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言之有“理”第四节说“一”不“二”——避免歧义第五课言之有“理”丰子恺先生是现代著名画家。19世纪30年代上海某报刊发表过一篇评论,题为《丰子恺画画不要脸》。读者见到这一标题,无不大吃一惊:丰子恺先生一向品行高尚,画风端正,他做了什么“不要脸”的事?莫不是小人在对丰先生泼冷水?待读完全文才知道根本不是非议丰子恺,而是赞扬他的漫画别具一格——画人物“不要脸”,没有五官,却惟妙惟肖,尽传神态。这篇文章的标题能如此引人入胜,就是因为作者故意利用“不要脸”这一短语的歧义,造成了读者的误解,给人留下了悬念,增强了宣传效果。一竖一边一点——歧义造成表意不明歧义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在语言表达中要避免歧义今日导读——歧义产生原因词语的多义性造成歧义。如标题(3)(5)(7)结构的多义性造成歧义。如标题(1)(2)(4)(6)消除方法修改法:直接修改病句补写法:在原句前后补写必要的句子1.什么是歧义?什么是歧义句?[明确]歧义是指语言文字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思,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歧义句是指在理解上会产生多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那样理解的句子。2.歧义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明确](1)组合层次不同造成歧义。如:“北京人多”,可理解为“北京/人多”或“北京人/多”。(2)结构关系不同造成歧义。如:“进口彩电”,可理解为动宾关系,也可理解为偏正关系。(3)语义不明确造成歧义。如:“他走了一个小时了”,可理解为“行走”,也可以理解为“离开”。(4)词类不同造成歧义。如:“我要炒肉丝”中的“炒”,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形容词。(5)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如:“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可理解为“他想起了什么事”,也可理解为“他要起床”。(6)句子成分残缺造成歧义。如:“买车、船、饭票在服务台”,此句在“车”后、“船”后丢掉“票”字造成歧义。可理解为“车票、船票和饭票”,也可理解为“买车、买船和买饭票”。(7)口语中由于轻重音不同造成歧义。如:“他一个早晨就写了三封信”中的“就”,若轻读,是说他写信写得快;若重读,则是说他工作效率低,只写了三封信。(8)读音不同造成歧义。如:“到2015年底,他还欠款十万元”,“还”可读“hái”,指“仍旧”;也可读“huán”,是“归还”的意思。3.消除歧义的方法有哪些?[明确](1)设置具体语境。如:“你为什么打他?”可具体表述为“你为什么打他?应该好好教育嘛”,或者“你为什么打他?该打的应该是我”。(2)增加必要词语。如:①“我去上课”,可说成“我去给学生上课”或“我去听老师上课”。②“我去医院”,可说成“我去医院上班”或“我去医院看病”。(3)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如:①“两个球队的教练”,可改为“两位球队的教练”(更换量词),或者“球队的两个教练”(调整语序)。②“几个饭店的服务员”,可改为“几家饭店的服务员”或“几名(位)饭店的服务员”。(4)改变句子结构。如:①“围剿土匪的部队”,可改为“土匪的部队被围剿”或“部队围剿土匪”。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可改为“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或“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5)增加(改变)标点符号。如:“电视机不要退回”,可改为“电视机不要,(可)退回”或“电视机?不要退回”。4.“歧义”与“模糊”“笼统”的区别是什么?[明确](1)“歧义”与“模糊”①模糊:语言的意义都有模糊性,一个词语的意义与别的词语的意义往往难以绝对划分清楚。②歧义:语言文字可以同时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③在言语交际中歧义可以通过一定手段来消除,而模糊则始终是模糊的。(2)“歧义”与“笼统”笼统:来源于语言的概括性,是对同类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产生的,并非有歧义。示例:“他买了一双鞋”中的“鞋”就是笼统的,并未表明是男鞋还是女鞋,是皮鞋还是布鞋。一、第1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一位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可以理解为“一位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也可以理解为“一位蛰居海外的华裔作曲家/之子”。第2句是语义结构歧义中代词指向不明。“他”既可以指“经理赵春华”,也可以指“副经理”。第3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禁止”和“取缔”之间既可能是并列关系(禁止和取缔),也可能是动宾关系(禁止做某事)。第4句是词汇歧义。“看不上”可能是“瞧不起”的意思,也可能是“看不到”的意思。第5句是语法结构歧义中结构层次不同造成的歧义。“3月20日前去教务处报名”既可能是“3月20日前/去”,也可能是“3月20日/前去”。二、移行有断句的作用,这句话的本意是“清华西路断道施工,车辆绕行”,由于移行不当,加上这句话没有标点符号,就变成了“施工车辆绕行”。如果把“车辆绕行”单作一行(即使前一句句末没有标点符号),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三、1.用“修改法”分化歧义:第1句:我们要进口的彩电。/我们要(从国外)进口一些彩电。第2句:我想起什么来了。/我想起床了。第3句: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第4句:连汤都已经凉了。/所有的汤都凉了。第5句:还有没买票的(人)?/还有没有要买票的(人)?第6句:连校长都不认识他。/连校长他都不认识。第7句:我看见李校长坐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了。/我坐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时看见李校长了。2.用“补写法”分化歧义:第1句: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要国产彩电。/我们要进口彩电,不进口冰箱。第2句:我想起来了,他昨天和我说过这件事。/我想起来了,已经睡了9个小时了。第3句:学生家长都来了,但是学生和家长要分开坐。/学生家长都来了,有的还特地向单位请了假。第4句:汤都凉了,别说菜了。/汤都凉了,要不要热一热?第5句:还有没有买票的?不可能吧,我们都有票啊。/还有没有买票的?没有的话就开车了。第6句:连校长都不认识,估计不会再有人认识我了。/连校长都不认识,更别说认识校长太太了。第7句: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当时我正站在他身边看书。/我在图书馆靠门的座位上看见李校长了,他刚从我身边走过去。1.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种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一种意思。造成歧义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结构的多样性造成的歧义句。答案:词语的多义性造成的歧义句2.组合歧义中还要区分语法结构歧义和语义结构歧义。语义结构歧义和语法结构歧义的区别在于,语法结构的层次或关系的差别是________的,而语义结构歧义是____________的。答案:显性隐性3.指出下列语句产生歧义的原因。①甲班和乙班的部分同学参加了这次劳动。②开刀的是她父亲。③我们三个人一组。答:答案:①停顿不同。“部分”可理解为“甲班和乙班”的一部分,也可理解为甲班和“乙班的一部分”。②语义不明确。可理解为她父亲是开刀的外科医生,也可理解为他父亲有病,医生给他做了手术。③层次不同。可理解为“我们/三个人一组”或“我们三个人/一组”。4.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消除句子的歧义。①我有很多同龄的孩子所不曾有过的感受。②他是原岭南化肥厂厂长。答:答案:①可以把“很多”放在“感受”的前面。②可以把“原”放在“厂长”的前面。5.你认为下面的句子有歧义吗?试简析。①小雪背着妹妹买回了几张宣纸。②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③你不该骂他。答:答案:三个句子都有歧义。①是多音字造成的歧义语句。“背”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②结构层次不同和语义结构不同造成的歧义语句。可以用停顿(书面上可表现为标点)来分化这种歧义。原句中“面带难色”指代不明,因此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王五面带难色),也可以说成“王五看着,那些人面带难色”(那些人面带难色)。③广义地说,任何句子都可以用重音去强调不同的词,当强调的词不同时,表达的意思也会有差别。因此这句话中,如果重音在“你”上,意思是“你”不该骂,要由可以骂的人骂;如果重音在“骂”上,意思是不该“骂”,而应采取说服教育的办法;如果重音在“他”上,意思是不该骂“他”,是骂错了对象;如果重音在“该”上,意思是不“该”骂人,即骂的理由不充分。消除歧义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种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一种意思。造成歧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由于对语言缺乏感知能力,往往使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出现误解,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起来。本节“歧义句”主要属于语病中“表意不明”一类,对于这一点的考查,一般会出现在客观题中,要求你来判断“语义是否明确”。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依托海量的普查成果,我国建成了包括重要地理国情要素、遥感影像及其他相关内容组成的地理国情数据库。B.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昨天在新建的专属剧场首演,该剧以全新的观演模式带领观众进行了一次“古今穿越”。C.这位前方记者采访到的专家表示,C919的试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商用飞机的研制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D.骑自行车健身时,因为在周期性的有氧运动中使锻炼者能够消耗较多的热量,所以减肥、塑身效果都比较明显。[解析]A项,句式杂糅。“包括……”与“由……组成”两种句式杂糅,可删掉“组成”。C项,表意不明。“这位”,可以指前方记者,也可以指专家。D项,结构混乱。可删掉“使”,或删掉“在……中”。[答案]B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除了驾驶员要有熟练的驾驶技术、丰富的驾驶经验之外,汽车本身的状况,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B.帮助家境不好的孩子上大学,是我们应该做的,况且这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我们一定要帮助她圆大学梦。C.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D.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故事,对青少年观众很有教育意义。[解析]本题从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三个角度考查对病句的辨析。A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汽车本身的状况”有好有坏,应把“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中的“保证”改为“影响”,或者将“汽车本身的状况”改为“汽车本身良好的状况”。C项,“(人们)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忽视”和“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句式杂糅。D项,多重限制造成表意不明。“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有歧义,“一个身患重病的工人的女儿”可以理解为“工人身患重病”,也可以理解为“女儿身患重病”。[答案]B判断歧义的九个切入点1.看相关词语是否存在多义如:(1)他在某杂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分析:(1)句中“批评的人很多”,一种理解为他在文章中批评了很多人,另一种理解为文章发表后批评这篇文章的人很多。2.看重音是否可以落在不同字眼上如:(2)一个季度就生产了五百台录音机。分析:对(2)来说,如果读时重音落在“就”上,句子表达的意思是产量太少了。如果重音落在“五百台”上,句子表达的意思则是产量真不少。由此可知,重音位置不同,同一个句子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因此,这个句子有歧义。3.看是否可以在不同位置停顿如:(3)教师节时老师希望学生别送礼品送祝福。分析:对(3)来说,在“礼品”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送祝福,别送礼品;在“别”后停顿,可理解为老师希望学生礼品、祝福都不要送。4.看同一成分是否能够修饰不同词语5.看是否因为标点的关系产生歧义如:(4)会计未按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以致产生了误会。分析:对(4)来说,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会计将钱汇给了对方,一种是没将钱汇给对方。把“将”前的逗号去掉,歧义也就消除了。6.看相关字眼在句子中是否存在多音现象如:(5)头发长得怪。分析:对(5)来说,如果“长”读chánɡ,是说这个人留了长头发,稀奇古怪,不多见;如果“长”读zhǎnɡ,则是说这个人长了怪头发。7.看成分指向是否不同如:(6)祁爱群看见组织部新来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