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科学技术与文化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1冷战的发生、德国的分裂、北约与华约的对峙考纲要求:A.识记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冷战的发生概念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冷战的发生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在演说中,他把世界分为“自由国家”和“极权政体”两个对立的营垒,宣称美国将领导和帮助所有选择“自由制度”、抵抗极权统治的力量。这篇演说提出的政策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又一重要步骤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德国的分裂过程(1)纳粹法西斯政权垮台以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及其首都柏林。随着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与美、英、法在处理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2)1948年2月,美、英、法三国计划将占领区合并,准备发行货币,筹建政权,引起苏联的抗议。6月,“柏林危机”爆发。11个月后,美、苏通过秘密谈判达成协议,双方同时解除封锁(3)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影响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北约与华约对北约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公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缔约国将作出集体反应;各缔约国决心维护共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华约成立1955年,苏联同东欧7个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两极格局形成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形成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2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纲要求:A.识记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原因(1)美国为维护世界霸主地位,不断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军事干预,严重干扰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两极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国家和地区内部长期以来抑而不发的深层矛盾爆发,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不断,恐怖活动抬头,威胁着世界安全表现(1)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越过联合国安理会,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了持续78天的轰炸(2)2003年,美国又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未经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伊拉克战争,占领伊拉克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原因(1)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认为自己“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但是,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具备较强综合实力的国家或国家联盟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表现(1)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它希望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2)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3)中国通过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4)俄罗斯地大物博,在度过苏联解体的社会动荡期后,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5)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它们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国和苏联主导的国际秩序,形成了两大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了维护国家独立,摆脱美国和苏联的控制,实行和平、不结盟的对外政策,发起了不结盟运动。(2)成立: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成立。(3)影响: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要求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成立(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了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2)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3)地位:联合国是人类构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响最大的国际组织(4)主要机构:联合国总部设在美国纽约。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联合国秘书处等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联合国与国际安全国际安全(1)机构性质:联合国大会简称“联大”,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担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责任。安理会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等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联合国秘书处是联合国的行政秘书事务机构(2)重要作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以联合国名义派出的武装力量,被人们称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思维拓展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经历的三次变动。(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3世界经济全球化考纲要求:B.理解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理解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复杂性背景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成立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影响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的10年里,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倍。世界贸易组织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名师点拨中学生应怎样适应经济全球化?(1)储备知识: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学好外语,学会上网。(2)培养能力:如创新能力等。(3)开放心态:面向世界、未来,善于竞争和合作,对外来文化善于鉴别和正确选择。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考点4第三次科技革命考纲要求:B.理解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为例,概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兴起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时军用技术迅速转为民用;爱因斯坦相对论等自然科学理论迅速发展,并在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国家成为科技事业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普及,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建立起来普及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基础设施,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影响(1)互联网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娱乐、人际交往等领域,对现代社会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现代社会也因互联网的存在而更加丰富多彩(2)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人类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观念。网络不仅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还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直接影响,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生物工程概念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成就基因工程是其核心,其中,克隆技术尤其引人注目特点(1)发展进程高速化: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2)技术革命群体化: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科学技术社会化: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影响(1)积极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促进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各国大力发展高科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价值观念的转变(2)消极影响①环境问题:雾霾、废气、汽车尾气、太空废料、核废料等②高科技犯罪:网络“黑客”、病毒等③其他问题: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对中国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的应对措施是实行“科教兴国”战略,这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机遇;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认识启示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成为以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考点1考点2考点3考点4名师点拨结合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说明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火车、轮船等发明的出现,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和飞机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更加快捷方便,改变了人们出行的习惯。(2)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照明方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类信息交流更加便利,世界联系更加密切。考法1考法2考法1冷战政策例1(2017·安徽节选)战略选择影响深远,大国兴衰昭示未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冷战中对峙】材料1947年2月,英国请求美国接管在东地中海抵抗共产主义的义务,接管大英帝国的霸权、称雄世界的红地毯铺到了美国人的脚下。3月,美国推出杜鲁门主义,宣告美苏战时联盟正式破裂,反苏反共的“冷战”被公开确立为美国的国策。——摘编自杨会军《一口气读完美国史》根据材料,概括“冷战”被确立为美国国策的原因。参考答案:原因: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需要;美苏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差异;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考法1考法2例2(2016·安徽)1948—1952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工业生产上升35%,农业生产提高10%。此时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主要得益于()A.西欧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