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 单元活动 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活动学会自然地理野外考察[自读教材·填要点]一、野外考察的目的1.提高地理实践能力。2.训练地理综合思维。3.培养协作精神。二、野外考察的一般步骤1.选定考察地点2.搜集相关文献资料(1)方式:查阅文献、上网搜索。(2)目的:对拟考察地点与区域的情况以及___有个初步的认知。3.规划考察路线,选取观察点位(1)规划路线原则:便捷、安全、自然地理现象具有性。(2)选取观察点位:选在观察对象发生的界限前后。自然地理人类活动显著变化典型4.确定考察时间(1)确定原则:安全第一、易于考察。(2)时间选取:①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区域:选择或初冬。②高海拔、高纬度地区:选择夏季或。5.准备考察装备6.野外实地考察7.总结分析考察成果深秋初秋[知识勾连·成体系]问题探究怎样进行野外考察基础考点[思考探究]黄土高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总面积约64万km2。暑假某中学高二年级组织地理研学团队到黄土高原进行研学活动。下面左图是黄土高原某处的景观图,右图是该研学团队绘制的黄土高原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探究1]分析按怎样的地貌观察顺序观察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提示:先观察视野内黄土高原整体地貌状况,再观察并描述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黄土沟谷等更小的地貌。最后得出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探究2]说明右图中b、c坡坡度大小。并分析怎样开发利用这两处坡?提示:b坡等高线密集,坡度大,实行封坡育林育草;c坡等高线稀疏,坡度小,可修筑梯田加以利用。[探究3]甲、乙、丙三处哪一处适合建窑洞?提示:主要观察三地的高度、坡度和坡向,丙处与甲处相比,丙处位于阳坡,采光条件好;位于冬季风背风坡,防寒条件好。丙处与乙处相比,丙处位于山脊,海拔较高,不易积水。所以,丙处适合建窑洞。[系统认知]1.熟悉野外考察的目的,体现地理核心素养2.完善野外考察步骤,获最佳考察体验[集训冲关]1.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顺序,说法错误的是()A.观察地貌,宜选择视野广阔之地B.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C.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D.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解析:观察地貌,应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答案:B2.对下列地区的野外考察内容,适合选择在冬季进行的是()A.内蒙古草原的草类生长状况B.杭州西湖地区的植被分布状况C.济南南部山区的河流分布状况D.东北长白山地区的积雪分布状况解析: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有降雪。答案:D如图是游客近期拍到的张家界市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据考证,3.8亿年前,这一带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据此完成3~4题。3.构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岩石是()A.侵入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4.武陵源风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是()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B.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D.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外力侵蚀解析:第3题,石英砂岩为沉积岩,故B正确。第4题,由材料“3.8亿年前,这一带是近陆浅海,后经河流带来的泥沙在此堆积,形成石英砂岩”可知,该地貌景观的形成首先是沉积作用形成石英砂岩,然后地壳抬升,海洋变成陆地,最后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群峰竞秀的美景。故D正确答案:3.B4.D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