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作品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韩氏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反对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明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创作主张,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不仅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而且是杰出的文学家。著有《昌黎先生集》,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因此,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2.文题解读本文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说明老师的重要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这里的“师”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的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而非狭义上的老师。3.背景探寻唐代沿袭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等学习。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他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尊“家法”而鄙“从师”。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4.文体知识说“说”是古代的一种用议论、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说”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说”可以先叙后议,也可以夹叙夹议。《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类文体。唐宋古文运动唐宋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最先由韩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辞藻及对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传统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以文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也是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5.文化常识(1)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例如: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2)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例如: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3)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例如: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4)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一般由他人记述,属于古籍注释体例之一,其他的还有注、笺等。例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5)师:历代对教师的尊称。古人特别尊师重道,常把“天地君亲师”并列,以示对教师的尊敬。在古代,对老师的称谓很多,如师长、博士、祭酒、司业、学官、教习、教谕、西席、西宾、讲席等。基础夯实积累1.音形识记句读.(dòu)郯.子(tán)苌.弘(chánɡ)老聃.(dān)师襄.(xiānɡ)2.指出通假字(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______通______)(2)或师焉,或不焉(______通______)3.解释重点实词(1)孰.能无惑()(2)是故无.贵无贱()(3)其闻.道也()(4)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5)其下.圣人也亦远矣()(6)士大夫之族.()(7)君子不齿.()(8)圣人无常.师()(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10)作《师说》以贻.之()4.解释一词多义(1)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师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师.道也(3)乎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其皆出于此乎.(4)其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其.皆出于此乎(5)则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于其身也,则.耻师焉(6)之人非生而知之.者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读之.不知郯子之.徒(7)所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圣人之所以..为圣5.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古之学者..必有师()(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3)吾从而..师之()(4)小学..而大遗()(5)师不必..贤于弟子()(6)年十七,好古文..()6.解释词类活用(1)吾师.道也()(2)或师.焉,或不焉()(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4)君子不齿.()(5)则群.聚而笑之()(6)吾从而师.之()(7)孔子师.郯子……()(8)而耻.学于师()(9)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0)不耻.相师()(11)圣.益圣,愚.益愚(12)小.学而大.遗()(13)惑.而不从师()7.句式翻译(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不拘于.时,学于余。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师不必贤于弟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积累词语(根据词义,补充词语)________:传授道理,教授学业。______________: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________:常,固定。接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指凡有长处者都可以为师。9.名句默写(1)韩愈《师说》一文中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的《师说》中指出,选择老师时不要管他的地位和年龄,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明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3)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时下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学习,而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怎能不更加愚昧。(4)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5)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得从师学习的风尚难以恢复。(6)《师说》中韩愈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并由此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这是“教学相长”思想的体现。2.(1)受授(2)不否3.(1)谁(2)无论,不分(3)懂得(4)超出(一般)人(5)低于(6)类(7)并列,排列(8)固定(9)解释经书的著作(10)赠送4.(1)道理风尚(2)老师从师以音乐为职业的人学习(3)在比语气词,表疑问语气(4)他其中的自己大概(5)就却(6)代词,指事理的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标志词这些(7)表凭借,用来……的,……的凭借表原因,……的原因5.(1)求学的人(2)一般人(3)跟随,而且(4)小的方面学习(5)不一定(6)先秦两汉的散文6.(1)名词作动词,学习(2)名词作动词,从师学习(3)名词作动词,从师(4)名词作动词,并列,排列(5)名词作状语,成群地(6)意动用法,以……为师(7)意动用法,以……为师(8)意动用法,以……为耻(9)意动用法,以……为耻(10)意动用法,以……为耻(11)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12)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13)形容词作动词,有疑难问题7.(1)(判断句)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2)(判断句)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3)(宾语前置句)不懂得文辞休止和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4)(被动句)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5)(状语后置句)老师不一定比学生强。8.传道授业三人行,必有我师教无常师9.(1)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3)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4)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文本赏析解读这篇文章是为谁而作?韩愈为何要为他写这篇文章?从结尾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写给一个叫李蟠的十七岁后生的。写作的原因:①李蟠喜欢古文,六艺经传都学习了;②他不受时俗的限制,向作者学习;③李蟠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这三个原因中,“不受时俗的限制,能践行古人的从师之道”是最重要的。[原文呈现][名师赏评]【1】(结构作用)本段首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本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给今人提供借鉴;“必有师”三字,旗帜鲜明地针对时弊提出问题。这里的“师”,特指社会上学有成就,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总之,该句突出地强调了论点,是全文论述的总纲。【2】阐述教师的作用。此处的“道”指儒家之道,“业”指儒家经典,这是韩愈论师的基点。【3】(论证方式)作者是如何扣住论点进行论证的?行文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先扣教师职能中的“解惑”二字,不仅深刻地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且点明了“不从师”的危害;再紧扣教师职能中的“传道”二字,说明有道者即可为师。这部分在行文上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并连用八个“吾”字,语势流畅,跌宕起伏。【4】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流俗,将贵贱长少排除于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5】感慨“师道”久已失传。作者再三嗟叹,表达出对古人从师风尚中断的遗憾,“久矣”感慨时间之长;“难矣”表明积弊为害之烈。引领本段内容,紧扣现实,针对性强。【6】对比一:将“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学风与结果两个方面作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区分圣愚的关键。【7】在作者看来,授书习句读还远远不是老师的主要职责,老师的主要职责应该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难释疑,即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8】对比二:以“择师教子”与“自身耻师”作对比,批判士大夫的糊涂。【9】作者运用语言描写,直接摹写士大夫的口吻,深刻地揭露士大夫之流的病态心理。【10】对比三:以“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作对比,揭示了尊卑贵贱与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省。【11】(语句含意、作用)“圣人无常师”有什么深刻内涵?在文中有何作用?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世上的学问门类众多,人不能尽知,要想获得广泛的知识,就要多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