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大学附中毕业后,于1969年插队延安,1972年因病致瘫,(“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转回北京,1971-1981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81年因肾受损停止工作回家疗养,1983年患尿毒症至今,靠每周三次透析维持生命。在残疾和疾病的双重困境中,他对人生、对生死、对怎样活着、对爱等进行思考,并把这些思考通过作品表达出来。(1979年开始创作,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5年《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散文作品奖。代表作知青题材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哲理性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母爱是什么?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氏子韩愈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岁末到家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母爱是什么?母爱是一堆细节,一堆纯白的不起眼的细节。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什么隽永的格言和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史铁生《我与地坛》《合欢树》是按什么顺序感知母爱呢?“我”“合欢树”母亲两腿残废没有发芽叹息,不放弃开始写作茁壮成长高兴,常侍弄事业有成花繁叶茂去世,没看到母亲的恩泽为何如此详细介绍合欢树的成长,有何深意?母亲生而为一棵树在季节轮回中固守家园撑一树浓荫一生为子女默默付出子女生而为一棵树在母爱的荫庇下茁壮成长蓦然回首中承载了多少母爱的温暖合欢树的象征意义:象征母亲象征自己“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合欢树母亲邻居我孩子•斯人已去空留合欢遮日月•此情犹在唯有树影寂院庭以树递情十岁那年……我得奖,她没有夸我聪明,我很扫兴……我以为,她更在乎的是她自己……凝望母亲二十岁……在绝望的尽头,她提醒我,你小时侯作文不是得过第一……我微小的成功,原来一直都是她珍藏的记忆……凝望母亲三十岁以后……获奖了,登门采访的记者多了……我摇车躲了出去,想着她,只看见风从树林中穿过……我此时知道母亲心里太苦了……凝望母亲街上,摇车的我……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那棵“草”,在时间中展现着生命力。母亲很高兴,她以为这是个好兆头……我的聪明的母亲,此时迷信着不可能的迷信,把未知的希望寄托在一棵小树上……凝望母亲大院里的老太太们……东家倒茶、西家点烟,那个院子,是我漂泊的停靠……看树影的孩子……树影,留给了孩子最初的记忆;那棵树,是母亲种下的……那棵树,里面有我珍藏的母亲的记忆;那棵树里,曾经寄托着母亲的希望……见证了成长合欢树见证了母爱触动着记忆温暖了生命…………在我的记忆里,在老太太的叙述里,在孩子的眼眸里,所有的情感汇成了一棵树……今生今世/余光中•今生今世•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第一次,我不会记得,是听你说的•第二次,你不会晓得,我说也没用•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一遍一遍又一遍•回荡了整整三十年•你都晓得,我都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