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3 自主赏析 篇目二 祭十二郎文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篇目二祭十二郎文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经典释义]典出:《荀子·大略》原文: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能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释义: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学习以不负平生所学。解读:荀子在这段话里提到了三种人,“君子”“学者”和“仕者”。古人讲“学而优则仕”,学者是很可能转化为仕者的,但是无论学者还是仕者,要达到君子的境界,并不容易。荀子认为,君子出来做官,应该让君王的声誉更好,同时也减少治下百姓的民生愁苦。如果做不到这点,还占据官位,那就是欺骗;没有做官的能力还享受丰厚的俸禄,无异于盗窃。因此,官员应该提高学习能力,为国家、百姓做实事,真正做到“不负所学”。国学经典自勉1.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赏读]音乐推行以后,人间的伦理便清楚了。(人们听到肃穆、高雅的音乐后)耳聪目明,心情和平,便可以达到移风易俗,天下太平的目的。2.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赏读]桑榆:日落时,其余光留于桑榆之上,故桑榆指晚暮,也借指人的晚年。本句以绚丽的晚霞为喻,用劝勉的口吻,表现出老当益壮、力求进取的精神。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赏读]努力去做的人就可以成功,努力前行的人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也就是说事在人为。诗海拾贝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赏析】此诗所描写的是郊游即目所见,绘出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图”:春将归去,所有植物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一刹那万紫千红,繁花似锦,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化作飞雪。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风光之印象。本诗拟人手法运用得特别传神。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韩愈(768-824),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自幼孤苦好学,锐意上进,贞观八年(792)中进士。元和十二年(817)迁刑部侍郎。因阻谏唐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一生,在政治、文学方面都有所建树。他反对魏晋以来的骈文,提倡古文,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激烈斗争。由于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倡导,终于形成了唐代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愈也成了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其文众体兼长,多有创新,气势雄健,语言新颖,说理透彻,逻辑性强,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作品】《昌黎先生集》【评价】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背景探寻韩愈三岁时就死了父亲,而后由兄嫂抚养长大。长兄韩会无子,次兄韩介有子韩老成,在族中排行十二,故称十二郎。按封建社会的规矩,十二郎过继给韩会为子,因此韩愈与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感情深厚,虽为叔侄,却情同手足。成年后,韩愈仕途不顺,二十五岁方登进士第,后做官又触犯权贵,触怒唐宪宗,多次遭贬,因四处漂泊很少与十二郎见面。后唐穆宗继位,韩愈官运好转,叔侄二人能够相聚之时,突然传来十二郎病亡的噩耗,使韩愈悲痛欲绝,也勾起他辛酸的回忆,于是写下了这篇祭文。三、相关知识祭文:在告祭死者或天地、山川等神祇时所诵读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死者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等。同时,祭文也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是供祭祀时诵读的。四、积累名句1.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2.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3.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4.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一、诵读第1至3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乃能衔.哀致.诚衔:_______________致:_______________(2)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具:_______________羞:_______________(3)吾少孤..少:_______________孤:_______________(4)不省.所怙.省:_______________怙:_______________(5)中年..兄殁.南方中年:_____________殁:_______________(6)既.又与汝就食江南既:_______________(7)皆不幸早世.世:_______________(8)承先人..后者先人:_____________(9)亦未知其言之悲.也悲:_______________(10)吾往河阳省.坟墓省:_______________(11)遇汝从.嫂丧.来葬从:_______________丧:_______________(12)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止:_______________孥:_______________(13)明年..,丞相薨.明年:_____________薨:_______________(14)东亦客.也客:_______________(15)将成家..而致汝成家:_____________(16)吾与汝俱少年..少年:_____________(17)诚.知其如此诚:_______________(18)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辍: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明确](1)含,这里是怀着的意思表达(2)备办、准备通假字,通“馐”,美味食物(3)小古代以幼年丧父为孤(4)知道依靠(5)名词作状语,在中年死亡(6)不久,后来(7)通假字,通“逝”,死(8)指韩愈已死去的父亲(9)悲凉(10)探望,此处为凭吊(11)护送灵柩(12)留居妻子儿女的统称(13)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第二年;今义是今年的下一年唐代二品以上的官员死称为“薨”(14)名词作动词,客居(15)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安家,今义是男子结婚(16)古今异义词,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今义是人十岁左右到十六岁(17)如果、果真(18)停止,这里是离开就职上任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1)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译文:(2)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译文:(3)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译文:[明确](1)等到长大成人,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哥嫂抚养。(宾语前置句,“惟……是……”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句的一种,即“惟依兄嫂”,“是”不译)(2)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哥哥的灵柩送回河阳安葬。[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3)我想你在东边的汴州、徐州跟随(我),住在这里也是客居异乡,不可能久住。(状语后置句,应为“吾念汝于东从”)[赏析文意]3.对课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季父,最小的叔父。古代以伯、仲、叔、季来表示兄弟间的排行顺序,伯为老大,仲为老二,叔为老三,季排行最小。B.斗斛,唐时十斗为一斛。斗斛之禄,指微薄的俸禄。C.万乘,万辆兵车。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周代制度规定,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以“万乘”指天子、帝王;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D.薨,古代称帝王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明确]选D。薨,古代称诸侯死叫薨,唐代以后二品以上官员死亦以此称之。帝王死称为“崩”。4.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然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第2自然段选择记叙韩愈与十二郎幼年充满坎坷、辛酸的生活境况和情形,感情充沛地说明了叔侄二人从儿时孤苦相依发展起来的特殊关系,以及二人在韩门“承先人后”的独特地位。这就为下文哭祭十二郎打下了情感的基础。C.第3自然段韩愈写自己为生活奔走,叔侄难见面的情形以及虽几度相约而终“不果”的遗憾、悔恨、自责,这是韩愈对十二郎无限深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自己往日追求功名富贵沉浮于仕途生涯的反省和批判。D.本部分作者运用顺叙手法,以饱经沧桑的笔调挟带了身世、家世之悲来悼十二郎,令人在一开始就感受到其悲痛之情的绵远深重。[明确]选D。D项,“本部分作者运用顺叙手法”错,应为“本部分作者运用倒叙手法”。二、诵读第4至9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突破词句]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茫茫:___________苍苍:___________(2)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旦暮:___________戚:_____________(3)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全:_____________(4)其然.乎?其不然乎然:_____________(5)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夭:_____________(6)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纯明:___________克:_____________蒙:_____________泽:_____________(7)其.信然矣其:_____________(8)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业:_____________(9)而神者诚.难明矣诚:_____________(10)虽然..,吾自今年来虽然:___________(11)动摇..者或脱而落矣动摇:___________(12)志气..日益微志气:___________(13)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几何:___________(14)又可冀.其成立..邪冀:_____________成立:___________(15)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比:_____________往往:___________(16)未始..以为忧也未始:___________(1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殒:_____________[明确](1)模糊形容头发灰白(2)名词作状语,在早晚之间忧伤(3)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4)这样(5)使动用法,使……早死(6)纯正明智能承受恩泽(7)表推测语气,大概(8)名词用作动词,继承……的事业(9)确实(10)古今异义词,古义是虽然这样;今义是连词,表转折(11)古今异义词,古义是牙齿松动;今义是不稳固,不坚定(12)古今异义词,古义指意志和元气,精神;今义指追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13)古今异义词,古义是多少(日子),指过不了多久;今义是几何学的简称(14)希望古今异义词,古义是成长立业;今义是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15)近来时常(16)未曾,不曾(17)使动用法,使……死亡6.翻译下列句子。(1)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译文:(2)其信然邪?其梦邪?译文:(3)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译文:[明确](1)想起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2)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3)如果是梦,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可是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却又为什么在我身边呢?[赏析文意]7.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自感眼花、发白、齿摇、体衰,不能久存;而十二郎少壮康强,又蒙“吾兄之盛德”,理当存全。孰料却偏偏相反,“少者强者而夭殁”。事情如此出乎意料,以至顿生下文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怀疑。B.闻死讯之初那将信将疑、恍惚迷离之状的陈说,更是如泣如诉,悲痛至极,达到了抒情的高峰。作者在真邪梦邪、信也不信也的种种幻想破灭之后,情不自禁地向天理、神明、寿命发出了一连串愤愤不平的质疑和冲击!问天无语,问神不应,遂生“几何不从汝而死也”的念头,至此感情的悲愤已升至极点。C.第6、7自然段相互配合,发后嗣难成之悲。上段自我安慰——死后有知,则相见之日不久;死后无知,则可摆脱悲哀。下段自然写到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