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时政透视2019年2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离不开法治,改革开放越深入越要强调法治。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全面依法治国迈出新的步伐【热点聚焦】会议指出,委员会确定的年度工作任务基本完成,宪法学习宣传教育落点实、效果好,一批涉及高质量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法治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全面依法治国迈出新的步伐。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断提出新问题和新要求,推动了法治建设规划的不断完善。2.真理具有条件性和具体性,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适应新时代改革开放的需要,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知识连线】3.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要根据发展形势去扎扎实实把全面依法治国推向前进,确保制度设计行得通、真管用,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推动实践的发展。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保障和服务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1.我国当前的很多经济政策或法规,是多次调研、多次讨论、多次修改的结果,是在原有的经济政策或法规基础上的进一步调整、完善,通过更新的内容实现更好的发展。从认识论角度看,这一过程表明()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②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认识只有在不断推翻中向前发展④认识过程是反复性和无限性的统一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创新预测】【答案】C解析:②属于唯物论,不符合设问要求的认识论范畴;③错误,认识不一定非要在推翻中向前发展;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C。2.党的十八大以来,依法治国的格局实现了重大转型升级,即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的升级,从建设法律体系到建设法治体系的升级,从法律大国到法治强国的升级……这都为建设法治中国的高远目标奠定了扎实基础。这说明了()①真理面前人人平等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真理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被推翻的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C解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选;材料表明全面依法治国是历史地发展着的,这体现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正确;不同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容不同,这说明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③正确;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不断被推翻的过程,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C。3.中国的发展奔腾向前,执政者对法治的理解不断加深。1997年9月,“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写进了党的十五大报告。1999年3月召开的第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成为一项鲜明的宪法原则。党的十六大提出让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把法治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党的十九大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标志着我们党治国理政顶层设计达到了新高度。结合材料,请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知识说明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深化过程。【答案】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②认识具有无限性。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和深化的。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党对依法治国的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地向前发展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