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之问”与“创新能力培养”四川师范大学教科院吴定初Email:wudingchu@sina.com生前多次向温总理(2003年始任国务院总理)提出“钱学森之问”:(2005.7.29,2007.8.3,2008.8.2,2009.8.6)、(四、五、六、八)背景钱学森(1911-2009)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病榻上度过,但他时刻不忘杰出人才的培养。温家宝(2010.5.4.):“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2009年9月4日,温总理考察北京35中时曾说:多次看望钱先生,给他汇报科技工作,他说你们做得都很好,我都赞成,“然后,他转过话题就说,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话他给我讲过五六遍”。一、关于“钱学森之问”二、中国教育的现状三、关于“创新能力培养”一、关于“钱学森之问”本身(一)问了些什么(What)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2、“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3、2005年温家宝看望钱学森,钱老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二)发问的选择(When&Who)1、时机:为什么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人在离世前,最后的遗言往往无所顾忌、一吐为快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中国特色:老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说真话2、为什么向温家宝发问类似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其他人提出过,也许是人微言轻,不值得理会。现在由钱学森提出,分量自然不同,而且还要等到临去世才提出来,就显得格外悲壮、沉重。被媒体称之为“钱学森之问”的教育“天问”,不仅萦绕在钱学森和温总理心头,也是教育界同仁乃至全社会共同的困惑。“钱学森之问”有解吗?(三)钱学森是否有答案(How)钱永刚:钱学森心中已有答案钱永刚说,自己不知父亲“为什么提出‘钱学森之问’”,但相信“大师之问,答案已然在大师心中”。摘自李皖婷《记者对话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钱学森之问”答案已然在大师心中》,《市场星报》2011年9月18日钱永刚:困惑?钱永刚在谈到“钱学森之问”时说,“父亲求学时,国家虽然贫弱,却培养了许多杰出人才,今天各方面条件都有所改善,教育却成为了短板,难以培养出大师级的人才。”摘自王俊《“钱学森之问”有答案?》,《新安晚报》2011年9月18日A4版刘道玉:中国大学百年中有三段“美丽的大学”一、五四运动后到解放前的30多年。从蔡元培等人的办学理念就可发现,那时的大学以追求高深学问为己任。最典型是西南联大,尽管条件极其艰苦但却最美丽。8年办学,师生中涌现了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3个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个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171个两院院士。二、解放以后到1956年。新中国大学史上短暂的美丽。那时真是党风、民风、学风最好的时候,进了大学就犹如进入梦想剧场。每个人都有理想,不是要当爱因斯坦就是诺贝尔,要么就是居里夫人。同学之间没有互相猜疑,亲密无间。三、1980年到1987年。这是新中国高等教育的黄金时代。在国家改革开放总方针的号召下,人们解放思想,大干快上。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称当代大学乱脏臭)。摘自胡赳赳采访整理《刘道玉:从改革者到批判者》,《新周刊》2010年12期民间认识问题本身似乎不难。论据:有关“方案”多多答易行难钱学森内心或许有答案;只是他没有说,或许是不能说、不便说。人们讨论“钱学森之问”,不能直击时弊,明确指出问题的焦点、中国教育的症结,人人都欲言又止、想讲又不敢讲真话,答非所问,或许才是“钱学森之问”得以产生的土壤。华裔学者杨佩昌说“钱学森之问”据说中国有一个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中国60年出不了顶尖的人才?许多学者研究去研究来搞不明白,教育官员们想破头也没有得到答案。其实,问题有那么复杂吗?你只要转脸往德国看一看不就明白了?除了自由、独立的科研环境之外,德国学者对学术研究的敬畏、淡定、执着和较真也密不可分。摘自杨佩昌《为何?“钱学森之问”在德国不是问题》,《羊城晚报》2013年4月13日第B07版“钱学森之问”刺痛何处建国60余年来,我们从未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13亿人的大国来说,是很难接受的事实。摘自陈清梅等《追寻“钱学森之问”》,《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12期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有人统计,一个国家平均在建国后30年之内获得首枚诺贝尔奖牌,而新中国建立已50年,却至今与此项学术界的最高荣誉无缘。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询问:什么时候中国能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摘自祁晓冬《中国与诺贝尔经济学奖无缘?》,《光明日报》2000年1月18日第2版我们离诺贝尔科技奖项仍很远至于那些认为“钱学森之问”已经过时,认为诺贝尔奖也不过如此,以后自然就该轮到中国的简单想法,不仅是对诺奖的玷污,更是对国情的无知或自欺欺人。作为对国人“诺贝尔奖情结”的回应,强调以平常心看待诺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仍要看到,在科技领域,中国离诺贝尔奖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钱学森去世前提出“钱学森之问”的苦心,是直指我们的大学培养体制和科技创新机制的。就算钱学森再世,此次莫言获奖,大概也抚慰不了钱老心中的困惑和遗憾吧。(《光明日报》2012年10月16日2版,罗容海文)透过“钱学森之问”这一事实,我们发现,似乎有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在教育过程中把杰出人才“一网打尽”而不曾有“漏网之鱼”。这张“大网”似乎是无形的,因为我们看不到。这张“大网”又是有形的,因为“钱学森之问”告诉我们“大网”是存在的。“大网”的“面积”很大,因为60年余年来我们未培养出一位杰出人才;“大网”的“网眼”很细,因为任何一个杰出人才都不能“漏出”。摘自陈清梅等《追寻“钱学森之问”》,《教育科学研究》2012.12二、中国教育的现状奈施比特:教育是中国社会中最保守的领域之一未来学家奈施比特(JohnNaisbitt)在其《中国大趋势》中评价中国教育的现状:“教育是中国社会中最保守的领域之一。中国教育体制相当严苛,过于强调尊师重道,太少鼓励个人自信;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太少鼓励创新”。……“这可不是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沃土”。中国教育的结果上幼儿园把天真弄丢了,上小学把童年弄丢了,上初中把快乐弄丢了,上高中把思想弄丢了,上大学把追求弄丢了,毕业后把专业弄丢了,工作后把锋芒弄丢了,……当官后把灵魂弄丢了。1-6岁说真话,7-12岁开始说谎话,13-22岁学习说假话,23岁以后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缺乏质疑和批判精神杨福家:“钱学森之问”的深层次原因2013年6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福家在武昌理工学院做了题为“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报告。其中解读“钱学森之问”时,杨福家说:要把学生教好,政府有责任,学校、教师有责任,学生自己也有责任……中国传统教育不允许学生对老师质疑,学生缺乏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是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人民网武汉2013年6月20日电)。98.9%受访者:当下年轻人缺少质疑精神孙震《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日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等单位最近发起的一项调查(5617人参与)显示,98.9%的受访者觉得当下青少年缺少质疑精神。为什么?调查显示,53.7%的受访者认为是家长爱养“乖孩子”;53.0%的受访者认为是学校不鼓励质疑;52.4%的受访者认为应试教育体制唯成绩论英雄。其他原因还有“整个社会都缺乏质疑精神”(49.4%)和“在当下,质疑成本很高”(28.2%)等。幼儿园蹦蹦跳跳的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总不停地追问大人“为什么”。“为什么晚上天空布满星星”、“为什么考试考不好就没有希望了”……梁秋丽《爸爸妈妈最难回答的问题》中国妇女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一辑(十)性第一节(五)生命起源妈妈,我是怎么来的?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怎么吃饭呢?我能待在妈妈的肚子里不出来吗?妈妈,世界上的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只有女孩才能生小宝宝?为什么结婚以后才会生宝宝?随着孩子入学、年级升高,他们慢慢变得不愿发问,举手发言也少了。孩子不再独立思考、不再愿意口头表达、不再善于互相配合,原因?孩子敢于评价权威有一次女儿看唐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正好标题的字都认识,她像见到老朋友似的点点头说:“哦,这也是王维的”。我教她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讲到一半,她说“王维的诗,也不是都好”。我说怎么不好?她说:“不押韵”。我一看,还真是不押韵。当天晚上,她突发感慨“李白这个人,写诗还是可以的”。我问为什么,她说“起码比王维押韵”。我后来一想,李白的诗不管多么清浅通俗,还真都押韵。我发现女儿能讲出一些我没想到的道理,因为我讲诗词讲了多年,对大家难免心怀敬畏,却失去了一个孩子对诗词的遴选标准。摘自《于丹谈家庭教育:孩子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解放日报》2011年7月17日“解放周末”(二)缺乏想象力21个国家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重庆晚报》(2010年11月24日):2009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在全球调查了21个国家,“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此外,在中国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而希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只占14.9%。无名抽象画“你看它像什么”:调查孩子和成年人想象力小孩:一切皆有可能在重庆南坪实验小学:孩子们看着这幅图画大声嚷嚷开了。“好像一只漂亮的金鱼在水里游”!“不是,是一只猫头鹰在树上打瞌睡”。“我看是神兽金刚吧”!……在1年级8班,10名刚满6岁的小朋友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眼中的这幅画,结果得出“外星人”、“动物园”等8个答案。还有小朋友特别指出“这是画的两头牛,人们正在进行斗牛比赛”,还一边指着图画,一边说这里是什么,那里是什么,描绘出一幅活生生的斗牛图。成人:大半说是人脸在重庆工商大学:10名大学生“研究”了这幅图,6人回答是“人脸”、“人头”、“鬼脸”等,2人回答是“河流”,2人回答是“马”和“瀑布”。在南坪步行街:十多名三四十岁的路人,一半以上都说是“人脸”。有位张先生说,“这个有什么好看的,就是一个调色板打倒了”。有位高女士看了半天,肯定地说:“就是一个人在流眼泪”。专家:画无标准答案这幅画说是什么像什么,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但成年人“正是因为一种寻找标准答案的心理”,都去猜测标准答案,因此得不到比孩子更多的答案。重庆一中学教师说,想象力本来不应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相反,因为经历得更多,看到的更多,成年人应该比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问题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一直教孩子寻找标准答案,束缚他们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家长都不允许孩子有异常的想法,慢慢地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中国教育的问题显而易见:给你一个“0”,在数学课上只能是零,在英语课上只能是“o”,不能有别的答案。挑战了老师的权威,便会受到这种或那种训导,中国孩子受教育的路径,就是在填鸭式死记硬背中“装满知识”的过程。案例: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北京的黄先生是一个机关干部,有个女儿上小学。照理说,辅导小学的女儿黄先生不在话下,但和标准答案比起来,他却感觉非常乏力。“老师让孩子用‘活泼’造句,她写‘鱼儿在水里游,水很活泼’,我看了之后表扬女儿想象力挺丰富,拟人的手法也很新颖。结果到了老师是那儿,得到的却是红叉”。摘自孙震《98.9%受访者:当下年轻人缺少质疑精神》《中国青年报》2013年7月日版(三)缺乏创新思维能力刘道玉前不久指出:中国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在世界名列前茅,但学习能力却很靠后,这与中国教育的“游戏规则”不无关系。“中国教育训练了一批批很会考试的机器人”。中国教育的“游戏规则”强调知识传授,孩子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每个阶段都伴随着考试,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