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自由落体运动核心概念规律再现1.自由落体运动(1)对自由落体运动的两种观点①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物体下落的快慢跟它的有关,的物体下落得快。②伽利略的观点:重的物体与轻的物体应该下落得。(2)伽利略的科学方法:通过发现问题,进行猜想,得出结论,最后用证实结论。伽利略这种的方法为物理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01轻重□02重□03同样快□04逻辑推理□05实验□06推理与实验相结合(3)定义:物体只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4)条件:物体只受,且初速度。(5)理解:自由落体运动只在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看作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加速度(1)定义:实验表明,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叫作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作,通常用g表示。□07重力□08静止□09重力□10为零□11真空□12可以近似□01都相同□02重力加速度(2)重力加速度的特点①方向:重力加速度是一个矢量,其方向。②大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赤道处,在两极处,随着纬度的增高而,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在一般的计算中,g可以取m/s2或10m/s2。□03竖直向下□04最小□05最大□06增大□07减小□089.8(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是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①基本规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位移的关系:。②重要推论:平均速度公式:v==;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之差:Δh=。□09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10v=gt□11h=12gt2□12v2=2gh□13gt2□14gT2核心模型考点对点练典型考点一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理解1.(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D.当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自由下落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答案BCD答案解析物体竖直向下的运动可以加速、减速,也可以是匀速,故A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故C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物体的下落也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解析典型考点二自由落体加速度2.(多选)关于重力加速度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g大B.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值一样大C.g值在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赤道处的g值小于北极处的g值解析重力加速度g与物体质量无关,故A错误;在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重力加速度g相同,故B正确;重力加速度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增大,g值在赤道处小于北极处,故C错误,D正确。解析答案BD答案典型考点三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3.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且忽略其对g值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B.下落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答案B答案解析因为甲、乙两球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它们的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任意时刻的速度为v=gt,所以两球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速度相等,故A、C错误;根据公式v2=2gh,下落1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二者高度不同,由t=2hg可知下落时间不等,由v=gt2知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解析4.从离地面500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m/s2,求:(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小球最后1s内的位移;(3)小球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答案(1)10s(2)95m(3)125m答案解析(1)由h=12gt2得落地时间t=2hg=2×50010s=10s。(2)前9s内的位移h′=12gt′2=12×10×92m=405m。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x=h-h′=500m-405m=95m。(3)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为=12gt22=12×10×1022m=125m。解析5.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如图所示,若让杆自由下落,求:(g取10m/s2)(1)从杆下落开始,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2)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答案(1)1.0s0.4s(2)0.6s答案解析(1)杆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杆的A点到达圆环的过程中,hA=12gt2A,杆的B点到达圆环的过程中,hB=12gt2B,其中,hA=5.0m,hB=0.8m,解得tA=1.0s,tB=0.4s。(2)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tA-tB=0.6s。解析核心能力提升练1.(多选)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苹果和树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和树叶的下落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B.苹果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苹果和树叶的下落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将同时落地答案BD答案解析从树上落下的苹果所受空气阻力相对重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苹果的下落可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而从树上落下的树叶所受空气阻力相对重力较大,不能忽略不计,故树叶的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A、C错误,B正确;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下落时不受空气阻力,都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快慢相同,同时落地,D正确。解析2.一物体自某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地之前瞬间的速度为v。在运动过程中()A.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2B.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C.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12vD.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22v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x=12gt2知,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与整个位移之比为1∶4,则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的位移之比为1∶3,故A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则物体前一半位移与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故B正确;根据v′2=2a·x2,v2-v′2=2a·x2,联立解得v′=22v,故C错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则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2,故D错误。解析3.从某一高度先后由静止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两球被释放的时间间隔为1s,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它们在空中的运动过程中()A.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B.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不相等C.甲、乙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大,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D.甲、乙两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甲、乙两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答案C答案解析甲、乙两球间的距离Δx=12g(t+1)2-12gt2=gt+12g,故随时间的增加,两球的间距不断变大;两球的速度差Δv=gΔt=g,故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A、D错误,C正确;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为Δv′=gt′,故在相等的时间内甲、乙两球速度的变化量相等,B错误。解析4.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落,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11000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g取10m/s2)()A.6.5mB.10mC.20mD.45m答案C答案解析小石子到达A点时的速度约等于AB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A=xt=0.0211000m/s=20m/s,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的距离为xA=v2A2g=2022×10m=20m,故C项正确。解析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1)对该实验装置及其操作的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6V直流电源B.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C.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塑料D.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E.操作时,应先放开纸带后接通电源F.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G.为了便于测量,一定要找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并选取其以后各连续的点作为计数点(2)在纸带上取得连续的清晰的7个点,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用米尺测得第1、2、3、4、5、6各点与第0点的距离d如下表;利用这些数据求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值为________;打第2点对应的速度是________。(取三位有效数字)点的次序0123456距离d(cm)06.012.519.326.534.142.1答案(1)BDF(2)9.72m/s23.33m/s答案解析(1)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6V交流电源,故A错误;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故B正确;重物最好选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如重锤,故C错误;开始时应使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并保持静止,故D正确;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故E错误;为了减小误差,应重复多次实验,在打出的纸带中挑选一条最清晰的,故F正确;为了便于测量,不一定要找打出的第一个点,可以从比较清晰的点开始,故G错误。故选B、D、F。解析(2)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所以相邻的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设第0点到第1点之间的距离为x1,以后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x2、x3、x4、x5、x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Δ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x4-x1=3g1T2,x5-x2=3g2T2,x6-x3=3g3T2,为了更加准确地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得g=13(g1+g2+g3)=x4+x5+x6-x1+x2+x39T2,解析由题可知x4+x5+x6=42.1cm-19.3cm=22.8cm,x1+x2+x3=19.3cm,即重力加速度g=22.8-19.3×10-29×0.022m/s2≈9.72m/s2,打第2点时纸带运动的速度v2=x132T=19.3-6.0×10-22×0.02m/s≈3.33m/s。解析6.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1)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秒?(2)此屋檐离地面多少米?答案(1)0.2s(2)3.2m答案解析(1)设相邻两滴水的时间间隔为T,由h=12gt2得,第2滴水的位移h2=12g(3T)2,第3滴水的位移h3=12g(2T)2,已知h2-h3=1m,联立得T=0.2s。(2)由h=12gt2得,屋檐离地面高h=12g(4T)2=3.2m。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