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3415学习目标……………课前学案……………课堂导案……………随堂检测……………课后练案……………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学习重点了解农村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课前学案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1)_______________目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始:1978年,(3)___________________农民实行(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到(5)______年,(6)_________________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辟了一条新路。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198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课前学案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背景:农村改革的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浪潮从(8)_______________。依据: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步伐。内容: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10)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11)_______________,逐步扩大企业的(12)____________________,实行(13)_______________;实行以(14)_______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15)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通过改革,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崭新局面。农村涌向城市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政企分开生产经营自主权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增强企业活力经济大发展课前学案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是(18)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义: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课前学案图说历史:1978年12月,省县村18位农民冒着巨大的风险按下,将村集体土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分田到户”安徽凤阳小岗红手印课堂导案合作与探究探究: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符合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的经济、社会条件。因而当时选择这样的体制是正确的。这一体制当时在许多国家创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同时也就改变了它赖以存在的条件。在新的条件下,继续坚持这一体制,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高中《思想政治·经济学常识》课堂导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到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体制”在我国创造了怎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1.原因:计划经济体制赖以存在的条件改变,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奇迹:①在五六十年代,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使我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国家的经济独立,进而巩固了国家的政治独立。②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情况下,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直接控制,保证了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实现了社会公平。课堂导案材料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摘自任世江《高中历史课程专题解析》2.请归纳材料二中在平原地区实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两个基本观点。并结合教材P38—39,探究“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的原因。课堂导案2.观点一:“分田到户、包产到户”不利于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机械化。(回答:“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平原地区是一种倒退不准确)观点二:“分田到户、包产到户”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原因: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解放了生产力,农业获得丰收,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课堂导案材料三:1984年3月24日,在福州召开工业会议期间,《福建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联合写给省委的一封信——“请给我们‘松绑’”。之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红旗》杂志等媒体转发,从而引起了国内一场国企全面的放权运动。——摘自长江网课堂导案3.根据材料三,阅读教材P40,指出“松绑”的含义,并归纳我国对“国企全面的放权运动”的措施。3.含义:扩大企业自主权。措施: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主要是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堂检测知识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2018·黄冈)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1所示。出现表1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时间1978年1990年2000年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6元686.3元2253.4元12363.4元表1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随堂检测2.(2018·常德)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A.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B.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随堂检测知识点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2018·南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A.国有企业的改革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经济特区的设立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A随堂检测4.(2018·梧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改革。在农村改革的推动下,城市改革全面展开的时间和重点分别是()A.1978年、国有企业改革B.1979年、扩大招商引资C.1980年、扩大招商引资D.1985年、国有企业改革D随堂检测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2017·苏州)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右侧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P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A.南通和连云港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B.上海浦东开发开放带来的推动作用C.中国加入WTO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D随堂检测6.(2017·日照)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思想解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先后克服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公有制崇拜”。其中克服了“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一步是指()A.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D.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随堂检测双层经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是指我国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以后形成的家庭分散经营和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形式。按照这一经营形式,集体经济组织在实行联产承包、生产经营,建立家庭承包经营这个层次的同时,还对一些不适合农户承包经营或农户不愿承包经营的生产项目和经济活动,诸如某些大型农机具的管理使用,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活动,植保、防疫、制种、配种以及各种产前、产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某些工副业生产等,由集体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从而建立起一个统一经营层次。由于这种经营体制具有两个不同的经营层次,所以称之为双层经营体制。随堂检测在我国广大农村,以家庭为单位实行分散经营,适应了现阶段农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状况,有利于克服长期存在的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以及吃“大锅饭”的弊端,有利于扩大农民的经营自主权,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分散经营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而集体经营能够完成一家一户难以承担的生产活动。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责任制,可以恰当地协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并使集体统一经营和劳动者自主经营两个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随堂检测下表为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C年份1979198019831985198819922003指数24.9%30%40%50%60%63.2%73.8%关于这些变化发生原因的准确表述是()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C.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分析】读表除了要仔细阅读表中数据之外,还要注意表格的主题或出处,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主题“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市场化指数的变化统计”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后练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C1.(2018·广东)右图所示信息反映了()A.农民工群体素质提高B.农业劳动力迅猛增加C.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D.我国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课后练案2.(2018·徐州)学习历史需要将历史概念用层次化的方法组织起来,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层次结构一致的是()A.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发昌机器厂B.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九一八事变D.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万隆会议——“求同存异”B课后练案3.(2018·自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的广阔天地展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C.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课后练案B4.(2018·眉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A.华西村B.小岗村C.叶桥村D.水利村5.(2018·绍兴)“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这句顺口溜赞美的我国农村改革举措是()A.实行土地改革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发展乡镇企业C课后练案6.1978年我国在农副产品收购总额、生产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