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2页课程导学第3页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矛盾的含义、同一性和斗争性以及普遍性与特殊性2.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3.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学精神: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政治认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第4页第5页1.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2.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2)方法论要求: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第6页3.矛盾的特殊性(1)原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第7页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1)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方法论的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第8页基础研读第9页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______________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________。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和趋势。(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第10页(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________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②斗争性________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点拨】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第11页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__________;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__________。(2)方法论要求: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要________矛盾,分析矛盾,________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第12页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__________各有其特点。主要有三种情形: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________和________上有不同的矛盾。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____________也各有其特殊性。(2)方法论要求:________________。第13页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________。一方面,普遍性________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________。第14页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________,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________。【点拨】我们在正确认识事物时,既要从事物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的指导下研究事物的特殊性,也就是要遵循特殊—普遍—特殊的认识过程。第15页自我校对一、1.对立和统一关系对立统一2.(1)相互吸引、相互联结(2)相互排斥、相互对立(3)对立寓于二、1.(1)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承认勇于揭露2.(1)每一个侧面不同过程阶段两个不同方面(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1)相互联结寓于(2)相互转化4.精髓哲学基础理论依据第16页1.矛盾的双方就是对立和统一。()【分析】事物包含两个方面,两个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称为矛盾。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第17页2.差异就是矛盾。()【分析】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与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任何事物之间都有差异,但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矛盾。×第18页3.矛盾双方的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分析】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只说对立推动事物的发展或只说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都是错误的。×第19页4.事事有矛盾,因此,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分析】“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第20页5.矛盾特殊性寓于矛盾普遍性之中(或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第21页知能综合第22页知识点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情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23页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土地难题。一方面我们要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供应;另一方面我们还必须要保障城镇化发展的必要用地,促进科学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大土地管控力度,而现实却是,每年国家分配的用地指标,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缺口。为此我们应着力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一方面要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着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用地再开发,对存量用地和增量用地实行差别化管理;另一方面,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农村土地整治深入开展。第24页►问题探究: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谈谈你如何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土地两难选择?第25页【答案】(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的土地两难选择即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体现。(2)矛盾的同一性表现之一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于土地难题而言,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遵循规律,是可以解决土地问题的,既可以坚守耕地红线又可以保障城镇化必要用地。第26页(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坚守耕地红线和保障城镇化发展必要用地的斗争体现了矛盾的斗争性。(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正是因为两难选择的对立,对我们的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我们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土地问题。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第27页准确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统一性)斗争性(对立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区别条件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第28页【特别提醒】(1)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当作是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是矛盾的另一方。(2)“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都包含着矛盾,而不是说每一事物同所有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未处于统一体中,就不构成现实的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时,才能构成矛盾关系。第29页(3)“三个不能”:①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不能等同于哲学上的矛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②不能认为矛盾越少越好。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③不能认为矛盾就是事物内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斗争的关系。此观点的不足之处是只看到了矛盾的斗争性,而忽视了矛盾的同一性。第30页2019年中美两国迎来了双方关系发展的“不惑之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B.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C.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D.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转化第31页【解析】A项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B项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C项正确,“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经历了从隔绝到接触的转变,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前进,历史充分证明,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中美关系的发展体现了矛盾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D项错误,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相互转化。故选C项。【答案】C第32页习近平用“亲”“清”两字阐明了新型政商关系。对领导干部而言,“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但有人认为,要想做到“亲”就不可能做到“清”;同样,要想做到“清”就不可能真正“亲”。该观点错在没有看到()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第33页③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是解决问题的前提④把握对立和统一是处理一切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34页【解析】该观点没有看到“亲”和“清”是对立统一的,只看到二者的对立而没有看到二者的统一,用对立代替同一,没有看到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可以实现相互转化,①②符合题意;③与材料不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答案】A第35页知识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情景2019年3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第36页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传统印象中,思政课都是以课枯燥、不易理解著称。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思政课还需要以更加接地气的形式融入思政理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入脑”“入心”的目的。►问题探究:结合材料,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样开好思政课。第37页【答案】(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开好思政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