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机遇期的高等教育——“十一五”/2020年高教发展走向谈松华•党的十六大指出:21世纪初的前20年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必须紧紧抓住而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在过去两千年中的很长一段时经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先进的国家,直到18世纪末,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25%,1820年为33%。中国的人均收入在12世纪前一直领先于西欧,在18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平均水平。后来,它错过了工业革命,经济出现停滞,1949年GDP仅占世界5%。——世界银行:《中国与知识经济:把握21世纪》2001年主要内容•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浅析•机遇与挑战: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战略与策略:“十一五”/2020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解读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浅析1、高等教育规模激剧扩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从1999年高校扩招,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从1998年的880万2005年底达到2300万人,2004年招生达到66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提高到2005年的21%,2006年的23%。•高等职业教育加快发展:2004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74所(其中:专科学校219所,职业技术学院548所,成人高校607所),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8。8%,在校生752。6万人,占总数51。4%•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1995年和1999年分别启动“211工程”和“985工程”,到2001年底,99所高校立项,完成155。43亿元。•目前SCI收录的中国论文,高校占70%,高校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0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3个,分别占63。5%和21。8%。国家大学科技园区43个。•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上升到15%,美国用了30年、英国25年,法国28年、日本23年、韩国24年,平均用了26年。中国人口规模占世界的五分之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5%提高到15%,仅用了10年的时间,,•高等教育结构变化明显:2002年与1998年相比,在校研究生规模增幅最大,本科和专科(高职)生增加人数大体相当。具体来说,研究生总规模四年净增40.2万人,4年增长2.02倍;本科生净增423.8万人,增长1.65倍;专科(高职)生规模净增415.6万人,增长1.14倍•199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17所,其中本科院校600所,专科学校417所,本、专科学校比例为3:2,普通本、专科在校生共340万人,本、专科生之比为1.9:1;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1553所,其中本科院校642所,专科学校911所,本、专科学校比例为2: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090万人,本专科生之比为1.27:1•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提高:校均规模20世纪90年代前2000人,2002年6700人,比1998年3335人翻了一番;生师比从1998年的11:1,提高到19:12、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实现了新旧体制转轨。——办学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格局,民办学校有7.6万所学校(机构),3000多万在校生规模,占全国教育总规模比例超过10%。——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部门和地方封闭办学、“条块分割”的状况,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措施,原中央部委管理的310所普通高校减少到38所,其余(连同200多所成人高校)交给省级政府管理,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省级管理为主”的新体制。职业教育也基本形成了“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加强政府统筹,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我国基本上建立了财政经费为主、个人成本分担、多渠道筹措社会教育经费相结合的投入体制,特别是公办高校学费并轨且提高收费标准(从基本不收费到几千元),这样大幅提高学费在法国、墨西哥曾导致社会动荡,而我国在社会与学校基本稳定的状态下完成了顺利过渡,这种成本分担制度及时解决了高教规模迅速扩展而财政经费不可能全部包揽的关键问题。我国教育系统在招生考试、毕业生就业和高校后勤社会化等制度方面也迈出了新的改革步伐,教育系统焕发出更多活力。以上的教育体制改革支撑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3、大众化进程中的矛盾与问题——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与财政供给不足的矛盾,一方面推进了经费筹措体制的改革,保证了扩招所需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制度规范,出现了某些失范的现象,例如高校的债务问题。——高校扩招后出现的就业问题,反映了教育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也是教育结构和质量问题的反映。•另一方面,在财政投入不足的情况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念完初中及高中,教育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公办学校通过贷款举债和提高收费标准维持运行。1990-2004年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总投入比重从85.6%降到61.7%,社会投入主要是学费的比例逐年攀升,全国一半公办高校学费占总支出50%以上。教育在城市居民消费结构中比例从90年代初的2%提高到现在的9%,为子女教育预留学费成为大多数居民仅次于养老或大病的储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近期消费需求。目前公办学校贷款欠债估计累计3000多亿元,这在短期上尚可维持,长期则难以为继。——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精英教育制度供给的矛盾(5)面对高等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变化,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也要相应调整,政府治理制度的变革成为制度变革的关键。•世界银行在关于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建议的报告中曾提出:公平——效率——质量这三者为中国今后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如果从教育发展——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这三个方面探讨“十一。五”和2020年教育规划,那么,可以归纳为:•中国教育正处于历史性转折的阶段:从数量扩张为主的发展转向全面、均衡、协调发展;从学历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体制转轨为主的体制改革转向制度创新为主的制度变革二、机遇与挑战: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人类正走向知识社会。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必须进行历史上从未要求它进行过的最彻底的变革和革新”——《世界高等教育宣言》影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因素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知识革命“近几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运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长途通讯价格下降,计算机的普及,全球网络的出现,以及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发展,创造出10年前根本不可能想象的新产品、新服务系统、新兴行业和新的就业机会,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知识革命。”——《美国国家知识评估大纲》知识革命的内涵•内涵1、知识结构体系:OECD认为,知识分为,关于事实和现象的知识(know—what);关于规律和原理的知识(know—why);关于技能和诀窍的知识(know—how);关于人力资源的知识(know—who)。2、知识呈现方式:从印刷界面向数字界面转变3知识传播方式:从单一媒体向多媒体转变•美国人口占世界5%,管用1/3的科学和工程人才,占全球研发投资40%,科技论文占35%,引用占44%,竞争力排名首位•高盛公司预测,有不了40年,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的GDP总和超过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现在只占15%,2032年印度超过日本,中国2016年超过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2041年达到美国一样的水平“今天,美国人正在感受到全球化所产生的渐进的、微妙的影响,这种影响读仪美国自二战以来所享有的经济和战略上的领导地位构成挑战。我们的劳动力中相当大部分发现他们自己正在与全世界的低工资雇员进行直接的竞争,先进的科学与工程正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完成。由于有了由现代通信和其他进展所推动的全球化,几乎每个行业的雇员现在必须面对生活在爱尔兰、芬兰、中国、印度和经济正在崛起的几十个其他国家的竞争对手,而这些竞争对手与他们的距离只有点一下电脑鼠标那么远。”《迎接风暴》•“我们容易对美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感到自豪。我们已经当了几十年全世界的领头羊,而且我们今天在很多研究领域继续如此。但世界在迅速变化,我们的优势已不再独一无二,如果不重新努力来夯实我们是记性力所赖以存在的基础,我们的领先优势就会丧失。几代人以来,我们国家首次出现了孩子们的前景可能会比其父母和祖父母更差的情况。我们将我们目前的繁荣、安全和健康归功于过去几代人的投资,我们有义务再次担当起他们在教育、研究和创新政策方面所担当过的责任,确保美国人民继续享有由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其相当重要的科学技术基础所带来的巨大机会。“《迎接风暴》•几代以来,我们的孩子首次面临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都要差的前景。我们现在的繁荣、安全和良好的健康都归功于先辈们的投资。我们应当复兴我们的责任感暖和使命感,来保证美国人民能继续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中获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1、教育国际化的趋势(1)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要素,许多国家把高等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决策.美国联邦教育部一直不管大学,而去年成立了未来高等教育发展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国性的高等教育未来发展规划,提高大学在美国全球竞争中的作用.(52)•(2)调整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欧盟制定了一系列欧洲教育一体化的文件;德国2002年通过〈教育与研究向世界开放:通过国际化实现创新〉的文件,提出8项目标和8项任务(10——11)(3)扩大国际交流,增强国际教育市场和国际人才争夺能力。争夺留学生争夺高端人才争夺生源市场2、教育信息化的趋势:教育技术、制度、文化的变革•网络社会的崛起:社会活动方式变化与人的素质要求的变化•人类文化传递的第三次革命:教育形态的革命性变革•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方式、过程、组织等整体性变化(1)传统大学采用信息技术,实施远程教育,改变办学模式(信息89——91)美国在短短几年内接受网络学习的大学生由5%增加到10%(2)欧盟的“教育信息网络”、“电子学习行动”(信息16——18)(3)网络教育、“虚拟学校”等远程教育形式,对传统学校的学习方式提出了挑战美国凤凰城大学在国内有128处分校和学习中心,在波多黎各、加拿大设海外分校,负责教学的人员17000多人,学制2—3年,一培养17万人,其中11个项目授予学士学位,21个项目硕士学位,4个项目博士学位。(信息88)西部州长大学(4)信息技术对教学、科研、学校组织产生深刻影响加姆波特研究效率问题,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教师教学向学生学习转变、从重视投入向重视产出转变。教学方式由传授模式向建设性、社会文化性与后认知模式转变,即教育由现代型向后现代模式转变能力在教育教学“将工作经验融入学校课程当中,是21世纪大学应具备的重要特点”。德国提出大学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自我能力、应用能力、环保意识能力。并提出采用“附加方式”和“一体化方式”(纲要11——13)3、教育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模式与制度的变革知识革命产生知识爆炸,对传统的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提出挑战;知识革命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和社会变化速度,创新型社会建设呼唤新型教育知识革命缩短知识转化为应用的周期,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1)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地位。•据1997年的有关分析,如果将所有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及教师所成立的公司集合为一个国家,可相当于世界第24大经济体。4000个与麻省理工学院相关的公司共雇用110万员工,年产值相当于1160亿美元GDP,略小于南非但大于泰国。(2)调整专业结构,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3)建设高水平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德国精英大学计划(14)日本“远山计划”(30所重点大学)、7所“重点研究生院计划”•1、通过设立一个新的为期4年的本科生奖学金,激发美国公民学习本科课程的兴趣;2、通过设立新的可随人带走的奖学金,加强研究生教育;3、对为本单位的在职科学家、工程师提供继续教育的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税收信贷;4、使美国成为学习、研究和技术创新商业化的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从而招收、容留来自世界各地最好的、最聪明的学生、科学家和工程师(4)加强大学与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园区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