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六国论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赏析】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诗人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帮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作者介绍生平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因其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27岁始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权书》等22篇文章谒见欧阳修,受修赏识,由此声名大振。嘉祐三年,宋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祐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作品著有《嘉祐集》十五卷。评价后人因其二子均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北宋建国后100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战争60余场,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契丹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背景解读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知识链接1.通假字(1)暴.霜露,斩荆棘()(2)当.与秦相较()(3)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通“曝”,冒着通“倘”,如果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1)思厥先祖父..古:今:(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今:泛指祖辈、父辈父亲的父亲灭亡翻倒(3)可谓智力..孤危古:今:(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今:智慧与力量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先例,旧例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3.一词多义(1)非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②觉今是而昨非.()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2)或①或.未易量()②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③一食或.尽粟一石()动词,不是形容词,错误的动词,无,没有副词,或许代词,有人副词,有时(3)得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②此言得.之()(4)相①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②蹑履相.逢迎()③伯乐相.马()动词,得到形容词,适宜,得当副词,互相代词,偏指动作一方,相当于“他”动词,亲自观看(5)与①与.嬴而不助五国也()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③与.战胜而得者()(6)欲①则秦之所大欲.()②暴秦之欲.无厌()(7)事①以地事.秦()②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介词,跟,同,表示比较的对象动词,想,想要名词,欲望动词,侍奉名词,事情(8)终①终.继五国迁灭()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9)始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始.速祸焉()(10)向①向.使三国各爱其地()②并力西向.()副词,终于动词,坚持到底副词,起初副词,才连词,假如动词,对着,这里是对付的意思(11)故①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②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③君安与项伯有故.()(12)为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至丹以荆卿为.计()③邯郸为.君()形容词,旧的,过去的连词,所以名词,有旧,有交情动词,治理动词,作为动词,成为(13)兵①非兵.不利()②而秦兵.又至矣()③斯用兵.之效也()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战争,武力4.词类活用(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2)秦以攻.取之外()(3)小.则获邑,大.则得城()(4)以地事.秦()(5)李牧连却.之()(6)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7)惜其用武而不终.也()(8)日.削月.割()形容词作动词,完整地存在动词作名词,攻战的方法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受贿;大的受贿名词作动词,侍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5.文言句式(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__________)(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后秦击赵者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句省略句,“举”后省略宾语“之”状语后置句,应为“后秦再击赵者”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定语后置句,应为“苟以大之天下”1.如果说文章第一段是提出论点,一总(“弊在赂秦”)二分(①“赂秦而力亏”,②“不赂者以赂者丧”),那么下面的论据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第一段是总纲,展开了两个分论点,二、三两段是论据,分别围绕这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第二段申述“赂秦而力亏”,第三段申述“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论证透辟。2.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两段完全可以不要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讽今,指出北宋国策之误,给北宋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1.结构图示论点分论点论据反证结论2.主旨归纳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1.第一段中,哪一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提出自己的论点之前,作者先否定了历史上的哪两种看法?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提示:结合文章第一段内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也”。这个观点,是在否定了“兵不利”“战不善”两个普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作者在第一段中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来证明这个分论点的?对应考点: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章的论证手法。提示:结合文章的论证手法及第二段内容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通过对比进行论证。先以秦“攻取”获得土地与受赂所得土地进行对比,再以诸侯赂秦所亡与“战败而亡”作对比,说明“赂秦”造成的严重后果;接着以六国先祖创业的艰辛与子孙的无能作对比,说明割地赂秦是有愧祖先的事,同时也反映了诸侯中以地事秦的情况;接着以“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作对比,以“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作对比,说明以地赂秦对国家安危没有什么好处。这段论述,从情与理两个方面证明了赂秦是不可取的。3.从文中的分析看,“赂秦而力亏”表现在哪些方面?“暴秦之欲无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对应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提示:结合文章的第二段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概括地说,赂秦使诸侯的土地急剧减少,国力迅速衰弱,秦的土地急剧增加,国力迅速增强。(2)从“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奉之弥繁,侵之愈急”中可以看出秦的无厌。4.作者在本文中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的作用是什么?对应考点:分析引用的作用。提示:结合古语内容及引用的作用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句古语形象地反映了割地事秦的严重后果。作者引用古语,使自己的见解更有说服力。文言文阅读“分析综合”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筛选文中的信息”,就是要求考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能够对命题者所筛选提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判断。一般侧重于文中重要的人、事、理。考点透视筛选文中的信息筛选文中的信息的文言文客观选择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和重点题,题目要求“选是”或“选非”,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据此,命题者会有意设置错误陷阱,干扰考生的判断。考查趋势1.审清题干,排除干扰题干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对了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譬如题干中要求“选出直接体现某人某种性格的一项”,这提示我们只能选择正面体现人物某种性格的信息,而间接或侧面反映人物性格的信息就要排除在外。因此,在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弄清题干的要求。方法归纳2.回归原文,揣摩用意选项所给的信息是否正确,只有回归到原文的语境中去揣摩,才能准确把握。这需要我们回归原文,揣摩用意。具体如下:初读→筛选信息,去粗取精。再读→依据选项内容确定其在文中位置,把握其信息指向。3.比较遴选,去伪存真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就必须对所给信息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依据试题指向去伪存真,从而得出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尝从军有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怨仇所擒,祖父汎举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贾贩为事。生子二人,长曰蒙,少曰诵,诵即充父。祖世任气,至蒙、诵滋甚,故蒙、诵在钱唐,勇势凌人。末复与豪家丁伯等结怨,举家徙处上虞。典型例题建武三年,充生。为小儿,与侪伦遨戏,不好狎侮。侪伦好掩雀、捕蝉、戏钱、林熙,充独不肯。诵奇之。六岁教书,恭愿仁顺,礼敬具备,矜庄寂寥,有臣人之志。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八岁出于书馆,书馆小僮百人以上,皆以过失袒谪,或以书丑得鞭。充书日进,又无过失。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援笔而众奇。所读文书,亦日博多。才高而不尚苟作,口辩而不好谈对,非其人,终日不言。其论说始若诡于众,极听其终,众乃是之。以笔著文,亦如此焉;操行事上,亦如此焉。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常言人长,希言人短。能释人之大过,亦悲夫人之细非。好自周,不肯自彰,勉以行操为基,耻以材能为名。众会乎坐,不问不言,赐见君将,不及不对。见污伤,不肯自明;位不进,亦不怀恨。贫无一亩庇身,志佚于王公;贱无斗石之秩,意若食万钟。得官不欣,失位不恨。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淫读古文,甘闻异言。世书俗说,多所不安,幽处独居,考论实虚。充为人清重,游必择友,不好苟交。所友位虽微卑,年虽幼稚,行苟离俗,必与之友。好杰友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