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纲要导引三国至隋唐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和舞蹈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促使儒家思想走向哲学化阶段;中印、中日之间的佛学研讨,彰显着唐朝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的交流,造就了许多书画名家,更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石窟艺术和繁荣的丝绸之路盛举。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出现的“诗圣”“书圣”“画圣”等杰出人物。868年唐朝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卷子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成就,隋唐时期的艺术和科技成就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文学艺术异彩纷呈,隋唐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宗教、文学艺术所呈现的不同阶段和时代特征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外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知识点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从儒学独尊到“三教合一”(1)汉代儒学独尊:汉武帝时期,儒学独尊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道教广为传播,佛教盛行①魏晋南北朝时,道教在____广为传播,外来宗教____在中国盛行。②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③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____”和“尊道”,佛教也吸收____的精髓,渐趋中国本土化。民间佛教贵儒儒学(3)隋朝“三教合一”,唐朝三教并行①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____________”,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②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____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③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三教合归儒老子禅宗2.从佛教“盛行”“灭佛”到复兴儒学(1)魏晋时期佛教盛行:魏晋时期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2)南朝范缜抨击佛教:南朝________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3)统治者四次灭佛:①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和________先后四次灭佛。②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政府利益无神论后周世宗(4)韩愈提出复兴儒学①面对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________也受到挑战,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②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________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正统地位封建纲常[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思想活跃,宗教呈现多元特征。[知识拓展]儒学独尊(1)董仲舒新儒学加强专制皇权和维护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迎合了汉武帝的需要。(2)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3)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微点拨]魏晋以来佛教、道教的盛行,一方面使传统儒学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也为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特别提醒]“三教合一”并不是三教相互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但并未失去。“三教合一”的主张并不是要求“三教”合为“一教”,而是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知识点二文学艺术1.文学辉煌灿烂,异彩纷呈(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大发展。①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________;②东晋陶渊明的________、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流派。(2)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____”和“诗圣”。建安文学田园诗诗仙2.书法、绘画、雕塑、舞蹈等大放光彩(1)书法艺术①书法在________成为一种艺术。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____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③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____”。④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________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东汉末年行书书圣柳公权(2)绘画艺术①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女史箴图》和《________》是他的代表作。②隋唐的画坛,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____”。(3)石窟艺术①魏晋至隋唐时期,因____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②山西大同的________、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洛神赋图画圣佛教云冈石窟[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具有承上启下的特色,唐朝达到高峰。[微点拨]唐代诗歌的繁荣唐朝开放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促进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且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产生了深刻影响。[知识拓展]书法艺术的特征(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2)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体、感情和气势。(3)书法艺术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微点拨]石窟艺术(1)石窟是营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于印度,后传至中国,而佛教将之发扬光大。(2)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抒怀赏。知识点三科技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医药学和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2)主要成就①南朝________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②北朝贾思勰著述的《________》,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③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____的方法。祖冲之齐民要术地图2.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1)唐朝已经有了________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____。唐末,火药开始用于____,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________,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4)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________。唐高宗时编修的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雕版印刷配方战争僧一行《千金方》《唐本草》[学习聚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隋唐时期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学思之窗](教材P45)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齐民要术·序》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提示:反映贾思勰重农抑商思想,他认为农为本业,商业为末业。知识点四中外文化交流1.以佛教研讨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1)中国同印度之间的交流①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____。②东晋的____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③唐朝的高僧____,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2)中国同日本、新罗等国的交流①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____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②唐朝高僧____东渡,历尽艰险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汉文法显玄奘空海鉴真2.以使节、商人、留学生为主要形式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首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____________。(2)日本、新罗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向唐朝派遣了许多____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____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4)伊斯兰教也传入唐朝。国际大都会使节西亚[学习聚焦]中外文化交流频繁,文化上兼容并包,注意吸收各族和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知识拓展唐朝中外交流交通的主要路线(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2)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以到达朝鲜,向西经丝绸之路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国家。(3)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到达朝鲜、日本;从广州出发,经马来半岛、印度,可以到达波斯湾。探究点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流派儒、佛、道的发展材料一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韩愈《原道》材料二'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1)材料一中,“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或现象?为什么到隋唐时人们“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老,则归于佛”?提示:儒家在秦代遭焚书之祸,汉初黄老之学流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发展,冲击儒学地位。原因: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出现“三教合一”的潮流,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佛、道两家吸收儒学,也讲“仁义道德”。(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提示: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家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材料一阐述了儒学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春秋战国、秦朝、西汉、魏晋时期的儒学的不同境遇及隋唐时期的“三教合一”的现状。材料二韩愈提倡“道统”,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隐性信息是韩愈提出复兴儒学。论从史出——魏晋至隋唐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1)佛、道盛行,冲击儒学,儒学的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动摇。(2)儒学地位不独尊,与佛道并存,且通过援佛道入儒来实现重生。(3)儒学的生存与发展靠的是传统力量而缺少成熟的文化政策做保证,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对儒学冲击较大,隋唐统一,复兴儒学迫在眉睫。深化拓展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儒家独尊汉武帝时,确立“儒家独尊”的地位;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佛教东传东汉初期,佛教传入,汉明帝重视发展,于洛阳修建白马寺道教发展东汉末期,道教在民间开始形成并发展,如:五斗米道、太平道等儒道合流魏晋之际,道家思想上浮,与儒家合流,形成崇尚老庄道家的玄学思潮佛道交融南北朝时期,佛道首先交融,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佛教盛行“三教合一”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归儒”。三家交融:唐朝统治者奉老子为祖先,道教发展迅速,武则天时,尊崇佛教,佛教社会地位显著提高。复兴儒学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探究点二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材料一乱曰:已矣哉!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屈原《离骚》材料二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材料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1)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2)材料一和材料二、三反映的时期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中地位如何?提示:材料一和材料三分别体现了屈原和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原因:屈原、杜甫所处时代都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作者都对统治者特别是对社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提示:材料一的楚辞反映的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奠基时期,材料二、三唐诗反映的时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