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地之子半棵树边界望乡怀念洛夫想到了你,如咀嚼五香蚕豆般想起你的诗句。最初的记忆是在边界,你们说着说着,就跨越了几十年来到落马洲,边界望乡,望深圳的福田与水围,你无法越界,像一朵在四月仅存的杜鹃在界碑后面咯血。故国的山水在望远镜中放大,伸手之时却幻成了一掌的冷雾。诗的年代已经过去,满怀生存的欲望,我曾走过深圳,走过福田,走过水围,却看不到你诗中的那只白鹭飞过水田。当时读你的《水祭》是偶然,因为喜欢它淡淡如烟的忧愁,喜欢你描绘的凄美意境。我用心地背诵在心。如今却怎么也记不真切了,只记住了头尾的章节,中间只剩下模糊的意象。那本丢失的诗集不知在哪里流浪?即便翻遍所有可找的地方也没能再找到你这怀人的诗篇,我满心惆怅,总是午夜梦回时怀念那段读诗的日子,揣想那枝白色的水仙花伸出温婉的手如何牵人涉江而过。六月的黄昏像你说的是一本凄美的书,我终于知道隔日摆放在阳台将要凋谢的喜水花卉原来就是水仙花,花已枯萎,我努力劝服自己不必伤感。咀嚼你的诗,一连串诗句的意象纷至沓来。留下一首洛夫的诗,和所有喜欢他的人共同怀念:风自南来/吹动李贺踽踽独骑的晚铃/苦苦地挣扎、找寻/为寻找苏小小墓前的一滴清泪/为寻找一柄削去不平的吴钩/念,天地有情/换来的却是渐远渐轻的波声。郑敏,1920年生,福建闽侯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郑敏与陈敬容、唐湜、杜运燮、杭约赫、唐祈、袁可嘉、穆旦、辛笛等八位诗人合称为“九叶诗人”。著有诗集《诗集1942—1947》《寻觅集》《早晨,我在雨里采花》及诗合集《九叶集》。作者介绍李广田(1906—1968),字洗岑,曾用笔名黎地、曦晨等。山东邹平人。1923年考入济南第一师范,1929年考入北大外语系预科,先后在《华北日报》副刊和《现代》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后与同学卞之琳和哲学系的何其芳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被人称为“汉园三诗人”。他是中国现代优秀的散文作家之一。有散文集《画廊集》《灌木集》《银狐集》,另有长篇小说《引力》,文学评论集《诗的艺术》等。牛汉,1923年生,原名史成汉,曾用笔名谷风,山西定襄人,蒙古族。现为中国诗歌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全国名誉委员。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在祖国面前》《温泉》《爱与歌》《蚯蚓和羽毛》《牛汉抒情诗选》,散文集《童年牧歌》《萤火集》,诗论集《学诗手记》《梦游人说诗》等。洛夫,1928年生,原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人。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1973年曾任教东吴大学外文系。1954年与张默、痖弦共同创办《创世纪》诗刊,并任总编辑多年,对台湾现代诗的发展影响深远,作品被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文字,并收入各种大型诗选,包括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众荷喧哗》《因为风的缘故》《月光房子》《漂木》等,诗论集《诗人之镜》《洛夫诗论选集》,译著有《雨果传》。1.《金黄的稻束》深受诗人里尔克影响和西方音乐、绘画熏陶的郑敏,具有诗人的敏感和哲人的气质,善于从客观事物引发深思,通过生动丰富的形象,展开浮想联翩的画幅,把读者引入深沉的境界。《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雕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内涵的诗意。背景解读2.《地之子》这是一首“作为人子的深情”的恋歌。作者以舒缓而庄重的笔调把对大地母亲的一往情深传达得炽烈而深沉。这里的土地,含义已超出了自身,成了祖国、母亲乃至人世间的指代。正是基于这种乡土自然人文景观,诗人才触摸到了乡土古朴而悲凉、美丽又忧伤的灵魂内核,以一扇扇诗的窗口透析了现代乡土以及“地之子”自身的精神脉动与生命情韵,并且在现代诗歌中,在歌唱乡土的绵延精神的音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当现代诗派诗人们纷纷迷醉于自我生存的精细文雅时,李广田却固执地扎根土地,以乡土之境折射农人心曲与现实风云,并踏实地靠近了乡土本质。3.《半棵树》《半棵树》是1972年在湖北咸宁文化部“五七”干校,诗人牛汉看到同是“下放”的冯雪峰瘦削的形象受触发而写的。这“半棵树”可以说是暗指冯雪峰,但又不完全是。这首诗的象征意味极其鲜明,它象征着那些桀骜不驯的生命,象征着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4.《边界望乡》洛夫早年为超现实主义诗人,表现手法近乎魔幻,曾被诗坛誉为“诗魔”。台湾出版的《中国当代十大诗人选集》如此评价他:“从明朗到艰涩,又从艰涩返回明朗,洛夫在自我否定与肯定的追求中,表现出惊人的韧性,他对语言的锤炼,意象的营造,以及从现实中发掘超现实的诗情,乃得以奠定其独特的风格,其世界之广阔、思想之深致、表现手法之繁复多变,可能无出其右者。”吴三连文艺奖的评语对他更为肯定:“自《魔歌》以后,风格渐渐转变,由繁复趋于简洁,由激动趋于静观,师承古典而落实生活,成熟之艺术已臻虚实相生、动静皆宜之境地。他的诗直探万物之本质,穷究生命之意义,且对中国文字锤炼有功。”汉园三诗人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特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重以诗歌传达独特的气质:何其芳的诗歌主要表现青年人朦胧的理想和淡淡的忧伤;知识链接李广田的诗歌,风格质朴,蕴藉深沉;卞之琳的诗歌善于在不露声色中抒发深沉的情感与哲理,对现代诗歌的客观化、非个人化等艺术手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文字奇巧。从诗歌流派整体分类上看,汉园三诗人属于中国现代派诗群。1936年3月,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丛书之一的《汉园集》出版了,在诗坛上引起很大的轰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此,汉园三诗人的名字便确立下来,以其经久不衰的张力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即便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当年那三颗年轻的心灵的美丽与新鲜。字音树巅.()襁褓..()()咯.血()鹧鸪..()()贲.张()惊蛰.()diānqiǎnɡbǎokǎzhèɡūbēnzhé字形壤攘蛰蜇挺铤土壤攘除惊蛰海蜇挺立铤而走险近义词辨析1.抵御·防御“抵御”与“防御”二者在抵挡、抵抗这点上词义是一样的。不同点在于,“抵御”着重于抵抗,“防御”着重于防备。例句:①我们无法抵御..甜蜜的诱惑,就像白雪公主注定会接过那只苹果。②一般说来消灭敌人是主要的,进攻对战争起决定作用;但是,当保存军力成为影响战争胜负的关键时,防御..也起决定性的作用。2.整合·整治两个词都有整理组合的意思。“整合”着重于几种关系的调整、组合,“整治”着重于整理、修理。例句:①中国装备制造业重组和整合..的计划被迫再次修改。②公司为了给广大业主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近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各小区进行了整治..改造工作。1.贲张:扩张、膨胀。2.襁褓: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知识链接1.《金黄的稻束》中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生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2.《地之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土地的火热感情,充溢了对土地的爱恋和感恩。反映了他初期构成的理想主义人生观念。3.《半棵树》这首诗的三、四节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试做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句以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半棵树的形象:被雷电劈掉了半边,遭受了命运重大的打击,但残损的身躯却依然挺立,“春天来到的时候”,依然“长满了青青的枝叶”,依然把日子过得朝气蓬勃,毫不随便,毫不颓废。这种手法不动声色地表现出半棵树坚韧的斗志与顽强的生命力,读之让人唏嘘动容。4.《边界望乡》中写到“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该怎么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当故乡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诗人心跳加快,故而以“心跳”的距离写自己“近乡情更怯”的心理,但故乡却只能在自己的视线里,可望而不可即,这种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感受比单纯的思念更让人痛苦。宛如是这眼前之山飞来,狠狠地撞在“我”的心口,把我“撞成”“内伤”,从而形象地显示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与悲苦。结构图示金黄的稻束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母亲的伟大、静默→广大劳动者的形象和人类的思想1.《金黄的稻束》本诗以收割后田里“金黄的稻束”为主题意象,通过黄昏之中的满月、树巅、远山等意象展开联想和想象,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表现了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深思。2.《地之子》本诗从浓烈的泥土芳香中,显露出深厚的生命力量。它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故土的美好感情,表明了作者不求奢华、唯愿踏踏实实地去寻求人生意义的严肃生活态度。主旨归纳3.《半棵树》本诗以一棵被二月的雷电“齐楂楂劈掉了半边”的树为中心意象,通过写它的不屈与抗争,表现了秉守正道、维护尊严的知识分子不屈的抗争精神与韧性的战斗传统。同时通过“雷电从远远的天边就盯住了它”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深深的忧患意识。4.《边界望乡》本诗写了诗人参观落马洲边界时,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通过杜鹃、白鹭、鹧鸪等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成功地运用对比和比喻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因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国情怀。1.《金黄的稻束》中“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提示“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且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这个意象不仅真,而且美,它属于一个带有玄想性质的“瞬间”,这种“瞬间”却构成了自足的诗的永恒,启示人们重新思考平凡与伟大的关系。2.下面的诗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收到了什么样的艺术效果?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提示修辞手法解析艺术效果比喻把“稻束”比喻成“无数个疲倦的母亲”和静默的“雕像”。从不同角度对稻束的内涵和形象进行了刻画,具体、生动。对比同时把上述两个形象放到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母亲的疲倦、无言、坚忍与美丽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沉思,给人以视觉和情感的冲击。3.如何理解《地之子》诗中的“大地”?提示这“大地”可以理解为诗人赖以成长生活的故乡家园,广袤富饶的土地;也可理解为养育自己的祖国母亲,具有深厚的文明积累的民族土壤;也可以理解为生生不息的包含了全部意义的人间。4.如何理解《地之子》诗的结语“因为住在天国时,/便失掉了天国,/且失掉了我的母亲,这土地”?提示诗人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一样从大地母亲的怀中吸取信念和力量,只要与大地母亲接触,他便力量无穷,所向无敌;而一旦被对手举到空中,他就失去了力量。诗人用反衬跌宕的艺术手法,进一步肯定自己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