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名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释义:想要自己立得住,也要使别人立得住;想要自己通达,也要使别人通达。运用:中巴要弘义融利,实现共同发展。中华文化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坚持正确义利观,帮助巴基斯坦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巴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要发挥走廊建设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形成“1+4”合作布局。走廊规划和布局要兼顾巴基斯坦各地区,让发展成果惠及巴基斯坦全体人民,进而惠及本地区各国人民。——习近平主席在巴基斯坦议会的演讲一、字音辨识好.古(hào)十室之邑.(yì)吾语.女(yù)葸.(xǐ)竭.其力(jié)陈亢.(kànɡ)二、通假字1.女.闻六言六蔽矣乎__________________2.好知.不好学___________________3.今也则亡.___________________4.弟子入则孝,出则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通“汝”,你“知”通“智”,聪明“亡”通“无”,没有“弟”同“悌”,敬爱兄长,泛指敬重年长的人三、一词多义1.好①好.仁不好学______________②秦氏有好.女________________③外结好.孙权______________2.过①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______②过.故人庄______________③乘白马而过.关________________动词,喜欢形容词,容貌美丽形容词,友好动词,犯错误动词,拜访动词,走过,经过3.居①居.!吾语女______________②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③不有居.者,谁守社稷______________④居.职任事之日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迁①不迁.怒,不贰过______________②再迁.为太史令______________③然后掩捕而迁.之______________动词,坐动词,居住动词,留动词,处在某种地位或某个地方动词,转移动词,调动官职动词,流放5.为①民斯为.下矣______________②弟子孰为.好学______________③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④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______________⑤吾属今为.之虏矣______________⑥古之学者为.己______________⑦何以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词,成为判断词,是动词,认为动词,治理介词,被动词,为了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四、词类活用1.贤.贤易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就有道而正.焉___________________3.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动词,尊重、崇尚形容词作动词,匡正形容词作动词,疏远,这里指不偏爱五、古今异义1.恭而无礼..则劳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没有礼貌。2.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学生或徒弟。不拿礼来节制。年轻人。3.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学习文科。4.尝独立..,鲤趋而过庭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不依靠他人。学习礼乐制度和文化知识。一个人站着。六、特殊句式1.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______________2.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七、熟语积累1.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2.困而学之: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3.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八、名句积累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本课所录选文紧紧围绕“好学”展开,既阐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阐述了好学的种种表现。通过孔子的言论,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孔子把道德修养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将道德修养作为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衡量是否好学的重要标准。孔子的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1.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赏析]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拿礼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百姓就不会不厚道。”表面看来孔子是在说明“礼”的重要性,其实是在证明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礼”是道德的重要内容,而孔子所强调的学习就是一种道德修养,所以“礼”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六艺”中“礼”是其一。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赏析]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勉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能称为喜欢学习了。”本则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赏析]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重犯早已犯过的错误。孔子在所处的时代,能看到“不迁怒,不贰过”的高贵性,并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把这六个字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伟人的眼光。作为人生重要的修养,自己不高兴,脾气就发到毫不相干的人身上,不能自省自讼,即为迁怒于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重复犯同一错误,就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了。这六个字作为君子最高的操守,我们应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尽量在生活中少走弯路。1.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我非生而知之者”?[明确]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哪怕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十分好学,表明他承认他的德行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非“生而知之者”。2.选文3,孔子为什么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明确]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突出学习的巨大作用。3.选文5,是证明“礼”的重要性吗?[明确]表面看来是证明“礼”的重要性,其实是在证明学习的重要性,因为“礼”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而孔子所说的学习就是一种道德修养。4.选文6,子夏提出的四点与孔子的观点是否一致?[明确]子夏提出的四点都是道德修养,与现在所说的学习知识与技能没有太大的联系,但他把能做到这四点的人,看成是学习过的人,这就与孔子的观点一致了。“贤贤易色”这四个字,内涵丰富,请结合课文和生活现实进行分析。[明确]“贤贤易色”四个字,有好几种解释,但核心观点都一样,就是要转变好色的心理,任人唯贤,尊贤用能。事实上人人都有好色之心,往往看到具有好的容貌的人,就喜欢亲近,而忽视道德问题。子夏提醒我们,择友、择妻、用人都要把人的这种不好的欲望消除。只有消除欲望,才能理性起来,才能把人看准。因为“贤贤易色”后面三句是侍奉父母,服务君上,结交朋友,所以很多人认为“贤贤易色”专指对待妻子,对妻子要以品德为重,不要只看其容貌。这样解释也是通顺的。不过,“贤贤易色”这四个字可以扩而充之,只要是选择人,无论是妻子还是朋友,上级还是下属,都要有如此的态度。这种理性的态度,就是最大的学问。反过来,没有深厚的学问,也是很难理性起来的。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生下来就有知识的人),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是上等的;学了然后知道的人,是次一等的;遇到困惑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去学习,这种人是再次一等的;遇到困惑而不学习,这种人斯为下矣!”就是下等的了!”困:遇到困惑。斯:代词,这。下:下等的。(《论语·季氏》)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敏以求之者也。”(文化)、勤勉地去追求它的人。”好(hào):喜欢。敏:勤勉。(《论语·述而》)3.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孔子说:“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有像我孔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丘一样忠厚诚实的人,只是比不上我孔丘喜欢学习啊。”之:前者为助词“的”,后者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邑:这里指人聚居的地方。(《论语·公冶长》)4.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个字六种弊病吗?”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女:通“汝”。六言:六个字,指下文说到的“仁”“知”“信”“直”“勇”“刚”。六蔽:六种弊病。蔽,指不能通明而滞于一域。对曰:“未也。”(仲由)回答:“没有啊。”“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孔子道:)“坐下!我告诉你:一味喜欢仁而不喜欢学,它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的弊病是愚蠢;一味喜欢聪明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放浪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而没有准则;一味喜欢诚信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害人害己;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一味喜欢耿直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因急切而伤害人;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一味喜欢勇猛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乱、闯祸;好刚不好学,其弊也一味喜欢刚强而不喜欢学,它的弊病是狂妄而不知道天狂。”高地厚。”居:坐。语(yù):告诉。荡:放浪而无所持守。贼:害、危害。绞:急切,不容忍而伤人。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论语·阳货》)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孔子说:“一味谦恭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很辛苦;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一味慎重而不拿礼来节制,就会畏首畏尾;一味勇猛而不礼则乱,直而无礼拿礼来节制,就会犯上作乱、闯祸;一味直率而不拿礼来则绞。君子笃于亲,节制,就会急切而伤害人。在上位的人对父母、亲族笃厚,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那么老百姓就会兴起仁厚之风;(在上位的人)不遗弃旧交,则民不偷。”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不厚道。”劳:辛劳、辛苦。葸(xǐ):畏惧。故旧:旧交、老友。偷:浅薄、不厚道。(《论语·泰伯》)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子夏说:“尊重有才有德的人而看轻女色;侍奉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能够竭尽自己的力量;侍奉君上,能够贡献自己的身家性命;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跟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有信用:这种人虽然说没学习,我也一谓之学矣。”定说他学习了。”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是动词,尊重、崇尚;后一个“贤”是名词,有才有德的人。事:侍奉。虽:虽然。(《论语·学而》)7.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孔子说:“品德高尚的人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安逸,勤勉于做事而谨慎于言谈,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了。”正:匡正、纠正。就:动词,接近、靠近。(《论语·学而》)8.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鲁哀公问道:“你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有一个叫颜回的好学,不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不重犯早先犯过的错误,他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就没有好学的了,未闻好学者也。”再没听说过好学的人了。”孰:疑问代词,谁,哪一个。亡:通“无”,没有。(《论语·雍也》)9.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自己(增加学识、今之学者为人。”修养道德),现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