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一粒沙里见世界合欢树◎国学诵读《论语》选读之论道德修养篇(一)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曾子①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②。”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③报怨,以德报德。”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注】①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弟子。②以友辅仁:朋友之间彼此砥砺德行,培养仁德。③直:正直。【解读】曾参是孔子晚年招收的弟子,儒学造诣极深,在孔门弟子中第一个打出“仁以为己任”的旗帜。他认为“夫子之道”一以贯之的纲领就是“忠恕”,而孔子本人也向子贡说过“恕”是可以终身奉行的。问题在于,忠是忠,恕是恕,忠恕为二,如何一以贯之?原来,在孔子那里,包括仁在内的道德有一个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方法论。孟子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这一方法的实际运用。◎语林撷英一、名篇名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史铁生)二、隽言妙语史铁生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冷静和坦然。(《〈我与地坛〉读后感》)一、读对字音1.单音字敷.(fū)虔.诚(qián)瘫.痪(tān)惊惶.(huáng)兆.头(zhào)2.多音字扫扫.兴(sǎo)呛够呛.(qiàng)扫.帚(sào)呛.着(qiāng)倒倒.茶(dào)叨念叨.(dao)倒.班(dǎo)叨.扰(tāo)二、写对字形jiǎo(侥)幸富ráo(饶)妖ráo(娆)kuà(胯)骨kuà(挎)包纨kù(绔)后huǐ(悔)huì(诲)人不倦风雨如huì(晦)shì(侍)弄等dài(待)针jiǔ(灸)zhì(炙)烤三、用对词语1.年轻年青年轻:表示年纪不大(多指十几岁至二十几岁);也指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可表示人的心态,还指国家、组织等成立不久。年青:表示处在青少年时期,只表示人的年龄。2.偶尔偶然偶尔:多从主观角度说,指次数少。偶然:多从客观角度说,指事理上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的;超出一般规律的(跟“必然”相对)。◎作者卡片姓名史铁生生卒年1951-2010籍贯北京相关资料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上山下乡运动展开,自愿到陕北延安农村插队。1969年4月因腰腿病返京治病,6月回村,生产队关照让其担任饲养员,放牛喂牛。1971年9月史铁生腰疼加重,回北京治病。1972年1月5日入住北京友谊医院,一年有半,治疗结束之时即轮椅生涯开始之日。1974年,到某街道工厂做工。相关资料1981年,因患肾病回家疗养。后从事写作。1998年,被确诊为尿毒症,需隔日透析以维持生命。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等,散文集《答自己问》,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背景呈现本文的这棵合欢树并不是一棵平常的树,它牵系着史铁生母子之间的深情,真可谓是:“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而作者以“合欢树”为题想必是为了借“合欢”寄托他们母子之间无法实现的遗憾,在这样一欢一悲的两极间,那份母子深情更令人为之震撼。1.结构图示2.本文围绕“合欢树”写了哪些事情?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以及作者怎样的情感?[点拨]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出母亲的回忆。②“我”腿残疾,母亲帮“我”寻医问药。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④母亲照料合欢树。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这些事写出了母亲的聪明、美丽、善良,表现了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永远的歉疚。1.阅读课文1~5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所在段落人生节点“我”母亲的反应“我”的反应母亲的状态1十岁①作文比赛得第一急着说她自己②扫兴/装作不注意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所在段落人生节点“我”母亲的反应“我”的反应母亲的状态2、3二十岁双腿残废③为我治病,鼓励我写作,对我的腿抱了希望一心只想写小说/不在乎自己这条命④不年轻,有了白发4、5三十岁第一篇小说发表⑤已不在人世另一篇小说获奖⑥心烦,躲出去,迷迷糊糊听到回答,得到一点安慰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2.阅读课文6~10段,完成下面的表格。所在段落人生节点合欢树母亲的反应8二十多岁被认为是“含羞草”,其实是合欢树①为“我”找工作,在路边挖了棵“含羞草”②第二年没发芽叹息,舍不得扔第三年长叶茂盛③高兴,常去侍弄④第四年移栽窗前念叨何时开花第五年搬家被遗忘所在段落人生节点合欢树母亲的反应9三十岁开花10⑤年年开花,长到房高1.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合欢树的象征意义。角度分析意义作者与作者的经历相似,都得到母亲的呵护和濡养象征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母亲没能看到亲手培育的希望,合欢树融入了母亲的辛勤、慈爱、希望无私母爱的象征2.合欢树与母亲、与“我”有着怎样的关系?[点拨](1)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子的疼爱融入到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作者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2)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作者的绵绵情思,将与之永远“合欢”与共存。(3)合欢树融入了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疚之情。母亲为他付出太多太多,牺牲了一个正常女人所追求的事业、生活和爱情。如果自己不残疾的话,母亲的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样子。合欢树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及他人。(4)母亲的去世让人悲伤,合欢树里有作者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伤,传递出人事代谢的无奈之感。但深挚的母爱却始终温暖鼓舞着作者,感伤过后对生活充满更坚定的信念。本文是一篇表现母爱的优美散文。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母亲生前的事,后一部分写母亲逝世后的事;前者以写“人”为主,后者以写“树”为主。两大部分有机结合,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和对母爱的高度赞美。1.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品析]双腿残疾是儿子的悲剧,更是母亲的灾难。两条腿残废后,母亲东奔西走,全副心思都放在给儿子治病上,最大的心愿是把儿子的病治好,当腿好无望后,母亲又鼓励儿子写小说。现在自己终于在文学上闯出一条路,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自己的成就和母亲的离世构成鲜明的对比,对比中蕴含着一个儿子深沉的悲痛和无尽的遗憾。2.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品析]儿子身残心苦,痛不欲生,母亲其实更是生不如死。这几句心理描写,通过自问自答,充分表现了儿子对母亲备受煎熬的心灵苦痛的深刻理解,表明作者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让母亲“气得够呛”的顽童和被命运击昏了头的莽撞青年了,他已经长大成熟并能理解母亲了。1.运用象征,抒发情感文中的合欢树具有象征意义。合欢树既象征母亲也象征作者。合欢树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是母爱的象征和化身。合欢树从弱小到花繁叶茂则象征了作者的成长,这些象征手法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无私母爱的赞美之情。2.对比鲜明,凸显母爱文章通过儿子与母亲的对比来表现母爱。如“我”双腿残废之后心情沮丧,对母亲四处奔波的辛苦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当发生危险之后,“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却“惊惶了几个月”,差点发疯。这些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母爱的博大、深厚与无私。3.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如文章结尾处的心理描写,“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这种细腻而深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合欢树的特殊情感,合欢树是母爱的化身,这是别人永远无法知道和理解的。心理描写,细腻准确,生动传神,又合情合理,使文章读来回味无穷。[学以致用]请用心理描写的手法,写一个作文片段,300字左右。答案:(示例)不想刚走来,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样混帐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之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选自《红楼梦》)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考点解说]“文章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在体现。作者表达思想,要遵循一定的条理(顺序),如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关联等。这种对作品的整体规划,就是作品的结构,即对写作材料的组织和安排。理清线索、梳理思路,是散文阅读的重要环节,线索、思路又是散文的骨架所在,因而常受命题者的青睐。梳理文章的线索、整体思路,分析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便成为整理思路类结构题考查的一个重点。[考情回顾]在高考命题中,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往往在小处着眼,试题很少从全篇出题,而是选择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来考查。除此之外,高考还会关注两点:一是文章的总体布局、选材特点及文章线索,二是作品中穿插材料的作用。[文本回扣]全文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间段:母亲生前与母亲逝世之后。在写母亲生前场景的时候,作者以十年为一个分界线,描述了大量母子相伴的生活细节:10岁时候的“我”是一个聪明而调皮的小男孩,作文写得好,年轻的母亲居然还不服气——盎然童趣由此跃然纸上;20岁时,“我”双腿残废了,已经不年轻的母亲用尽一切心思与命运抗争,然而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相混杂的现实将母子俩捆绑在一起;30岁时,“我”终于走出了命运的低谷,然而母亲已乘鹤西去……三个场景,三种情形,三种心绪,“我”由一个不懂事的小男孩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把握自己生活的铮铮汉子,母亲的潜移默化之功不可忽视;母亲历尽沧桑,默默地将命运对于儿子的沉重打击转移到自己身上,母爱日趋博大深沉。[典例展示](2017·高考北京卷)文章叙写了玛丽亚·索、乌热尔图和走出山林的人们。请分别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作者这样构思体现了怎样的匠心?答:相关文段:文本见散文部分第三单元《都江堰》一课“领悟发现案”中的“相关文段”。[解析]该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及文本结构的把握能力。题干中“他们”具体指玛丽亚·索、乌热尔图、走出山林的人们。概括他们各自“根河之恋”的表现可从文本中三、四段,六、七段及八段以后进行概括即可。根据前一问可分析构思特点是选用了具有不同时代特色的人物。[答案]表现:①玛丽亚·索:与根河和森林相守一生;②乌热尔图:辞官返乡,创作大量作品,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③走出山林的人们:不忘根河,勇敢热情地接受了新生活。匠心:作者选择了不同时代、不同生活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完整地表现出了鄂温克人依恋“根河”、坚守根河精神的主旨。[技法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