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体验情感第3课论握手◎诗海拾贝投宋于庭翔凤[注]龚自珍游山五岳东道主,拥书百城南面王。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注】宋于庭翔凤:即宋翔凤(1776-1860),字于庭,江苏长洲(今苏州)人,1800年(嘉庆五年)举人,官至宝庆府同知。是著名学者、诗人、古文家,与龚自珍、林则徐等人交往颇洽。【赏析】宋翔凤与龚自珍同为常州经学大家庄绍祖之外甥,又常出入段玉裁之门,自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相识之后,二人情谊笃厚。这首诗作于1822年(道光二年),是龚自珍赠翔凤的所有作品中最富有情韵、令人感动的一首。前两句一突出宋氏之洒脱,一突出宋氏之博雅,为后文之千古名句铺设前提。“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意思浅近,但情意深长,“在成千上万的人群中,很幸运地与你握了一下手,使我的衣袖直到三年后还留有香气”。描写对某人的敬仰尊崇,一次握手,衣袖三年留有余香。从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龚自珍怀着一颗极挚诚、极热切的赤子之心。能于举世庸冗喑哑之中,觅得一可以倾诉衷肠的知音人,他是不吝惜吐露自己难以压抑的欣喜和赞美的。◎语林撷英礼仪名言1.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2.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3.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4.不学礼,无以立。——孔子5.礼者,敬人也。——孔子6.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7.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9.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曲礼》10.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11.在美的方面,相貌之美,高于色泽之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之美,又高于相貌之美。——培根12.在宴席上最让人开胃的就是主人的礼节。——莎士比亚13.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14.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15.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作者卡片姓名莱·亨特国籍英国生卒年1784-1859相关资料英国著名散文家、评论家、诗人,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之一。主要作品有《里米尼的故事》《想象与幻想》《智慧与幽默》等◎背景呈现握手之礼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在狩猎和战争时代,人们手上经常拿着石块或棍棒等武器。他们遇见陌生人时,如果大家都无恶意,就要放下手中的东西,并摊开手掌,让对方抚摸自己的手掌心,表示手中没有藏武器,这便是握手之礼的起源。今天,握手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礼仪,人与人之间、团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都赋予其丰富的内涵。作者正是基于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握手动作,阐述了自己对交往中人们应有的礼仪的正确理解。◎知识链接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1.字音辨识(1)单音字肺腑.(fǔ)谦卑.(bēi)履.行(lǚ)窘.状(jiǒnɡ)胸襟.(jīn)淑.女(shū)(2)多音字佛仿佛.fú模模.样mú佛.像fó模.范mó量思量.liɑnɡ解解.释jiě数量.liànɡ押解.jiè2.字形辨认ào(傲)岸áo(遨)游áo(翱)翔wǎn(挽)手分miǎn(娩)安yì(逸)zhì(挚)友高qínɡ(擎)pān(攀)附kuì(溃)烂kuì(馈)赠jīn(矜)持青青子jīn(衿)ɡān(尴)尬门kǎn(槛)3.词语释义(1)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2)萍水相逢: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3)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么说,仍然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4)翻然悔悟:形容转变得很快,指思想完全转变,彻底醒悟。4.词义辨析(1)现丑献丑现丑:出丑,丢人。献丑:谦辞,用于向人表演技能或写作时,表示自己的能力差。(2)格格不入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1.本文议论了几种握手的情形?[我的理解]三种情形:无论亲疏,不分场合,见手即握;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游移不定;自视清高,姿态傲岸,视己手若金玉。2.作者较倾向于哪种“握手”?[我的理解]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3.文脉图示论握手两种失态的握手热情握手唯诺谦卑更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热情友善应当被奉为至理(论点)两位先生对“握手”的变化及其心态1.作者是怎样围绕“握手”展开议论的?[名师指津]概括每一段的意思,并说明每一段分别阐释了“握手”的哪一方面即可。概括意思要注意结合段首语句。[我的理解]首先提出生活中两种握手的失态,一是热情的握手,一是唯诺谦卑的握手;然后作者提出对两种握手的看法,明确提出“我倒更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热情友善应当被奉为至理”等观点,并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以两位先生握手的变化为例,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2.第二段中“对方的手不知为何只有矜持,甚至显得忧郁”“这情形颇似挽着一位陌生的淑女就座”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分别根据题干中的“矜持”“忧郁”和“颇似”确定修辞手法。[我的理解]分别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与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之人握手的尴尬情形。3.文中提到的“握手”的两种失态现象,具体表现、给人印象及其实质是什么?[名师指津]答题区间集中在第一、二段,按照失态现象的类型和表现、给人印象、实质的顺序各找出相应语句加以概括即可。[我的理解]失态现象具体表现给人印象实质一概热情式神态:一脸殷勤,笑容可掬仿佛是天下最密不可分的挚友萍水相逢之人(过于张扬外露)语言:幸会似为肺腑之言,好像对方是刚自遥远沙漠归来的老友失态现象具体表现给人印象实质欲伸欲缩式神态: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游移不定好像是手指发炎溃烂,羞于现丑与他人格格不入(过于内敛畏缩)(对待别人的握手)像是怕你对他施行恶作剧;(让你感觉)颇似挽着一位陌生的淑女就座4.作者在文章的第三段中,为什么说“更倾向于与人热情握手”?[名师指津]正面分析“与人热情握手”的实质和效果,反面分析“不善与人握手”的实质即可。段中有相应的语句,可供借鉴。[我的理解]在作者看来,“握手时的热情并非全然出自真诚,但它至少创造了和睦的气氛”,而且真诚与和睦难以区分,更没有区分的必要,只要与人友善、热情,就符合接人待物的要求,就符合生活的逻辑,这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修养。从另一个角度看,不善于与人握手,一般不是稳重谨慎,而是缺乏殷勤灵动,缺乏对他人的信任,内心藏有一种傲气。5.文章最后列举两位不愿与人握手的先生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名师指津]注意分析其结果和实质。[我的理解]①说明与人热情握手的重要及不与人热情握手或许会遭到世人的指责;②说明不与人热情握手的根源是傲气、缺乏殷勤灵动、缺乏对他人的信任。6.文章结尾写两位“胸襟宽厚的先生”握手的变化,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名师指津]要注意结合“热情亲切”和“堂堂正正”等字眼分析作者对二者的态度。[我的理解]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以幽默的笔调写了两位先生对握手的看法和态度的转变,起初他们很少握手,谨言慎行,差点遭到人们的“报复”,于是一位翻然改变,变得与人热情相握,另一位则变本加厉,“姿态更是冷傲”,我行我素。作者虽然欣赏第一位先生的变化,但对第二位先生,作者说“倒也显堂堂正正,免去许多非议妄言”,体现出一种包容宽厚的态度。7.作为议论性散文的代表,本文在选材上有何特色?[名师指津]注意分析“握手”这一生活实例论据起到的论证作用。[我的理解]本文属议论性散文,为了表达作者的见解,主要选用了“握手”这一生活细节(几种握手的情形、两位先生因人们对其握手态度不满而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为论据,明辨事理,加强议论,充满理趣。本文在语言上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举例加以说明。[名师指津]从表达情感和运用的技巧方面指出语言特色。[我的理解]本文在语言上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议论与抒情紧密结合,二是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采用富有情感的语言,除以理服人外还力图以情感人。例如:“一些人唯诺谦卑,手欲伸欲缩,游移不定,好像是手指发炎溃烂,羞于现丑。”这句话中,作者描述了某些人在握手问题上的胆怯情形,然后用“好像是手指发炎溃烂”表明其批判态度,情感鲜明。在阐述与这类人握手后的感受时,作者幽默地说:“这情形颇似挽着一位陌生的淑女就座。”语言生动形象,而又不乏讽刺意味,字里行间表明作者对这类人的揶揄之情。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写法指导议论性散文是高考中比较容易得分的文体,写作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三点:1.议论性散文在写作上较为自由,它不需要像议论文那样步步为营,循规蹈矩,它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也可以抒情,但要注意在形象中传达道理,在抒情中渗透观点。2.议论性散文仍然属于议论文,它具有议论性,所以要观点明朗,态度鲜明,不能像一般散文那样含蓄蕴藉。虽然不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但仍然需要情与理的紧密结合。3.议论性散文的内容展开,重目的而不拘泥于形式。它首先有说理的内在目的,然后或在叙事中寄托这种目的,或在抒情中点化这种目的。◎范文示例一个崇高的目标,经过不懈的努力,就会成为壮举。主观能动性能使我们积极地改造熟悉的世界:瓦特面对熟悉的部件,改造出工业革命的龙头——蒸汽机;居里夫人面对熟悉的反应堆,提炼出放射性元素镭;富兰克林面对熟悉的风筝,证实了雷电的本质;西门子面对熟悉的电磁理论,制造出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面对熟悉的事物,人类需要动手实践,给它带来新的动力。握手,不仅是一种礼节握手,是一种礼节,它在不同场合、不同情形里可以表示支持、信任、鼓励、安慰、道谢等多种不同的意思,是沟通心灵、交流感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握手,也不仅仅是一种礼节,它更应该是我们在交际时的一种基本素质,因为它不仅仅体现着你的文明素养,更能于简单的一握之中,向人们传达你的友善和热情。正像海伦·凯勒说的那样:“我握住冷冰冰的手指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而有些人充满阳光,使你感到温暖。”我们为什么不用阳光一样的热情去接待、温暖别人,更温暖自己呢?◎适用话题握手梁实秋西装革履我们都可以忍受,简便易行而且惠而不费的握手我们当然无须反对。不过有几种人,若和他握手,会感觉痛苦。第一是做大官或自以为做大官者,那只手不好握。他常常挺着胸膛,伸出一只巨灵之掌,两眼望青天,等趁你上去握的时候,他的手仍是直僵地伸着,他并不握,他等着你来握。你事前不知道他是如此爱惜气力,所以不免要热心地迎上去握,结果是孤掌难鸣,冷涔涔地讨一场没趣。而且你还要及早罢手,赶快撒手,因为这时候他的身体已转向另一个人去,他预备把那巨灵之掌给另一个人去握——不是握,是摸。对付这样的人只有一个办法,便是,你也伸出一只巨灵之掌,你也别握,和他作“打花巴掌”状,看谁先握谁!另一种人过犹不及。他握着你的四根手指,恶狠狠地一挤,使你痛彻肺腑,如果没有寒暄笑语皆以俱来,你会误以为他是要和你角力。这种人通常有耐久力,你入了他的掌握,休想逃脱出来。如果你和他很有交情,久别重逢,情不自禁,你的关节虽然痛些,我相信你会原谅他的。不过通常握手用力最大者,往往交情最浅。他是要在向你施压力的时候使你发生一种错觉,以为此人待我特善。其实他是握谁的手都是一样卖力的。如果此人曾在某机关做过干事之类,必能一面握手,一面在你的肩头重重地拍一下子,“哈喽,哈喽,怎样啊?”单就握手时的触觉而论,大概愉快时刻不会太多。春笋般的纤纤玉指,世上本来少有,更难得一握,我们常握的倒是些冬笋或笋干之类,虽然上面更常有蔻丹的点缀,反倒还不如熊掌。狄更斯笔下的《大卫·科波菲尔》里的乌利亚,他的手也是令人不能忘的,永远是湿津津的、冷冰冰的,握上去像是五条鳝鱼。手脏一点无妨,因为握着无暇检验,唯独带液体的手不好握,因为事后不便即揩,事前更不便先给他揩。“有一桩事,男人站着做,女人坐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