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文艺评论和随笔第10课谈中国诗平“语”近人[习大大语]“尚贤者,政之本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关于留学人员工作的方针政策,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经典释义]这是习近平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强调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对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重要性,提出要使留学人员“回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真正认识到“尚贤者,政之本也”,为培养国家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尚贤者,政之本也”语出《墨子·尚贤上》:“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意思是:“得意之时不可不举用贤士,不得意之时也不可不举用贤士。如果想继承尧舜禹汤的大道,就不可不尚贤。尚贤是政治的根本所在。”所谓尚贤,就是尊重、推崇贤才,就是任用有德才的人为国效力。习近平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强调“尚贤者,政之本也”,就是要求在充分认识到人才乃兴国、强国根本的基础上,不仅要使自己具有伯乐识马的眼光、刘备三顾茅庐的态度以及秦王五跪得范雎的胸襟,更要为更大规模、更有成效地培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类人才营造良好环境和优质土壤。为了使“海龟”和“土鳖”都能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我们不仅需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更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使用人才,培育和锻炼人才,凝聚和成就人才,使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资源。国学经典《增广贤文》辑录(六)1.原文: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译文:读书人是国家的宝贝,儒生就像宴席上的美味一样珍贵。2.原文: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译文:如果想得到戒酒的方法,只需用清醒的眼光看看喝醉酒的人的醉态。3.原文: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译文:请求人帮助就去求真正的男子汉,救济别人就救济那些急需救济的人。口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如同甘露一般甜美,喝醉酒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4.原文: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译文:在别人家住久了会让人讨厌,亲戚间频繁往来反而会变得很疏远。5.原文: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译文:喝酒不胡言乱语才是真正的君子,在钱财上分得清清楚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诗海拾贝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这是一首怀人之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托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资料链接一、作者档案【简历】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十九岁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1932年在清华结识杨绛先生,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先生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以后,获学士学位。之后随杨绛先生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被困上海,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先生受到冲击,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98年,在北京逝世【作品】《管锥编》《谈艺录》《宋诗选注》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评价】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研究家。“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夏志清)“我觉得有两种文人:一种是思想型的文人,一种是学者型的文人。钱钟书是属于后者的。”(刘川鄂)二、人物颂歌文化奇人钱钟书您是一位风华绝代的博学鸿儒,是一位不务虚名、踏踏实实的中国作家,是一位淡泊自守、宠辱不惊、虚怀若谷的学者。您没有叱咤风云的权势,也没有惊险神奇的经历,更没有“大师”“权威”的气势与派头;有的只是“叫驴拉磨”般的读书精神,有的只是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的学问修养。您在学术上探幽入微、钩玄提要,您甘愿寂寞,辛勤研究,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享誉海内外。您一生的工作就是提炼和熔铸人类以往文化的精华,并努力把它推向更高更美的境界。几十年来,历经风风雨雨,您用您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食粮,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对现代青年来说,您无疑是一个谜一般神秘而富于魅力的人物。您潜心读书研究,不好拜客访友,也讨厌别人拜访,客来常以病谢,积函多不作复。在人们心目中,您的形象便越加扑朔迷离,如云中之龙,见首不见尾,时露一鳞半爪,令人想象神往。您是平凡的,不平凡的是您的学问与成就,更不平凡的是您甘于寂寞、淡泊自守的精神!您就是中西文化研究泰斗、文化奇人钱钟书。三、背景探寻本文选自《钱钟书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原稿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后译为中文。本文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和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先生的著作起到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四、相关知识中国诗歌发展1.诗经:《诗经》形成于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期间,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2.楚辞: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的楚国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基础,加上北方文化的影响,孕育出了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以及深受他影响的宋玉等人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它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从三、四言发展到五、七言。在创作方法上,楚辞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道路。3.汉乐府民歌:诗经、楚辞之后,诗歌在汉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即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流传到现在的共有100多首,其中很多是用五言形式写成,后来经文人的有意模仿,在魏、晋时代成为主要的诗歌形式。4.唐诗:盛唐时期是诗歌繁荣的顶峰。这个时期除出现了李白、杜甫两个伟大诗人外,还有很多成就显著的诗人。他们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孟浩然和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另一类是边塞诗人,他们中的高适和岑参取得的成就最高,王昌龄、李颀、王之涣也是边塞诗人中的佼佼者。5.宋词:经过了唐诗不可逾越的高峰,宋诗无以为继。但是宋代诗人另辟蹊径,也走上了不逊色于唐诗的另一高峰——宋词。源于唐代的词,鼎盛于宋代。唐末的温庭筠第一个专力作词。他的词辞藻华丽,被后人称为“花间派”。李煜、晏殊、欧阳修都受其影响。到了柳永,开始创作长调的慢词。自此,词的规模发生了显著变化。到了苏轼,词的题材又得以进一步发展,怀古伤今的内容进入词作。秦观、周邦彦、李清照也是有名的宋代词人。南宋初年,诗词作品多表现爱国之情,辛弃疾被誉为爱国词人,受辛词影响,刘克庄、刘辰翁等人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声势最大的爱国词派。词在南宋已达高峰,元代散曲流行,诗词于是退居其后。6.元曲:在元代登坛树帜、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是元曲,而人们通常所说的元曲,包括剧曲与散曲。剧曲指的是杂剧的曲辞,它是戏剧这一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散曲则是韵文大家族中的新成员,是继诗、词之后兴起的新诗体。7.现代诗:“五四”文学革命中,中国的现代文学诞生了。1917年胡适首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白话诗8首,并提出“诗体大解放”的主张,倡导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的“胡适之体”诗。在新诗诞生过程中,刘半农、刘大白、康白情、俞平伯是创作主力。经过他们的努力,新诗形成了没有一定格律,不拘泥于音韵,不讲雕琢,不尚典雅,只求质朴,以白话入行的基本共性。最早出版的新诗集有:胡适的《尝试集》、俞平伯的《冬夜》、康白情的《草儿》和郭沫若的《女神》。一、认读字音(一)单音字(1)精髓.(suǐ)(2)羡妒.(dù)(3)梵.文(Fàn)(4)轻鸢.(yuān)(5)悠.远(yōu)(6)颦蹙..(pín)(cù)(7)犬吠.(fèi)(8)逍.遥(xiāo)(9)无垠.(yín)(10)咻.咻然(xiū)(二)多音字(1)数数.见不鲜(shuò)数.落(shǔ)数.字(shù)(2)咽吞言咽.理(yàn)呜咽.(yè)咽.喉(yān)(3)槛槛.外(jiàn)门槛.(kǎn)(4)撩撩.人(liáo)撩.起(liāo)二、辨识字形(1)biàn(辨)别biàn(辫)子争biàn(辩)花bàn(瓣)(2)zào(噪)声zào(燥)热zào(躁)动zǎo(藻)饰(3)zhuó(卓)然泥nào(淖)船zhào(棹)dào(悼)念chuò(绰)号(4)精cuì(粹)荟cuì(萃)鞠躬尽cuì(瘁)憔cuì(悴)cuì(淬)火三、积累词语1.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2.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经常见到,并不新奇。3.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四、辨析词义1.辨别鉴别课本原句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巧辨巧析都有“对事物分析比较,加以区分”的意思。“辨别”侧重于对多种事物加以分辨、区别,主要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加以比较,予以区分,适用范围较广,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鉴别”侧重于对某个事物仔细审察,判断真假、好坏,适用范围较窄,只能用于事物。2.忽略忽视课本原句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巧辨巧析“忽略”强调没有注意到,疏忽。“忽视”强调不注意,不重视。分析概括文本观点态度。1.行文图解2.主旨归纳作者通过对中外诗歌的列举和对比,对中国诗歌这一文学体裁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阐明了中国诗歌所具有的特征:以抒情诗为主,篇幅短小,富于暗示,笔力轻淡,词气安和等。同时对中西诗本位思想提出批判,表明了研究中国诗歌的正确态度。阅读第2~6段,完成后面问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原因是,“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B.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意思一样。C.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作者认为这是正确的说法。作者还认为,这富于暗示,“是一种怀孕的静默”。D.“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也有“厚重”诗,但比起西方诗歌来,还是轻柔得多。解析:选B。中国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连接着确切”意思一样。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述了中国诗的发展特点、规律及三个特征。B.第3段采用对比方式论述了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的特征,“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人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C.第4段举例论证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不过起到诱发和影射作用,诗句的可涵咏价值是很大的。D.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原因是,一跟语言的本质有关