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 3 东海之大乐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三、东海之大乐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内篇·养生主》释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运用:总起来说,读书是多多益善,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现在,新书生产量很大,我国每年出版20多万种新书,加上存量书目,可谓浩如烟海。在大量书籍中,领导干部应当围绕提高思想水平、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选择那些与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密切、自己爱好和有兴趣的书来读,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一、字音辨识两涘.(sì)渚.崖(zhǔ)泾.流(jīnɡ)礨.空(lěi)尾闾.(lǘ)则殆.矣(dài)缺甃.(zhòu)秋水时.至(shí)跨跱.(zhì)旋.其面目(xuán)灭跗.(fū)百川灌.河(ɡuàn)商蚷.(jù)望.洋而叹(wànɡ)奭.然(shì)二、通假字1.不辩.牛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汒.然异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公子牟隐机.大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辩”通“辨”,分别,辨别“虚”同“墟”,处所,所居之地“卒”通“萃”,聚集“豪”通“毫”,动物长而细的毛“汒”同“茫”,模糊不清“机”通“几”,几案,小桌子7.出跳梁..乎井幹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反.于大通_____________________“跳梁”同“跳踉”,腾越跳动“知”通“智”,智慧;“竟”通“境”,界线“反”通“返”,返回三、一词多义1.信①始吾弗信.______________②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______________③半封京信.半题诗______________2.方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②犹规矩之于方.圆也______________③博学而无方.______________④秦王方.还柱走______________动词,相信名词,信物名词,书信名词,道理名词,方形名词,方法副词,正在3.闻①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______________②博闻.强志______________③令闻.令望______________④扫后更闻.香______________4.见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②虎见.之,庞然大物也______________③汝真女子之见.______________④公将战,曹刿请见.______________⑤风吹草低见.牛羊________________动词,听说名词,见闻名词,声誉动词,嗅到介词,表被动,被动词,看见名词,见识动词,觐见动词,显现,出现5.穷①今我睹子之难穷.也__________②穷.饿无聊,追购又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______________6.始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______②始.吾弗信_________7.殆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_________②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_________③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______________穷尽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才开始危险几乎大概、恐怕8.焉①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今吾子又死焉.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____________⑤空囊橐,徐徐焉.实狼其中______________9.于①至于.北海,东面而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语气助词,放在句中,表停顿疑问副词,当作“怎么”讲兼词,当作“于此”讲语气助词助词,表状态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介词,在被动句中引出动作的介词,表比较主动者四、词类活用1.秋水时.至_________________2.顺流而东.行_________________3.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__________________名词作状语,按时令名词作状语,向东形容词作动词,看不起、轻视名词作动词,谈论五、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方位名词。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古义:___________今义:面子,脸面;面貌。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对于财物不计较,不吝啬;(言谈、举止)自然,不拘束。脸朝东。脸色。懂得大道理。六、特殊句式1.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______________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______________3.公孙龙问于魏牟曰______________4.而受气于阴阳______________5.自以比形于天地______________6.我之谓也______________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七、熟语积累1.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2.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3.见笑大方:指让内行人笑话。4.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片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5.井蛙之见:见,见解。井底之蛙那样狭隘的见解。比喻狭隘短浅的见解。6.以管窥天: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7.以锥刺地: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8.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八、名句积累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2.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要讲方法的道理。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很多的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永远不应该自满。1.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赏析]这一多重并列复句以类比的手法,从空间、时间、所受教育的角度阐明河伯之所以自鸣得意是因为他见识狭小,他所生活的小环境决定了他认识上的局限和浅陋。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人要想对自己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必须扩大视野,增长见识,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因此,人应打破传统习惯的束缚,突破时间、空间、种族、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敞开心灵,扩大视野,以创新精神来看待和把握世界。2.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赏析]天下之水,没有比大海更大的:无数的河流归向大海,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变满;尾闾向外排泄海水,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但大海的水却没有减少;少雨的春季也好,多雨的秋季也好,海水不为之改变;涝也好,旱也好,大海不曾知道。大海之水超过江河之水,不能够以数量来算计。这段话通过对比与比喻告诉我们,人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要在不断地学习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3.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赏析]我们要以相对论的观点看问题,知道事物是相比较而存在的,谦虚谨慎,懂得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大理”。在人生的道路上,青年学子应该明白:世界上永远也不可能有绝对意义上的大,任何人在感到自己多么伟大的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渺小,要想一想还有比自己更伟大的存在,大与小永远只是相对的。4.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犹欲观于庄子之言,是犹使蚊负山、商蚷驰河也,必不胜任矣。且夫知不知论极妙之言,而自适一时之利者,是非坎井之蛙与?[赏析]再说智慧不知晓是和非的界限,却还想去察悉庄子的言论,这就好比叫蚊子背山、叫商蚷快速渡过黄河一样,它们是一定不能担当这些任务的。况且智慧不知晓论析异常奇妙的见解,却自满于一时口舌的敏捷,这不是浅井里面的蛙吗?宇宙是无穷的,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要能主动探究外界事物,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才能称得上一个智者,否则就会陷入骄傲自满、目光短浅的境地。5.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赏析]一味羡慕他人特点而丧失自己的个性,像“寿陵余子”那样邯郸学步刻意模仿,追求统一,就会失去自然,扼杀个性,弄巧成拙,结果不仅一事无成,还会受人嘲笑。向别人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客观情况,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千万不要脱离实际,也不要盲目攀比,否则,一味追求时尚,汲汲于名利,浮躁不安,就会带来困惑与烦恼,折磨自己。1.选文1,河伯两次所见后的神态动作有何不同?[明确]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所见后,河伯是“旋其面目”。“顺”字反映了河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那种春风得意之情,而“旋”字则表明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重新审视自己。2.选文2中的“坎井之蛙”中的“蛙”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文中用“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典故,寓意是什么?[明确]故步自封,安于小我。把公孙龙比喻成坎井之蛙,把庄子比喻成东海之鳖,通过坎井之蛙和东海之鳖的对比,揭示出公孙龙和庄子的差距,有力地讽刺了公孙龙的无知和自以为是。3.你怎样理解本课两则选文的主旨?[明确]本课第1则选文的主旨是说大小的相对性,启发人们超脱对自我的偏执;第2则选文的主旨是批评公孙龙那种自满于一时口舌之利、自恃见识最高远最通晓事理的人,好比是井底之蛙,他们试图以明察和辩说来探求庄子,就好像是用竹管来窥视天之广、用锥子来测量地之深一样。4.研读两则寓言故事,简要分析其写法上的特点。[明确](1)展示了一个奇特的艺术世界。河伯、海神若、坎井之蛙、东海之鳖作为寓言的主体形象,映衬着井鱼、夏虫、蝌蚪等小生物,传达着庄子对社会人生睿智而深刻的洞察,给读者一种鉴赏童话世界般的愉悦。(2)两则寓言分别含有一组对比。河伯与海神若,坎井之蛙与东海之鳖。(3)运用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比喻。(4)常常用很少的文字写出事物的情态。坎井之蛙听说了东海大乐“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写活了其情貌。(5)想象丰富,气象壮阔。5.庄子散文,长于比喻,往往连类而及,层见叠出。本课选文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明确]

1 / 6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