,象征扩大了想象。这样以象征方法抒情,使诗人的感情心境表现得更加含蓄蕴藉,也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2.妙用重叠和反复手法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第3节“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第4节“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等诗句。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为“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再别康桥》1.意象选择有特色按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器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给人一种清新感。2.诗歌形式显“三美”这首诗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的诗歌创作主张,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首先,音乐美,表现为这首诗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每行基本由二至三个音步构成,读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其次,建筑美,表现为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八个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再次,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如“云彩”“金柳”“艳影”“青荇”“彩虹”“斑斓”等词语充满色彩感,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看作是一幅色彩鲜明、丰富的图画。篇目一《雨巷》1.怎样理解和欣赏《雨巷》中的“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雨巷》中有两个意象非常美。一是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寞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留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我们可以把它“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怀着渺茫希望的“我”在雨巷里徘徊不前,让人不禁发问,“我”期待着什么?二是丁香。丁香是古典诗词里常见的意象。丁香花常见白色、紫色两种,外形单薄细弱,往往代表孤高、美丽和忧愁。诗人将这种美赋予姑娘,“丁香一样”的姑娘,姑娘即丁香,丁香即姑娘。丁香可以象征诗人心中的理想,这种理想是高洁、美丽的。但这种理想却如丁香或姑娘一样,稍纵即逝,不可把握,给人暂时的安慰,留下的却是永久的怀恋与无限的惆怅。2.《雨巷》中有这样的诗句,“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句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因为姑娘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者想象出来的,想象中的人物是没有“重量”的,而且“飘”字与前面的“梦”字构成了最佳组合,生动地描写出了诗人幻想中的“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3.《雨巷》一诗中重叠和反复手法的运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雨巷》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成“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音调和情感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抒情色彩。4.作者是怎样刻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形象有何特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借助“丁香”这一意象,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塑造了“丁香一样的姑娘”这一形象。作者直接描写了“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动作、神态和心情;另外,作者用环境来进行烘托,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和绵绵的细雨等很好地表现了“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特点。“丁香一样的姑娘”美丽、高洁又哀怨。5.联系时代背景,分析《雨巷》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等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派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咀嚼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诉,失望的自白。然而从这倾诉和自白里,我们分明可以看到一部分青年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痛苦在诗句里流动。篇目二《再别康桥》1.《再别康桥》第2~6节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捕捉的意象主要有:①金柳,妩媚而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②青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