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第一单元[基础自主学习区]一、认字音窘.态(jiǒnɡ)脾.气(pí)调羹.(ɡēnɡ)贩.卖(fàn)腋.下(yè)阖.眼(hé)踌躇..(chóu)(chú)荸荠..(bí)(qi)茎.干(jīnɡ)门闩.(shuān)琐.事(suǒ)解剖.(pōu)嘈.杂(cáo)旷.代(kuànɡ)毡.帽(zhān)疙.瘩(ɡē)水门汀.(tīnɡ)细腻.(nì)虔.诚(qián)捕.捉(bǔ)混混.沌(hùn)混.蛋(hún)弄弄.堂(lònɡ)弄.饭(nònɡ)校校.样(jiào)学校.(xiào)煞煞.白(shà)煞.尾(shā)闷闷.热(mēn)苦闷.(mèn)佣雇佣.(yōnɡ)佣.金(yònɡ)强勉强.(qiǎnɡ)倔强.(jiànɡ)叨叨.唠(dāo)叨.扰(tāo)二、记字形wěn(紊)乱柳xù(絮)正kǎi(楷)kāi(揩)油huàn(幻)想yòu(幼)稚咳sou(嗽)shù(漱)口搭shàn(讪)shān(舢)板大ɡài(概)kǎi(慨)叹遭yānɡ(殃)yānɡ(秧)歌dān(耽)误虎视dāndān(眈)(眈)疲juàn(倦)quán(蜷)缩ɡǔ(蛊)惑酒zhōnɡ(盅)清xī(晰)xī(淅)沥哮chuǎn(喘)tuān(湍)急三、辨词义1.暴发爆发[辨一辨]暴发:①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②指洪水、疾病突然发作。爆发:①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如:火山爆发。②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正当新一轮中东战争_____之际,沙特等国新一轮中东呼吸综合征也迅速_____,大部分患者并非接触骆驼感染,而是在医院被传染的。爆发暴发2.因缘姻缘[辨一辨]因缘: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条件或力量。姻缘:婚姻的缘分。《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是木石前盟(前世缘),也是一种男女_____,但两人之间,有一种还债的_____在里面,结出的果实就是“花落人亡两不知”。姻缘因缘3.寂寥寂寞[辨一辨]寂寥:寂静;空旷。多用来形容环境。寂寞:孤单冷清。多用来形容心情。①幽静而_____的小巷一曲一折地向更深处延伸,两边,隐藏在树影深处的,是一栋一栋的老建筑。②11月11日,光棍节。这一天,单身一族在做些什么呢?是独自_____,还是在这个日子里告别单身?寂寥寂寞四、积词语[背一背]1.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注意:“恶”读“wù”,不读“è”。2.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3.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然,是,对。表示不同意或否定。4.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褒义词,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注意:和“处心积虑”相区别,“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5.隔三差五:每隔不久,时常。注意:“隔三差五”也写作“隔三岔五”。[练一练]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正误。1.“台独”政客,最担心最害怕的,莫过于中国历史文化,所以,他们呕心沥血....地要把这些内容,用“台独”基本教义的内容取代。()2.很多读者如今对小说敬而远之....的原因在于当代小说创作的整体滑坡,但其实更在于我们的阅读经验乃至阅读理论的匮乏。()3.不少党员干部对不良酒风的祸害缺乏必要的警惕,甚至极个别人颇不.以为然...。殊不知,酒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党风,党风连着民风。()答案:1.×。“呕心沥血”多含褒义,此处犯了褒贬误用的错误,可改为“处心积虑”。2.√。“敬而远之”指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用在此处与语境相符。3.×。“不以为然”和“不以为意”都含有轻视的意味,易混淆。“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根据语境该用“不以为意”。[课文助读预习区]◎作者简介“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简介:萧红,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在黑龙江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的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后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来到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贡献:长篇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其中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被香港“亚洲文坛”评为“20世纪中文小说百强”第九位。评价: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她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背景回放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瓣心香1934年10月初,萧军、萧红给远在上海的鲁迅写信,请教写作的事情。鲁迅10月9日就回了信,并表示愿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为萧红审阅小说《生死场》。1934年11月30日,鲁迅在上海一家咖啡店里会见了萧军、萧红,从此,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私人感情。1936年10月,萧红得知鲁迅逝世的消息后万分悲痛,却写不出一个文字来纪念他——她不能接受鲁迅先生去世的现实。直到1939年10月,萧红才在重庆完成了两万四千字的长篇回忆录——《回忆鲁迅先生》,作为她纪念鲁迅逝世三周年的一瓣心香。◎传主掠影一、走近传主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支持者,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一)家世鲁迅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新台门周家。周家做官经商,人丁昌盛,至鲁迅出世,周家已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大户。鲁迅的祖父周福清是清同治十年(1871)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由翰林改官,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后在北京任内阁中书,对鲁迅教育十分开通。鲁迅的父亲周伯宜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鲁迅的母亲鲁瑞是绍兴当地举人鲁希曾孙女,思想颇为开通,没念过书,但以自修达到能够看书的能力。(二)求学经历1892年正月,12岁时,就读私塾三味书屋。1898年4月,就读南京水师学堂,第二年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1902年1月,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1902年3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4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1904年8月,往仙台入医科专门学校肄业。1906年7月,在东京研究文艺,弃医从文。(三)回国任教年份经历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授课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年份经历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四)病逝上海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上万名民众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五)文学成就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作品曾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其主要作品有:类别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六)人物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二、传主逸事鲁迅轶事三则(一)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同泳。鲁迅看不惯,说:“同学同泳,偶尔皮肉相触,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同吸着天地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简直淆乱乾坤。还不如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说着还模拟戴着防毒面具走路状。听讲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二)有一次,鲁迅的侄女在鲁迅家做客,吃晚饭时,她问道:“你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那么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鲁迅问道。“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侄女说。“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的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鲁迅说。(三)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了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为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的好,我以后再写,免得有人说鲁迅来到广州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能力出第二期了。”文学社青年说。“要刊物销路好很容易,”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1.通读全文,说说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明确]从这篇回忆录来看,鲁迅留给我们的总体印象应先是“伟大”,再到“平凡”,然后再到“伟大”。2.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鲁迅形象的?[明确]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人之夫的鲁迅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人之友的鲁迅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慈祥宽厚的长者;一个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战士;一个不卑不亢的学者生活中的鲁迅萧红眼中的鲁迅一家之主的鲁迅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和蔼宽厚、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老人生活之主的鲁迅潇洒、轻松、生活化、幽默、风趣、好玩的师长1.“鲁迅先生在北平教书时……全智者的催逼”一段运用了怎样的叙事方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明确](1)插叙;(2)这段插叙突出了鲁迅先生一贯认真、严肃而又不失平和的性格特点,从而使鲁迅先生的形象更加丰满。2.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你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明确]热情、和蔼、有耐心。3.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对此你有什么新的理解?[明确]作者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更好地突出鲁迅的高大形象。4.描写阳光跳跃、麻雀飞来飞去、小孩子唧喳,其作用是什么?[明确]①是鲁迅病中求好的良好愿望的象征;②反衬鲁迅病后的寂寞;③用夏天的到来反映时光的流逝。5.文章最后为什么突出具体的时间?[明确]①写出了鲁迅生命的最后时刻的状态;②表达了对鲁迅去世的悲痛心情。1.本文的传主是鲁迅先生,作者却用很多笔墨写了鲁迅的妻子许广平先生,这是为什么?[名师指津]作者善于通过侧面描写来刻画传主的形象,写许广平对鲁迅的介绍,更能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他的另一面。[我的理解]这是一种侧面描写。本文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双线结构。因为许先生与鲁迅先生朝夕相处,对鲁迅先生的生活起居十分了解,借许先生的口来介绍鲁迅先生,既弥补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了解的不足,又能真实地再现鲁迅先生的很多生活片段,令人信服。2.作为一篇回忆录,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传主个性的?请谈一下你的看法。[名师指津]这篇传记的作者善于捕捉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生活细节来写,将对鲁迅的敬仰之情融入其中,在叙事的同时恰如其分地表达出对鲁迅的无限深情。作答时,可着眼于这一点。[我的理解]这篇回忆录,主要是拾取鲁迅生活中的诸多平凡的细节来展示真实的鲁迅,展现鲁迅先生平和的一面。作者也怀着一颗敬仰的心去叙述,语言朴素,几乎没有华丽的辞藻,作者像坐在读者对面娓娓叙述关于鲁迅的故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