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导入课文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战国七雄]—(秦-楚-燕-韩-赵-魏-齐)秦—强楚—大齐—富[合纵]-------------苏秦[连横]--------------张仪(请同学根据历史、文学知识讲述)文史是一家在中国文学史上,许多好文章都与述(评)历史有关。如:《荆轲刺秦王》《过秦论》《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羽之死》《阿房宫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这样的好文章。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课题解释简介作者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他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著有《嘉祐集》,本文选自《嘉祐集·权书》。《权书》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本文是其中的第8篇。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当年苏老泉,年已二十七。方知需用功,发奋读书籍。并同儿与女,思究圣人语。寒窗多少年,青丝根根白。父子同进京,三人皆中举。皇城咸震惊,争诵苏洵名。读书从不晚,辛勤为第一。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背景介绍先看看六国与秦国争斗的形势图秦是怎么灭亡六国的?六国又是怎样被灭的?秦国韩、魏、楚齐、燕、赵听听苏洵怎么说•一读课文夯实基础,品味语言之美1、注意下列句子的正确朗读节奏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2、注意下列字词的正确读音赂秦(lù)暴霜露(pù)与嬴(yíng)洎(jì)燕国(yān)下咽(yàn)草芥(jiè)互丧(sàng)胜负之数(shù)疏通词句学生质疑集体讨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破灭:灭亡兵:武器利:锋利译: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贿赂秦国。弊:弊端赂:(割地)贿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而:连词,因而。亏:亏损。道:道理,原因。译文: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或:有人。互丧:彼此相继灭亡。率:全都,一概。耶:吗。译文: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译文: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以:因为。丧:灭亡。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完:保全。故曰弊在赂秦也。也:表判断语气。这是一个判断句。译文: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文章第一段四句的关系怎样?六国破灭,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亏(2)不赂者以赂者丧总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角度:贿赂的国家和不贿赂的国家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不赂者以赂者丧故曰弊在赂秦也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证的角度是什么?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以:用。攻:攻战。取:取得。则:就。获:获得。邑:小城镇。城:大城池。译文: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译文: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它实际上多到百倍。较:比较。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承接关系。其实:它实际上。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译文: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了。所亡:所丢失的土地。其实:它实际上。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欲:想要的。患:担心的。固:本来。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译文: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思:发语词,无义。厥:其,他们的。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和父辈。暴霜露:暴(于)霜露。以:才。视:看待。举:全部,都。以:来。芥:小草。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译文: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割:割让。然后:这样以后。安:安稳。寝:休息,睡觉。而:可是,转折连词。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通“餍”,满足。奉:献,送。弥、愈:更加。判:分出,分清。译文: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分清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译文:以致于灭亡的结局,道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这话对了。至于:由上文引出下文结果。固:本来。然:这样。以:用。颠覆:灭亡。事:侍奉。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用了什么论证方法?①秦所得与战胜所得,诸侯所亡与战败而亡;②祖父创业之难与子孙毁业之易;③六国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论证弊在赂秦,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赂者灭亡的道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最好可分几层?论证的是什么?对比小邑大城得百倍失百倍大欲大患数量上得难献易有限无厌奉繁侵急程度上不尽不灭道理上赂秦力亏,破灭之道本段除了突出以对比论证为主,还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引证法比喻形象生动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终:最后。迁灭:灭亡。迁:改变。与:亲附、亲近。与……也:判断句译: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既:已经。免:幸免。始:开始。义:坚持正义。名词为动词。译: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斯:这。效:效果,结果。始:才。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武力对抗的结果。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了祸患。速:招致。斯……效也:判断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于:跟。而:连词表并列。再:两次。赵……秦:介后句。却:使……退却,动使动。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洎:等到。以:因为。谗:小人的坏话。而:却。洎……诛:被动句。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为:成为。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且:况且。革灭:(把其他国家)革除,消灭。殆:大概、几乎,副词。智力孤危:智,智谋;力,力量。孤,孤立,孤单;危,危急诚:确实,的确,副词。译文:况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向使:假使。则:那么,与“向使”呼应,表假设关系。“数”、“理”,都是天命、命运的意思。”“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这两句是互文。当:通“倘”,如果。量:估算,判定。译文: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护他们的国土,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刺秦王)(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假若与秦国相比较,也许还不容易判断(出高低来)呢。爱:爱护,珍爱齐人勿附燕客不行赵将犹在胜负或未易量(例证)向使(假设论证)第三段:齐、燕、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不赂者齐与嬴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洎牧以谗诛不能独完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封:分封,赏赐。事:侍奉。礼:名词活用为动词,礼遇,礼待。西向:向西(对付秦国)。西:方位名词做介词的宾语前置到介词前面。下:名词用作动词,咽下。译文:唉!(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都咽不下喉咙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为……之所……,相当于“为……所……”,固定格式,表示被动。“之”字无义,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日削月割:“日”“月”,名词作状语,一天天,一月月。以:以致,以至于,连词,表结果。为(wéi):动词,掌管,主持,治理。无:通“勿”,不要。使:后面省略“之(自己)”。译文:真可悲啊!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天天割地,月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于:虚词,表比较。以:凭仗,凭借;天下之大,定语后置,“之”为定语后置的标志。而:表转折关系,却。从:跟随。故事:旧例,前例。是:指代词,这。译文: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六国的势力虽然比秦国弱,可是还有可以用不赂秦的手段战胜秦国的形势。假如我们凭仗着这样大的国家,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老路,这就是又在六国之下了!可:可以,以:用。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是否多余?第四段------第五段------总结上文,解决问题不是画蛇添足,犹如画龙点睛,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