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堂导案……………..…34随堂训练……………..…5课后练案……………..…学习目标……………..…1第7课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前学案……………..…2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背景:1920年底,在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形势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不适应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需要。开始时间、领导人:(2)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允许(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实物配给制,(5)_______________,鼓励和促进私营商业的发展。课前学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3月、列宁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自由贸易课前学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意义: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联的建立:(8)_________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1922课前学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社会主义工业化:(9)_________________年,苏联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从(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缩小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差距。农业集体化:到(11)___________年,农业集体化运动基本完成,苏联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28~1937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37课前学案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治民主化建设:(12)_________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苏联模式的评价:积极作用:在一定时期里发挥了积极作用,(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日后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15)________________;一切经济活动都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排斥商品和市场;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不利于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1936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建立使苏联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权力高度集中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探究:新经济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调整、创新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列宁全集》课堂导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和实行该政策的目的有哪些?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保障战争胜利,向社会主义过渡。课堂导案材料二: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苏俄“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的含义。含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走出了困境,有效地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课堂导案材料三: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共建成六千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工、电力、机器制造等部门,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课堂导案1932~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项目1932年1937年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3221机器制造业2121拖拉机2121电力7432石油2121钢5432——据《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岳麓版)编辑课堂导案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原因。成就: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原因:苏联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先后进行了两个五年计划建设;实行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随堂训练知识点一:新经济政策1.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里的“错误”以及纠正的措施分别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农奴制改革C.沙皇专制统治农业集体化政策D.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A随堂训练B2.(2018·孝感)1920年苏联粮食产量只及一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加快发展市场经济B.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C.实现国家的工业化D.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随堂训练3.(2018·青岛)在工业方面,苏维埃国家仍然直接控制着重要的工业部门,但鼓励私人开设小规模的工厂,同时恢复经贸活动,扩大城乡之间的商品交换。下列各项与材料相关的是()A.《土地法令》B.新经济政策C.1936年新宪法D.赫鲁晓夫改革B随堂训练知识点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2018·贵阳)“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市场经济体制D.斯大林模式D随堂训练C2.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随堂训练C3.(2018·邵阳)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课后练案B达标检测,学习提升1.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属于却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课后练案B2.(2018·黄石)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材料中的“列宁的思路”是指()A.建立苏维埃政权B.实施新经济政策C.实行农业集体化D.建立计划经济模式课后练案A3.1923年,在苏联境内允许存在的现象有()①在市场里进行自由贸易②私人租赁经营一些工矿企业③农民将富余的粮食出卖④外国资本在俄国进行允许范围内的投资A.①②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③④课后练案C4.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众多不同的名字,如图图示中“?”处应该填写()A.沙俄B.苏俄C.苏联D.俄罗斯课后练案D5.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斯大林的这段话表明()A.苏联准备实行农业集体化B.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苏联找到了工业化的正确途径D.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课后练案D6.(2018·黄冈)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课后练案C7.有学者认为,苏联的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计划经济体制()A.是斯大林的创举,应长期坚持B.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的唯一途径C.在一定时期适合苏联国情,有一定的合理性D.阻碍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课后练案D8.苏联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形成的标志是()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C.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课后练案9.1941年,希特勒发动对苏联的突然袭击,之后,苏联只用了八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说明()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B.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C.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D.斯大林模式具有很强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课后练案10.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时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突出B.苏联接待员风趣幽默C.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D.苏联工业生产超越美国C课后练案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学者指出,苏联模式具有双重效应。苏联模式对于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是有效的,但在使国民经济结构保持平衡、国民经济整体持续增长方面却显得乏力……课后练案材料二:1928~1940年,苏联国防工业总产值增加了1.8倍,年增长率高达39%,1938年与1930年相比,步、机枪的产量增长了8倍,火炮产量增加了12倍。坦克1930年有170辆,两年后增加到3000辆;到1937年底,苏军拥有各类坦克1.5万辆。1936年苏军拥有飞机6672架,是1928年的4倍。——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课后练案材料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军的技术装备全部更新。苏制重型HC-2坦克超过德国“虎式”坦克的威力。火箭炮(“喀秋莎”)、强击机等新型武器都有极大的发展。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之后,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到70年代初,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教师教学用书课后练案(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国防现代化迅速实现的原因。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的推动。课后练案(2)据材料二、三,归纳苏联国防现代化中武器装备发展的主要历程。1920~1940年,生产了大量枪炮、坦克、飞机等常规武器;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装备了火箭炮、强击机等新型武器;1949年到70年代初,发展了核武器。课后练案(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国防现代化对当今俄罗斯的重大影响。使俄罗斯有了一流的军事实力,为俄罗斯拥有强国地位奠定了基础。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