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图知史实一语评历史随着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广大的殖民地。在亚洲,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法国等国家展开了殖民侵略,19世纪末20世纪初,绝大多数亚洲国家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西方列强从15世纪开始侵略非洲,19世纪后期,列强又侵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19世纪晚期,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知识梳理(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扩张与殖民统治(1)西班牙:16世纪中叶,西班牙把除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在殖民地建立了几个进行管理,总督由国王任命。(2)葡萄牙: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设立总督制度。巴西总督辖区2.影响(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掠夺了巨额财富。(2)殖民者奴役和屠杀,造成后者大量死亡。(3)为弥补劳动力不足,发展起臭名昭著的。(4)殖民者禁止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印第安人黑奴贸易知识梳理(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1)葡萄牙:最初的殖民活动主要是建立,到16世纪中叶,在亚洲建立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2)西班牙:入侵,将其变成了殖民地。2.英国、荷兰和法国的殖民侵略(1)南亚:英国通过公司,掠夺了大量财富和巨额利润;挑动印度人打印度人或者直接进行武力侵略。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商站澳门商站菲律宾东印度(2)东南亚①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印度尼西亚,建立了殖民地;19世纪中后期,荷兰占领整个印度尼西亚。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将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法国侵占了、柬埔寨和老挝;美国取代西班牙,成为的宗主国。巴达维亚缅甸越南菲律宾(3)西亚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帝国扩大势力范围,分割领土。②俄国和英国不但控制了伊朗的经济和内政,还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4)东亚:鸦片战争后,列强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0年,吞并了朝鲜半岛。奥斯曼日本知识梳理(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过程(1)15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就侵入非洲。(2)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扩张。(3)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运河。英、法还利用埃及的财政危机,控制了埃及的经济政治大权。(4)1882年,英国发动侵埃战争,把变成了殖民地,还以埃及为基地对实行武力扩张。摩洛哥法国埃及苏丹(5)19世纪后期,列强加快了侵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步伐,各自制订了侵略计划。(6)1884年,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大大加快。2.结果:19世纪晚期,列强侵占了几乎整个非洲。知识梳理(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最终形成。2.原因: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是同资本主义发展到联系在一起的。柏林会议殖民体系帝国主义3.影响(1)帝国主义之间扩张与争夺的加剧,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冲突。(2)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资本主义当中,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3)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也造成了先进、落后的局面;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高涨。世界市场西方东方主题争夺与瓜分,联系与制约——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析史料实证]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摘编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探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从亚洲的背上往上爬”是通过什么途径。[提示]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或扩张、掠夺)。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毀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摘自《共产党宣言》[探究]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推动这一时期西方国家对外扩张的动力是什么?[提示]有利条件: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交通工具的改进,价格低廉的商品,强大的军事力量。动力: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材料三从1813年印度被迫接受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后,英国的棉纱、棉布等大量机器工业品涌入印度沉重打击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特别是棉纺织业。在孟加拉,号称“印度的曼彻斯特”的达卡城人口曾经到过15万人,到1840年前后,只剩下3万至4万人了。英国的工业品不仅摧毁了印度的城市手工业,还打击了农村手工业,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结构,从而使印度自给自足的村庄变成了生产鸦片、棉花和其他原料用以换取英国货物的农场。这样,由英国生产工业品,由印度负责生产原料的国际分工形成了。这种演变过程在其他落后国家相续发生。——摘编自《世界经济史》[探究]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葡萄牙、西班牙相比,英国在殖民扩张方式上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印度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提示]变化:从直接的殖民掠夺为主到商品输出为主。影响:打破了印度传统的经济结构,印度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成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给印度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思想观念,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明历史解释]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原因及影响(1)形成原因: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评价①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②它彻底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孤立状态,使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③这是一个极其不平等的体系。它是建立在列强宰割、奴役亚非拉人民基础之上的,这种联系的加强,体现的是列强对亚非拉广大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控制,是不正常的现象,必然遭到亚非拉人民的反抗。[练经典小题]1.19世纪晚期,以非洲和中国为重点,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争夺与瓜分浪潮。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几乎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此时()A.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B.全世界都成了列强的殖民地C.第二次工业革命已趋于完成D.争夺世界的主要国家是英美两国解析:从材料的时间可以看出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几乎被瓜分完毕,同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C项正确。答案:C2.18世纪以来的欧亚贸易中,从前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商品。对引发这种变化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B.殖民掠夺的影响C.亚洲部分国家变为欧洲殖民地D.工业革命后欧洲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解析:欧亚贸易中,从前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商品,主要是受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的影响,B项正确。欧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发生在工业革命后,A项错误;亚洲部分国家变为欧洲殖民地主要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欧洲掠夺原料倾销商品与奢侈品变为普通商品无关,D项错误。答案:B殖民体系的评价:“双重使命学说”理论1.“双重使命学说”理论的内容马克思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阐述了这一理论,即“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一理论虽然最初是针对印度提出的,但对于与印度有相似经历的其他东方国家亦具有普遍的意义。胡键在《文明的“两个进程”、“两极相联”、“双重使命”——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与殖民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破坏的使命”:一是指资产阶级对落后生产力的破坏;二是指资产阶级对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破坏;三是指资产阶级作为先进文明的代表对落后文明的破坏。一句话,“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所谓“重建的使命”,第一是指一种“应然”的分析,即殖民主义拥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应该对落后的东方国家具有建设的作用;第二是指殖民主义自身发展需要殖民地经济要有所发展;第三是指即便是殖民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但它在瓦解落后的封建经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而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2.“双重使命学说”理论的认识林承节在《关于殖民主义“双重使命”的几点认识》一文中指出,在殖民主义对被统治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殖民主义对被统治国家在客观上具有社会改造作用。一方面,殖民统治把被统治国家变成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摧毁这些国家现有文明、财富的同时,会瓦解这些国家自然经济的根基,使旧社会结构瓦解,这是破坏性使命的含义。另一方面,在宗主国工业有相当发展后,殖民剥削也必然要不自觉地起到一种建设性作用,为建设使命的含义。在论述“双重使命”的相互关系方面,“双重使命”就其社会改造作用而言,是同一方向的两个步骤,是破和立的关系。破坏性作用是领先的,破而后才有立,即才有实现建设性作用的可能。破准备了立,立进一步加深了破。破并不是两个截然划分的阶段,而是有了破以后继之而立,通过立继续破。破是贯穿殖民统治始终的,立一旦开始也是如此,而且两者都具有日益加强的趋势。

1 / 2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