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思考的窑洞梁衡走近作者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现任《人民曰报》副总编辑。作品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词》、《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师范和大学课本。尤其是他的作品《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大无大有周恩来》及《觅渡》、《走近政治》等以“红色经典”著称的文集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永不会忘记。“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人和事。或者再扩大一点,从广义上说,是指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曾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和事。如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重要事件、纪念地等事物,作为经典,值得人们反复记诵,永远纪念。比如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这些伟人,又比如延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作者语录红色经典作品是政治性题材。政治是关系全社会的大事,是与每个社会成员密切相关的为最大多数人所关注的事。我一贯主张写大事、大情、大理。要让普通读者理解政治,接受政治,必须借助文学的力量,遵循文学创作的规律。写好这种文章,功夫在文章之外,是政治修养、历史知识、文学修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合力。毛泽东16岁时作《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介绍你所知道的毛泽东。项羽《虞兮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经典帝王诗词经典帝王诗词黄巢《菊花》: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净带黄金甲。赵匡胤《初日诗》:欲出未出光邋遢,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老赵还咏过月亮:未离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万国明。李煜《咏扇》中一联: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经典帝王诗词朱元璋: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脚,恐踏山河社稷穿。朱允炆《新月》: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恨?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朱元璋出了个“风吹马尾千条线”的上联,朱允炆对:雨打羊毛一片毡。朱棣对:日照龙鳞万点金。经典帝王诗词袁世凯《登楼》: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思考:你认为毛泽东与上述帝王有何不同?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在陕北,随处可见依山而建的窑洞,一孔孔、一排排,构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窑洞多是在深厚的黄土断崖壁上挖掘而成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冬暧夏凉,建造方便,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按构筑方式可分为三种:靠崖窑、平地窑、锢窑;按质地可分为石窑、砖窑和土窑。大小不等,一般宽3—4米,深7—8米。说说窑洞这事儿在陕北,一户农家根据人口的多少,可挖三至五个窑洞,一般分有卧房、厨房、书房。窑洞前有宽敞的院落,用来晾晒农作物和节日活动时用。院落中放有碾子、石磨、纺车等生活用具。碾子和石磨是把粮食加工成面粉的农用工具,碾子用来轨米,磨用于磨面。同时,它们也是崇拜的信物,碾子被称为“青龙”,石磨被称为“白虎”。在陕北,无论婚丧嫁娶时都要在上面蒙上一块红布,以表示驱邪。纺车是人类最早“穿衣”必不可少的工具。毛泽东在窑洞中写作毛泽东和妻儿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在窑洞前打乒乓球认认这些字词萦绕伫立络绎不绝运筹帷幄掂量晤谈礼贤下士受益匪浅永葆炕边三顾茅庐如获至宝逮捕咋不精兵简政实事求是酿造敦煌成竹在胸思考•1、为什么说延安的窑洞是“思考的窑洞”?找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因为这窑洞里住过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毛泽东,窑洞既是中国革命的指挥部,又是毛泽东的书房,毛泽东在这里酿造他的思想;那些体现他思想的,并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过决定性作用的许多文章,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延安窑洞成了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思考•2、延安的窑洞有什么寓意或作用?•(1)这窑洞首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窑洞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展示才华思考写作的辉煌时期;•(3)窑洞还是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源泉,它体现着人与大地的联系,延安岁月是毛泽东以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地。思考3、请结合课文,分析毛泽东的形象:毛泽东既有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大气磅礴、决胜千里的非凡气魄、坚韧毅力,又有作为一个思想家实事求是的谦虚作风,还有一份凡人的荡气回肠的浓浓的人情味,主要体现在他对待事业,对待知识,对待同志和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思考•4、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第一部分总领全文,引出描写对象——延安的窑洞。第二部分具体写延安窑洞,突出其“思考”的特点,展示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延安窑洞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老师点评:本来是非常坚硬、很难写好的政治题材,因着作者选择了比较柔软、较富人性的独特视角,情感和思考的空间就豁然开阔起来,这样就容易触及到历史和人物的偏僻角落,进而发挥散文自由挥洒的长处;作者所追求的“大事、大情、大理”,也因着有了这个视角,容易从史实的拘泥中跳脱出来,找到思考的新意。试分析作者在课文中是如何做到情与理的交融的?•在情理的交融上,梁衡也工于经营。代表性的作品是《觅渡,觅渡,渡何处的?》,他把历史迷离的真相、人物真实内心(理)和作者感伤的叹息(情)交织在一起,充分探寻瞿秋白纵横交错的复杂内心,从而达到了同类散文少有的感人深度。在梁衡的政治散文里,有不少过于绝对的结论性话语,它放在政治论文里或许是合适的,但放在散文里,就会限制自由想象的空间,也会缩小情感张弛的弹性,从而使得作品的文学性减弱,作品的精神指向性过于单一。例如:“中国历史上有无数个名人,但没有谁能像诸葛亮这样引起人们长久不衰的怀念。”(《武侯祠:一千七百年的沉思》)“人来人去,政权更替,这种戏演了几千年,但真正把私心减到最小最小,把公心推到最大最大的只有共产党和它的领袖们。”(《红毛线,蓝毛线》)你能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吗?唯物质生活的最简最陋,才激励共产党的领袖们以最大的热忱,最坚忍的毅力,最谦虚的作风,去作最切实际的思考。老师点评:•试想,散文里如果充满了“没有谁”、“最”、“只有”、“唯……才……”、“第一受苦人”、“第一人”这样不容置疑的、绝对的话语,那就势必对读者的阅读接受造成压迫,直至排斥。况且,绝对的话语也多有武断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