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百丈山记第一单元第一单元水口行舟朱熹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第一单元【赏析】这首诗初看是一首旅游之作,实则蕴含着作者坎坷的仕途经历。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第二年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这年春天,朱熹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抵达水口时,有感而作。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卷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青山绿水是永远长存的。从中可以看出,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以平常心,冷静地面对现实,执着自己的信念。第一单元【思考】这首诗表面写景,实则蕴含了一种哲理,请简要说明。【提示】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作者卡片]姓名朱熹生卒年1130-1200字号称谓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籍贯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主要成就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宋代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晦庵词》《论语集注》《朱子大全》[写作背景]百丈山在福建建阳县东北,是一处绝美的风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的夏天,朱熹与刘充父、刘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同游百丈山。“皆赋诗,以纪其胜”,复又“叙次其详如此”,诗文并作,以记其游览之乐,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作者没有把笔墨花在记述出游的时间、行程等方面,而是着力于描写百丈山的优美风景。文章开门见山,从“山之胜盖自此始”写起,到“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内容集中,结构紧凑。一、字音磴.(dènɡ)淙.(cónɡ)瞰.(kàn)庵.(ān)卑庳.(bì)石罅.(xià)潺.潺(chán)瀵.涌(fèn)二、通假字以纪.其胜______________纪,通“记”三、一词多义(1)度①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____________②商君佐之,内立法度.____________③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____________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____________动词,通过名词,制度动词,度量动词,估量(2)临①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____________②平原君家楼临.民家__________________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____________(3)益①终夕潺潺,久而益.悲____________②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____________③少益.耆食,和于身也______________介词,面对动词,接近,将近动词,到达副词,更加名词,好处副词,渐渐地四、词类活用①循磴而东.,即得小涧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水皆清澈,自高.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乃壁.其后无所睹____________________④独夜.卧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出山门而东.十许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日光烛.之,璀璨夺目____________________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形容词用作名词,高处名词用作动词,筑壁名词用作状语,在晚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名词用作动词,照耀五、古今异义①阁据其上流..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上游;指较高的社会地位。②左控.垂崖古义:______今义:控制。河流的上方。临。六、特殊句式①判断句乃为前所谓小涧者(……者)②状语后置句而作神祠于其东(应为“于其东而作神祠”)百丈山记1.单刀直入,直逼山之胜景2.发现小溪,听水声度过石梁,得山门再度石梁,见水源夜宿小阁,爱其幽幽美3.石台东南,见瀑布巧借日光,写形色晨昏对比,写变化台东神祠,险奇绝壮美4.交代同游者,概括全文1.文章在引导读者游览百丈山时,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的?[我的理解]作者的确是一位相当高明的导游,他明确告诉了我们何处有美景。文章第四段中“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这是作者游后的结句,也是对全文内容的总括。这个总结句承前面的文字,何处可观,何处不足观,是分后总述。这样全文便形成这样的特点:作者的游览路线总体是向东的,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这一直线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可观与不可观的对比性结构,使全文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2.为什么作者笔下的山能写得极具层次感?[我的理解]作者先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从缺口中遥望远山;然后作者又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相组合,形成了一幅层次感极强的图画。接着作者以固定的景点,用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观,构思两幅图画,进一步渲染了壮美的特征。前者突出的是色彩绚烂美,后者凸现的则是云海的变幻美。这样,在作者详尽描述的百丈山景中就兼具了险奇、幽静、五彩、飞动、变幻等诸种美的形态。3.本文在结构上具有哪些特点?[我的理解]文章的叙述方法基本上是移步换景,以游踪为线索直叙写来。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穿着上述的可观和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有迹可循,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如果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第四节与前文描述内在的这种结构呼应的特点,你就能发现前文作者对景物的描写,脉络非常清晰。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攀登百丈山三里多路,右边是又深又险的山谷,百丈山:位于福建建阳县东北。许:约计的数量。俯:屈身,低头。绝壑:又深又险的山谷。左控垂崖,叠石左临悬崖绝壁,垒叠石头为磴,作为阶梯,控:临。叠石为磴:垒叠石头作为阶梯。十余级乃得度,经过十多级才能通过,山之胜盖自此始。山上美景也从此处开始。乃:才,就,副词。度:通过。胜:美景。盖:大概。循磴而东,即得小涧,沿着石阶向东走,就可以见到一个小溪涧,循:顺着。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走。即:就,就是。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一座石桥横跨溪上,周边为苍藤古木,即使是盛夏亭午无暑气。正午时分也无暑热之气。石梁:山石天然形成的桥。跨:越过。其:指代小溪。虽: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亭午:正午。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水都很清澈,从高处淙淙流下,发出清脆的流水声。皆:都,全。溅溅然:流水声。自:从。淙:水流声。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过了石梁,沿着两崖曲折向上攀登,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见到了山门。有三间小屋,容不下十来个人。度:渡过。而:连词,表修饰。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攀。容:容纳。然前瞰涧水,后临但是前面可以俯瞰涧水,后面靠近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水池,山峡间的来风,终日不断。然:连词,表转折,可是,但,却。临:接近,将近。终:尽。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山门内横跨水池的,又是一座石桥,渡过石桥向北走,踏着石梯数级入庵。数级进入一个小庵。跨:横跨。北:名词用作动词,向北走。蹑(niè):踏。庵才庵也只有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几间老屋,低矮局促,没什么好看的,只有它的西阁还有点景致。才:仅仅,只。数:几,几个。卑庳(bì)迫隘(ài):低矮局促。足:值得,配。观:游览。独:唯独,只有。为:有。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西谷中的水沿着石缝从阁子下奔流出来,在南边与东谷中的水并注池中。水一起注入池中。罅(xià):裂缝,缝隙。并:一起。自池而出,乃为前又从池中流出,就是前面所谓小涧者。提到的那条小溪涧了。所: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小溪。谓:叫作,称作。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阁建在水上,正对着水石相激处,石峻水激,互不相让,势如搏斗,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这景观最有韵致,很值得玩味,却又筑壁在阁后面,就看不到什么了。据:居,处。其:指代水。当:面对,向。为:表判断。乃:表转折,却。壁:筑壁。睹:看见。独夜夜里独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卧阁上,枕席之下通宵潺潺的流水声不断绝,听久了不禁悲从心起,为可爱耳。这种情境令人觉得可爱罢了。夕:夜,晚上。而:连词。益:更加。耳:语气词。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出山门向东走十多步,是一个石的平台,下临陡峭的岩岸,深昧险绝。幽暗深险。昧:幽暗不明,极深。绝:僻远,极远的。于林薄间东南望,见从密林中向东南望去,见到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前面岩穴形成的瀑布分流而出,从空中抛下有数十尺高。于:从。林薄:密林。瀵(fèn)涌:水同源而分流。投:掷,扔。其沫乃如散珠喷雾,它的水花如同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阳光一照,璀璨夺目,不可正眼观看。日光:阳光。烛:照,照耀。之:指代水花。正视:正眼观看。台当山西南缺,前揖平台正对着山的西南缺口处,前面正对着芦山,一峰独秀出,芦山,一峰独秀,当:面对,向。揖:正对着。而数百里间,峰峦而数百里范围内,也是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起伏,历历在目。而:表转折。间:中间。亦:也。皆:都。日薄西山,太阳迫近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余光横照山上,紫翠重叠,不可胜数。薄:迫近。殚:尽。旦起早上起来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往山下一看,白云满川,如海浪起伏,而远近各座山峰出没云中,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若飞若浮,若往若来,又或如波涛涌出或如波涛伏下,顷刻之间万变。万般变化。旦:早晨。诸:众多,各。其:指代云。者:作代词,指代山。或:有时。没:沉没,淹没。台平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的东面没有路了,当地人凿石为路,又在东边造了神祠,水旱祷焉。旱涝时节便来祈祷。径:小路。乡人:当地人。容:当。以:用,使用。于:介词,在。水旱:旱涝时节。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畏险的人就有不敢过的了。而山的美景,也到这里为止了。畏:怕。然:连词,表转折。至:到。是:指示代词,此。穷:止息。矣:语气词。余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游之,既皆我与刘充父、平父、吕叔敬、表弟徐周宾一起旅游,又都赋诗,以纪其胜,余又叙次其详如此。作诗用来纪念这些风景,我又写了这篇散文依次记叙它。而最其可观者,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也。因各它最好看的是,石磴、小涧、山门、石台、西阁瀑布。于是大家别为小诗以识其处,呈同游诸君,又以告夫欲往各作小诗记述这风景,给同游的各位看并告知那些想来而未能者。年月日记。又不能来的人。某年某月某日记。余:我。既:连词。叙次:依次叙述。因:于是。识(zhì):记述。呈:恭敬地送上,呈报。告:告知。夫:那。欲:想。年月日:古文写作惯例,作者通常省略具体数字。1.移步换景,游踪清晰作者的游览线索总体上是东向。二、三两节作者作了提示:“循磴而东”“出山门而东”,最后“台东径断”,路断而游止。叙述方向基本是移步换景,平铺直叙,顺序写来。这样直线式的叙述思路却因为其中贯串着上述的可观与不可观的对称性结构,遂使全文出现了纵向上顺接、横向上对举的描述框架。2.主体意识强烈,材料详略得当这一点由作者的审美意识决定,审美的选择、判断,规定了景象上的可观与不可观,从而规定了描述文字上详与略的分别。可观处则详写,反之则从略。略写处一笔带过,决不多费笔墨,不牵扯读者注意力,以此腾出足够的笔墨,于详写处细描深绘,多层次、多方位地显现百丈山的美姿美态。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哲学家与教育家。著作颇丰且博大精深,是理学集大成者,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学问最广博、影响最深远的学者。朱熹生活在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很尖锐的时代。一生很少涉足政坛,据说做官仅九年,主要时间都沉湎于著书立说与讲学中。朱熹早年出入佛、道。31岁正式拜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为师,专心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