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九单元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八大和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2.认识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和危害。3.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和意义。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分析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核心问题、失误原因和经验教训。2.从“历史阐释”角度归纳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和影响。3.从“家国情怀”角度归纳“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区别。课前自主预习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中共八大(1)时间:1956年。(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的要求,同落后的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3)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工业国农业国工业国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1)时间:1957年春。(2)内容:把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作用:这个论述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探究1:八大分析的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质是什么?提示: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指导思想: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大跃进”①主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②具体表现:高指标、、浮夸风和“共产风”。③评价:虽然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的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瞎指挥(3)人民公社化运动①主要特点:“”。②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4.国民经济的调整(1)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2)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一大二公充实[知识拓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左”倾错误的体现,但两者的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运动属于生产力范畴,错误在于主观愿望违背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错误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文化大革命”1.出现的原因(1)党内指导思想上的发展。(2)毛泽东认为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经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3)林彪、江青一伙别有用心,乘机兴风作浪。2.时间:1966~1976年。“左”倾错误3.过程(1)“文化大革命”在1966年春夏全面发动起来后,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2)1967年年初,“全面夺权”的“”发生。(3)1969年4月中共九大之后,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了“斗、批、改”运动。(4)1970~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反革命武装政变的事件发生。这个事件客观上宣告了“”理论和实践的失败。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这次政变。一月风暴文化大革命(5)1972年和,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批判极左思潮,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经济形势有了明显好转。这次整顿实际上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6)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同年10月上旬,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毅然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1975年[知识点拨]“文化大革命”的教训(1)制定政策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必须正确分析中国社会各阶段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必须坚持党内民主和党的集体领导原则。(4)必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表现(1949年10月~1976年10月)(1)在工业、农业、科技、国防、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2)开创外交新局面①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中国建交国家的数量从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②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③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④我国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第二次建交高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作用: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都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知识点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标志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意义①标志着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②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③改变了联合国内政治力量的对比,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探究2:中国为何要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提示:(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2)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逐步提高。(3)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力量。(4)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已无力阻挡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课堂互动探究探究点一探索与失误、国民经济的劫难史料一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立即行动起来,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人民日报》(1958年9月1日)史料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4月3日)史料三在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从1957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思考:(1)史料一表明“大跃进”运动的核心是什么?反映了“大跃进”运动的什么特点及有何影响?(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史料二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社论。该事件有何特点?(3)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建设出现失误的主观原因。[信息解读](1)史料一主要体现了“大跃进”运动的出现。其中“跃增至”一方面说明钢产量超越常规,另一方面也说明钢产量的增幅已经脱离社会实际。(2)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扩大公有化、集体化的规模,军事化形式管理,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3)史料中作者描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因此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提示](1)核心:大炼钢铁。特点: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影响:不仅造成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而且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事件: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二公”。(3)主观原因:①党缺乏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②对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急于求成。③忽视了经济建设的一般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④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领域,并恶性膨胀。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核心问题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速度与比例问题,即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②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也就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建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2)失误的原因①历史传统的影响。受封建专制主义遗毒的影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②急于求成心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状况。③中央领导人的错误估计。对当时的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④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3)经验教训①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②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③国民经济建设必须有计划、按比例协调发展,搞好综合平衡,留有一定后备力量,并兼顾重点与一般的关系。④必须保持政治的稳定,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⑤注意从国情、国力出发,在发展速度上,把需要与可能结合起来。【典例1】中国在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经济的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而学者黄宗智却将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业经济状态称为“没有发展的增长”。这说明这一时期()A.劳动生产率没有得到提高B.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C.政治运动干扰了农业生产D.农业生产制约了工业发展[审题指导]①定时空:人民公社时期。②抓关键:“没有发展的增长”。③析选项:选项排查分析正误A项材料中提及人民公社时期的农业经济是“没有发展的增长”,可见这一时期劳动生产效率低。正确B项这一时期的农业经济“绝对产量和政府的税收、征购都上升了”,可见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不符合题意。错误C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主旨不符。错误D项此时的中国,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错误[答案]A探究点二中美关系正常化史料一1971年7月,①尼克松在堪萨斯城重申他的意见,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西欧、日本、中国以及苏联和美国,在本世纪1/3时间里,这五支力量将成为决定未来的中心。——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在这个世纪,实行过去失败了的任何政策都是不行的,遏制已过时。”“在美苏进行对抗的同时,美国可能需要在中国问题上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尼克松史料二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②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建交公报》思考:(1)“尼克松……认为现在已有五个世界实力中心”这句话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何种趋势?(2)结合史料二,说明与《中美联合公报》相比,《中美建交公报》在内容上有何发展。(3)根据史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改善。[信息解读]史料一:尼克松政府认识到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认识到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致力于中美关系的改善。①说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这是促使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因素。史料二:美国政府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这是中美改善关系和建立外交关系的基本前提。②表明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中美建交的重要前提,说明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提示](1)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依然存在,但同时呈现多极化趋势。(2)美国从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含糊态度到“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的明确立场,是一个进步。(3)体现了两国领导人的远见和卓识;国家利益超越了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是外交的重要考量;两国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美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