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八 书信 第2课 答司马谏议书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课*答司马谏议书专题八书信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别馆寒砧,孤城画角,一派秋声入寥廓。——《千秋岁引》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一、字词积累1.字音强聒.(ɡuō)壬.(rén)人胥.(xū)怨者膏.(ɡāo)泽怨谤.(bànɡ)会晤.(wù)重.(chónɡ)念卤.(lǔ)莽2.通假字①于反复不宜卤.莽________________②不复一一自辨.________________通“鲁”,粗野通“辩”,辩解3.一词多义(1)恤①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___________________(2)度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__________________②度.义而后动__________________③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______________⑤春风不度.玉门关______________⑥崔九堂前几度.闻________________动词,担忧,忧虑动词,体恤,爱怜名词,法令,计划动词,估量,考虑名词,计量长短的标准名词,制度动词,过量词,次,回(3)固①则固.前知其如此也______________②汝心之固.,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③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④乃辞谢,固.请_________________⑤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_____________(4)见①冀君实或见.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见.渔人,乃大惊______________③于是入朝见.威王____________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________________副词,本来形容词,顽固动词,巩固副词,坚决,坚持副词,原来用在动词前,有称代动词,看见动词,拜见动词,召见,接见表被动,被作用,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5)修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乃重修.岳阳楼______________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_______________④是以圣人不期修.古_____________⑤臣修.身洁行数十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①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__________________②公车特.征拜郎中_______________③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__________________动词,修正,修订动词,修建形容词,长,高动词,学习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修副词,只是,只有副词,特地名词,三岁的兽4.词类活用①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________________②同俗自媚于众为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是.而不见可悔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做形容词作名词,好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正确5.古今异义①故今具道所以..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________________今义:指小或少。③故略上报..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向上级汇报;刊登在报纸上。……的原因。谦辞,用于自称。写回信。6.文言句式(1)______________①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②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2)______________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二、文学常识1.走近作者见“专题四《游褒禅山记》”2.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身为参知政事(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年,司马光(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所以称为“司马谏议”)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三千三百多字的长信,列举了实施新法的弊端,要王安石废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是作者的复信。3.相关知识“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一、结构图解①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②全文驳斥的重点,逐点驳斥对方谬论,表明自己的立场。③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结束全文。二、内容研读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明确]人“习于苟且”;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皇上“欲变此”。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明确](1)天下人“怨谤”;众人“汹汹然”。(2)他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等问题王安石在文中是怎么解释的?原因是什么?[明确]这些做法其实是“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这样做的原因是“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明确]王安石的态度:坚持变法,义无反顾。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变法受阻的原因: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5.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逐条驳斥对方的?[明确]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由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是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于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宏伟的韬略。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的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是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对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改变自己变法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三、主旨归纳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四、写法鉴赏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2.驳论有力,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依据,表示自己不因流言蜚语而有所动摇,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定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3.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之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是因为: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足。第二,擅用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宜,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比如说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如果您批评我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