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1 沁园春 长沙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学国学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译文】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予的,不敢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评说】爱惜父母给予的生命是基本的孝行,这一思想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弘扬。2.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孝经》【译文】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评说】建功立业,光宗耀祖,是完满理想的孝行。今天我们需辩证看待这种观念,不拘于光耀家族,应放眼于报效国家。一、作者名片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论文作品有《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等,诗词作品有《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蝶恋花答李淑一》等。其作品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高度结合,多表现革命生活中的大事,从中折射出斗志昂扬、意气风发的革命情怀。二、背景介绍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从事革命活动,对长沙和橘子洲有着很多回忆。在岳麓山下,他发起成立新民学会,与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学少年”一起积极从事革命活动,立誓为国家民族服务。他在长沙主编过《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组织平民夜校和文化书社,“指点江山”,评论时政,写下了篇篇激昂慷慨的宏文华章。袁世凯准备称帝,袁世凯所任命的湘督汤芗铭积极拥戴,毛泽东便四处散发小册子,加以揭露抨击;张敬尧督湘,他又领导“驱张运动”,把这些反动军阀看得如同粪土一般。《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期间,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毛泽东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这首词的内容虽是现代的,但形式是传统的。三、文学常识1.词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随着金元北曲的盛行而衰亡。它原本是配合宴乐曲调的歌辞,在发展过程中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纯粹的文学样式。起初被称为“曲”“杂曲”“曲子词”,后来也称为“乐府”“长短句”或“诗余”。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调名称,叫词牌,词牌决定了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这是依字数的多少来划分的。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2.沁园春词牌名,又名“洞庭春色”“寿星明”。“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苑,后来被外戚窦宪所夺,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调因此得名。一、识记字音1.单音字沁.园春()橘.子洲()百舸.争流()寥廓.()方遒.()峥嵘..()()浪遏.飞舟()携.来()2.多音字看()看见()看守曾()曾经()曾祖尽()尽管()尽力中()中流()中肯当()当年()当铺答案:1.qìnjúɡěkuòqiúzhēnɡrónɡèxié2.kàn/kāncénɡ/zēnɡjǐn/jìnzhōnɡ/zhònɡdānɡ/dànɡ二、按拼音填字组词chóu()密chóu()怅qiú()劲qiú()长qìn()园春分mì()cānɡ()茫cānɡ()海màn()步轻màn()封hóu()hòu()鸟è()止jié()力jìnɡ()争究jìnɡ()答案:稠/惆遒/酋沁/泌苍/沧漫/慢侯/候遏/竭竞/竟三、辨析词语1.寥廓/辽阔在飞机上,我仰望天空,它是那样________而深邃;俯视大地,它是那样的苍茫而________。[辨析]二者都有“广阔”之意。“寥廓”,指(天空)高远空旷,强调“空阔”。“辽阔”,指(土地、海洋等)辽远广阔,强调“广大”。2.意气/义气你是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遇事很讲________,但凡事不能________用事,当三思而行。[辨析]“意气”,①意志和气概;②志趣和性格;③指由于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多指主观上刻意表现出来的感情。“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答案:1.寥廓辽阔2.义气意气四、积累词语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峥嵘岁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风华正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挥斥方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指点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鹰击长空:指雄鹰展翅飞翔于广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2.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岁月。3.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4.挥斥方遒:奔放,强劲有力。5.指点江山:评论国家大事。江山,指国家。一、内容梳理沁园春长沙上阕写景:湘江秋景看远——万山红遍近——百舸争流仰——鹰击长空俯——鱼翔浅底怅问下阕抒情:革命豪情忆年龄——同学少年精神——书生意气行动——指点江山婉答景中寓情情中显志二、课文主旨《沁园春长沙》一词通过对长沙橘子洲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三、艺术特色1.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上阕一改过去写秋的诗词中那种感伤、肃杀的“悲秋”情调,抓住典型景物来描写,选取了红叶、碧水、蓝天、白帆、雄鹰、游鱼等活泼、美好的景物,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表现了词人宽广的胸襟。2.多角度描写景物词人在写景时采取远近相济、动静结合的方法。例如:远眺群山,写山红林染如画;仰视长空,写雄鹰展翅高飞;近视江中,写水碧船急;俯视水底,写鱼儿轻快地畅游。这样描写使景物更具层次感,同时也描绘出了秋天的生机与壮丽。3.对比手法的运用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例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侯”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比。4.语言极富表现力本词用语精当、形象,如“万”字描摹出了群山叠嶂的形态,“遍”字写出了万山红得彻底的壮美景象,“争”字活现了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击”字则准确地表现了雄鹰矫健翱翔的姿态。一、阅读上阕,回答下面的问题1.上阕开头三句交代了哪些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交代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寒秋,指深秋,有寒意,暗指社会环境、斗争形势的险恶。2.上阕中“看”字总领到下文哪一句?这些句子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看”字总领到“万类霜天竞自由”。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俯瞰,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作者描绘了在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幅绚烂的、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3.上阕中,面对眼前“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词人联想到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词人由“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景色,联想到了人类社会、中国社会,发出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慨。“谁主沉浮”,是问由谁来掌握国家兴衰的命运。这一问,道出了作者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他的博大胸怀。4.作者用词精妙、传神,语言极富表现力,试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表格。精妙用词表达效果万写出了山之多,摹写出群山叠嶂之态遍层表现了树林的重重叠叠染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争击准确地描写了雄鹰展翅的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矫健以及勇猛的雄姿翔答案:遍:写出了红之广,描绘出红得彻底染:活画出树林在秋天特有的壮美景色争: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奋进的气氛翔: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情态二、阅读下阕,回答下面的问题1.“恰”字总领到下面哪句话?这几句话有什么作用?其中这些“同学少年”具有怎样的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恰”字总领到“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这几句话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正值青春年少的同学们,意气风发,才华横溢,富有激情,革命斗志十分旺盛。2.最后三句的大意是什么?它与上阕的最后两句有什么内在联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三句的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2)这一问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设问句再次抒发了词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1.“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在古代的诗词中通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而在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是什么样的呢?这其中的缘由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毛泽东面对“寒秋”,一反传统手法,描绘的是色彩斑斓的秋之壮景,展示出他博大的胸襟和卓尔不群的抱负。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秋景,实乃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如能从气候、当时革命事业的发展角度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2.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词人。这首词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青年革命者的豪迈情怀。全词是怎样表现词人的自我形象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词的上阕,词人的自我形象主要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一个“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词人高大鲜明的形象。“看”字领起的景物,表现了词人高瞻远瞩、洞察一切的深邃的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词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充溢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一“怅”一“问”,表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