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世界现代史 第二十三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三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1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考纲要求:A.识记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时间1917年11月(俄历十月)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利,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1917年3月,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考点1考点2考点3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列宁)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经过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布尔什维克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秘密来到彼得格勒的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第二天,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次革命因发生在俄历10月,被称为“十月革命”攻占冬宫考点1考点2考点3结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1917年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当地的苏维埃。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巩固政权的措施政治上: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的政权机关军事上: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经济上:将大工业、铁路和银行收为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废除土地私有制,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外交上: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考点1考点2考点3意义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为中国走上新民主主义道路指明了方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成立,解决了历次资产阶级革命所未能解决的革命彻底性问题,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考点1考点2考点3名师点拨俄国二月革命推翻的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思维拓展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同方式及主要原因。(1)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俄国: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3)主要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也多聚集在城市,因而十月革命走的是城市到农村的道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因而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考点1考点2考点3易错辨析区别沙俄、苏俄和苏联。(1)沙俄:指的是1917年二月革命前沙皇统治时期的俄国。(2)苏俄:1917—1922年,指的是十月革命后至1922年苏联建立前的苏维埃俄国。(3)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指的是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后的简称,1991年底苏联解体。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2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考纲要求:B.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间1918—1920年底目的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保卫苏维埃政权内容主要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等作用(1)积极作用:对捍卫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作用:但这个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存在着许多弊端考点1考点2考点3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开始背景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生产急剧下降,饥荒流行。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恢复和发展生产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考点1考点2考点3新经济政策性质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作用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指导意义列宁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贡献理论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列宁主义实践领导十月革命,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根据国情,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3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及弊端考纲要求:B.理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背景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1月,列宁逝世。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考点1考点2考点3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表现(1)工业化建设:从1926年起,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一方面,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日益僵化(2)农业集体化: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加快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漫画《片面的经济》考点1考点2考点3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作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缩小了同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而且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背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为了从法律上肯定这些变化,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考点1考点2考点3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模式)主要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影响(1)积极:苏联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工业化,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2)消极: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认识(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2)经济方面: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部门应协调、平衡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考点1考点2考点3名师点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考点1考点2考点3思维拓展苏俄(联)的社会主义探索。人物措施作用列宁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新经济政策苏联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斯大林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工业强国颁布新宪法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苏联模式形成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1俄国十月革命例1(2018·安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这本书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列宁在1895年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据吴玉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它鼓舞、推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参考答案:十月革命。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例2(2017·安徽)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能够成立的是()史实结论A欧洲人称0—9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征收粮食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C美国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根据《欧洲联盟条约》发行欧元欧洲具有统一的货币政策答案:C考法1考法2考法3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初,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进。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由此可以排除A项;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苏维埃政府颁布了《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说明苏俄实行的是农民土地私有制。由此可以排除B项;1991年底,12个欧共体成员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1993年,条约生效,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启用,在欧元区流通。由此可以排除D项。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和调节。考法1考法2考法3例3(2014·安徽节选)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苏俄)彼得格勒省农民说:“我们那里发生过把手枪对着人家太阳穴这样的强制行为,人们很气愤。”吉尔吉斯的农民说:“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摘自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苏俄农民对什么政策感到气愤和不满?参考答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或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或固定粮食税)。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3斯大林模式例4(2016·安徽节选)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奉行优先发展轻工业的方针。改正:答案:×轻工业改为重工业。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