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14课 第一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图知史实一语评历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为了夺取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这使得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进而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次大战最终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对战后的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但这个体系内部孕育着新的矛盾,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了祸根。知识梳理(一)帝国主义与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1)原因: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阶段。(2)表现:奉行、建立庞大帝国的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垄断组织帝国主义殖民扩张2.大战的酝酿(1)帝国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出现了英德矛盾、矛盾、德俄矛盾、奥匈帝国与俄国的矛盾。(2)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20世纪初,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国际局势日益紧张。(3)事件。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经济政治法德同盟国萨拉热窝3.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法、英相继参战。(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的帝国主义之战。知识梳理(二)第一次世界大战1.主要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世界霸权2.主要战役(1)马恩河战役:1914年,德军根据“”进攻法国,双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标志其“速决战”破产。(2)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3)日德兰海战:1916年,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3.战争形势变化: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战争。4.结果: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的失败而结束。施里芬计划同盟国知识梳理(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形成: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召开和华盛顿会议,缔结了以《》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主要内容: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承认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列强同意将“”“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波兰门户开放2.国际联盟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地位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个主权国家的世界性国际组织实质英、法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_________、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影响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________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既得利益世界和平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1)削弱了帝国主义和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3)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殖民主义主题一大国矛盾复杂,战争阴云笼罩——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析史料实证]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用伍德罗·威尔逊的话来说:“深深植根于整个历史的阴暗土壤之中。如同一切战争一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渊源于人类的本性,渊源于人类领导者的弱点,自负、唯利是图和优柔寡断。”——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探究]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对一战爆发原因的认识,你是否同意,说出理由。[提示]认识:作者认为一战起因于人性的普遍弱点。不同意,这一观点显然是不准确的。理由:一战的爆发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性的弱点。材料二联盟体系始于1879年德国与奥匈帝国缔结两国同盟条约之时。盟约旨在保护德国免受法国人的攻击,因为法国人想收复其在1871年失去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条约还旨在保护奥匈帝国免受俄国人的攻击,因为俄国人在巴尔干半岛同奥匈帝国不断发生冲突。1882年,两国同盟因意大利的加入而变成三国同盟。在法国和俄国看来,三国同盟是一个控制欧洲,使法、俄孤立并易受攻击的势不可挡的集团。1894年,法俄同盟缔约成立,目的是反对三国同盟和抵制英国对殖民地的争夺。随着1904年英法协约和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法俄同盟成为三国协约。所有强国这时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这给国际关系带来了种种灾难性的结果。每次争端往往都会扩大为重大的危机,而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则不论愿意与否都将被卷入其中。——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探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联盟形成的原因。[提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在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争夺上产生激烈矛盾;为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各国协调关系结成联盟。材料三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势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摘编自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探究]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一战爆发原因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提示]观点:一战是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争夺、瓜分世界的狂潮;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明历史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和必然性1.可能性(1)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形成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2)可能条件:科技进步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3)现实条件:世界上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而必将是全球性的;不仅是宗主国,其所属殖民地也势必卷入冲突和斗争。2.必然性(1)根本原因:一战的爆发,从根本上来说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引起的。(2)主要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加剧,在欧洲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直接原因:1914年6月发生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终于给帝国主义国家提供了发动战争的借口,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练经典小题]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B.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D.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形成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但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由此导致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这也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故C项正确。答案:C2.有人把经济上的竞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914年以前,这种“竞争”最激烈的国家是()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法国和德国D.英国和德国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爆发前,德国与英国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双方竞争最激烈,故D项正确。答案:D3.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经过谈判,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这表明()A.德、奥、意三国殖民利益有共同之处B.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C.三国同盟使欧洲的矛盾有所缓和D.法国霸主地位受到威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对外政策由国家利益决定,材料中的“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便投靠德、奥”“德、奥、意……签订同盟条约”表明,德、奥、意三国的殖民利益有共同之处,故选A项。答案:A主题二“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析史料实证]材料一虽然迫于美国的压力,英法不得不同意以“十四点”为和谈的基础。但在巴黎和会上,威尔逊的“十四点”建议几乎每条都被违背、被歪曲或被忽视。他们排斥了俄国,愚弄了美国,苛刻地惩罚了德国,构建了一个异常拙劣的凡尔赛体系,这个体系从精神到内容都是老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延续,即使与一个世纪以前拿破仑战争后的对法和约相比,和当时列强构建的维也纳体系相比,克莱孟梭一流的欧洲政治家也显得确实是太退化和堕落了。……慕尼黑会议后,希特勒不仅吞并了剩余的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继而又对波兰提出了领土要求,二战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摘编自宋晓东《凡尔赛和约与慕尼黑阴谋》[探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凡尔赛体系隐含的矛盾并举例说明。[提示]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如英法对美国的愚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法国与德国的矛盾;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如英法排斥苏俄;资本主义国家与被压迫国家、民族之间的矛盾,如英法美等不顾中国反对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重要权益转交给日本。材料二1921年底,华盛顿会议在美国召开。自1902年以来,英日同盟一直是日本对亚洲大陆进行扩张的国际工具。英日同盟在一战后的继续存在,已经成为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潜在威胁。1921年6月初,《远东评论》主编密勒致函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哈定,指出英日同盟“无疑已经直接威胁到美国的在华利益”。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山东问题是最能激发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的外交问题。华盛顿会议邀请中国参加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众运动的广泛兴起。——摘编自马建标《华盛顿会议期间的国民外交运动》[探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会议上列强之间关系的变化,并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提示]变化:英日同盟被拆散;美日争夺远东与太平洋地区霸权;在山东问题上英美支持中国对抗日本;提升了日本海军地位。影响:中国有条件地收回山东主权;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中国重新回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便利了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高涨。材料三1919年初,大大小小国家的政治家们云集巴黎,磋商和平解决办法。虽然议事日程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列入《凡尔赛和约》加以解决,但是有些问题到1923年仍为悬案。战后欧洲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一系列民族国家出现;法国收回了阿尔萨斯和洛林,盟军占领了莱茵省,英法肢解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德国的力量遭到了削弱。日本将山东归还了中国,却接管了位于赤道以北的岛屿群。在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各国同意根据相对标准来限制各自的作战舰队的规模,从而阻止了英、美、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因此,20世纪20年代初,国际体系已趋于稳定。——摘编自[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探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后国际新秩序的特点,简要评价一战后的国际新秩序。[提示]特点:根据民族原则建国;建立国际组织协调国际关系;美日崛起;限制军备竞赛等。评价:是建立在列强新的实力对比基础上的秩序;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