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图知史实一语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军事上,争霸战争、兼并战争频繁,民族关系上,民族不断融合;政治方面,分封体制逐渐瓦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政治体制逐步在各国建立;经济方面,农业、手工业均有极大的进步,商业也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文化方面,产生了辉煌灿烂的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知识梳理(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1.列国纷争(1)春秋:、晋国、楚国、吴国与等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齐国越国(2)战国:①春秋后期到战国前期,一些诸侯国的掌握了实权,例如晋国的三家分晋,齐国的田氏代齐。②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③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吞并。卿大夫战国七雄秦国2.华夏认同(1)概况:①春秋:在中原各国与四周戎狄蛮夷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认同观念。②战国: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2)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华夏知识梳理(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1.经济发展(1)农业:①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也得到推广。②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郑国渠、芍陂。(2)工商业:①分工更加细密。②流通广泛。③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④不少富比王侯。牛耕都江堰手工业工商业主冶铁货币2.变法运动(1)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目的:,努力提高统治效率。(3)结果:逐步建立了君主专制政治体制。(4)商鞅变法:①时间:开始于公元前356年。②主要内容:富国强兵经济重农抑商,奖励_____;强制建立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军事奖励_____,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实行什伍连坐;普遍推行_____耕织军功县制③结果:商鞅被杀,但变法措施已深入人心。④特点: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⑤影响: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知识梳理(三)思想文化1.孔子和老子孔子老子地位____学派的创始人_____学派的创始人思想哲学核心观念是“___”天地万物本原为“___”。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政治“为政以德”,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主张恢复西周的_____制度,但也承认应当有所改良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__________,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这些观点见于《_____》一书教育文化以“__________”的思想办学;相传晚年对五经等文献进行整理,其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_____》当中仁道礼乐无为而治老子有教无类论语道家儒家2.百家争鸣(1)背景:①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关系出现新变化。②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2)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阶级(4)实质: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在领域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5)意义:为新兴的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家孟子提倡“_____”,荀子主张隆礼重法道家庄子崇尚逍遥____阴阳家邹衍提出了“相生相胜”理论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出“____”的政治主张法家韩非主张以___为工具管理国家,体现了________的政治思想(3)学派:仁政自由尚贤法中央集权阶级关系思想地主阶级主题一富国强兵——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析史料实证]材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二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铁)以铸锄夷斤(斧)……试诸壤土。——摘自《国语·齐语》材料三今以众地者,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摘自《吕氏春秋·审分》材料四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摘自《汉书·艺文志序》[探究]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提示]政治上,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经济上,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封建土地私有化;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明历史解释]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改革成为社会的主要呼声思想上日益激烈的兼并形势,对各国生存及国家能力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各国必须改革旧的不适应当时实际情况的制度,进行变法政治上土地私有化程度的加深使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废除旧贵族的世袭特权,发展地主经济阶级关系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私田越来越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度逐渐被破坏经济上[练经典小题]1.“大变革时代”是指随着人们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社会生活方式巨变的时期。最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的历史事件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民族融合解析: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为顺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进行的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变革,最能体现材料内容,故C项正确;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答案:C2.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被车裂示众。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吴起和商鞅变法不得民心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C.新旧阶级间斗争异常激烈D.变法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解析:A、D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结合所学知识,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均适应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需求,B项表述并未解释题目中的问题,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社会转型时期面临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的矛盾,故C项正确。答案:C主题二思想解放——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析史料实证]材料一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和经济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著《中华文明史》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既彼此交锋,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出现了思想学术上的欣欣向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秦朝建立后,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读书著书之风很快消失,“焚书坑儒”、刘项“不读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现象相继出现。——摘编自岳庆平《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自由读书著书之风》[探究]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概括百家争鸣的核心特征。[提示]原因:社会大变革;政治社会环境自由宽松;私学发展,讲学盛行;不同学派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自由读书、著书之风盛行等。核心特征:学术自由。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孟子认为“王如施仁政于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韩非子认为“以法为教”“法不阿贵”,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探究]根据材料三,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提示]老子:无为而治;孟子:施行仁政;韩非子:依法治国;墨子:以贤治国。材料四“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探究]据材料四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提示]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明历史解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影响及启示(1)原因:不同学派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学术争霸、兼并战争使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文化科学技术取得较大进步,人们认识水平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科技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尚未建立,缺少绝对权威和控制,学术环境相对宽松环境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网罗人才,“士”阶层活跃阶级私学兴起使教育逐渐普及和平民化,造就了一大批阅历丰富和知识渊博的知识分子教育诸侯争霸,礼乐制度崩溃,社会正经历巨大变革社会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经济(2)影响: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启示:①思想自由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弥足珍贵。②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③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④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深远影响。②以史为鉴,我们今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就必须切实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练经典小题]1.春秋后期,礼乐制度崩坏,太史乐官流散,典籍落入民间,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转而各家自立说。据此可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使用B.周王室衰微C.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D.礼乐制度被破坏解析:据材料“太史乐官流散,典籍落入民间,士子国人,初则竞相传诵,转而各家自立说”说明文化扩散和教育下移带来百家争鸣,故选C项。答案:C2.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A.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C.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解析:诸子百家开始出现在春秋时期,故A项错误;诸子百家各有主张,在一些问题上会有相同的看法,故B项错误;据材料“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得出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故C项正确;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表述太绝对,故D项错误。答案:C3.稷下学宫是由官方举办、私人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其全盛时期容纳了当时几乎各个学派贤士近千人,如孟子、申不害、淳于髡、荀子等。稷下学宫()A.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B.繁荣了春秋时期的文化教育C.成为当时战乱动荡的一个缩影D.成为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解析:稷下学宫几乎容纳了当时各个学派贤士,不同学派都可在此互相论战,又彼此渗透,互相影响,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可知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答案:A一、“华夏”观念与国家认同秦统一中国以后,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的国家机制更加规范和完善。同时,华夏民族在秦以前的多元一体化格局仍被继承下来,并且在民族交融与同化中,一方面不断扩大华夏民族队伍,使它成为当今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另一方面东亚大陆的地理生态环境和华夏民族先进文化,又不断吸附许多新的民族,形成新的多元一体化民族格局。华夏民族正是在这种多元一体的转化中发展壮大,这成为世界上一种特殊的民族现象。华夏民族与国家在独自发展的历程中,在政治、文化、民族意识上都表现出一种开放、兼容、内聚的形式与态度,这在本质上对华夏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方向起了定位作用,也促进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不断发展,并形成一些重要的民族与国家认同的特点,如种族的兼容性、国家对民族的安全性义务、文化的互融性与开放性等。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使我们的民族、国家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积淀深厚的民族自我认同意识和对国家机器公共职能的实际需求,以及长此以往所产生的对祖国、民众的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华夏民族广大民众的生命价值取向,凝聚成为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二、富国强兵——中国古代改革的现实启示在春秋战国时期,活跃着许多优秀的社会变革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变法图强,不仅强大了一个国家,更是引领了一个时代。尤其是商鞅变法,使秦国迅速改变了贫弱落后的面貌,成为战国七雄中最强盛的国家,从而为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帝业奠定了基础。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出: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